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2021-12-23 13:04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10期
关键词:用量混凝土建筑工程

陈 润

中建华宏建设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

1 引言

建筑工程在新时期阶段,更多地向着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人们基于建筑物的稳固性及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城市化建设及基建行业繁荣发展的背景,针对建筑工程常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质量管控,关系到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1]。

2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案例概述

建筑工程混凝土是由骨料、水及凝胶材料按照适当比例进行配置,然后通过一定时间硬化,最终形成复合材料。混凝土具备原料来源广、结构硬度高、成本低廉等优势,是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作为富有极强生命力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在组成材料上不断发展,混凝土在变形性、耐久性、强度表现等性能参数指标上更加细化,伴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的改进,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在设计、施工及应用中同步达到了快速发展。

以海月龙峰A、C 地块工程为例,该工程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鼓山大桥南连接线南侧,福峡路东侧,鼓山大桥南线。A地块总建筑面积约42941m2,上部建筑面积33141m2,地下室建筑面积9800m2,C 地块总建筑面积194138m2,上部建筑面积约149398m2,地下室建筑面积44740m2。除A 地块2#,5#楼及C 地块5#楼,其他建筑楼栋确定均做PC。因建筑面积大,混凝土用量同步增大,施工技术人员着重在混凝土配比、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进行了技术要点管控,达到较高的施工效果完成度。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类型及要点

3.1 混凝土配比技术

混凝土性能表现与混凝土组成部分的配比相关,如水泥、水、粗细集料、外加剂等,这些混凝土原料所占据的比重称为配合比[2]。在具体配比设计中,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加以确定,然后借助详细计算,得出混凝土最佳配比。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混凝土施工经济性,在配比设计及计算中选取具备性价比的参数。具体而言,水泥材料在水化热反应下能够释放大量热量,可能使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裂缝。在选用水泥材料时应首选低热水泥,提高水泥的稳定性,在水泥材料入场前后进行性能测试。在粗细骨料材料选择上,细骨料以中粗砂为主,以降低水泥用量,粗骨料选用连续级配及矿石,需要对粒径大小进行严格控制。骨料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应稳定,同时具备较高强度。在外加剂的选用上,可以采用粉煤灰,对混凝土干缩性及脆性加以改善,同时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反应程度,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2 混凝土搅拌技术

确定建筑工程混凝土配比后,应开展混凝土拌和,拌和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本身能够与水分充分融合并搅拌。在混凝土拌和技术操作上,首先,对混凝土配合比大小加以明确,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用量大小进行精准计算,各原料用量误差参数应控制在标准允许范围。从实践中看,水用量误差值应在1%左右,集料用量误差值应在2%左右,水泥用量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值应在1%左右。其次,对混凝土拌和材料的搅拌顺序及搅拌时长加以掌握,尤其对混凝土组成材料要进行充分拌和,达到均匀状态。最后,在混凝土搅拌作业时,应根据时令条件确定拌和时间,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拌和应超出3min,在夏季及春秋季节拌和混凝土,时间保持在2min,搅拌以保障混凝土黏合度参数达标及稳定为原则。在具体拌和作业中,由技术人员对拌和的混凝土进行检验,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3 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环节,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混凝土浇筑作业前,应先对混凝土模板支设状况,如稳定度等进行检查,重点对模板钢筋绑扎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同步检验模板及钢筋型号、尺寸、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第二,结合钢筋参数特征确定建筑混凝土浇筑方式。混凝土接缝部位及接头部位应在浇筑过程中降到最低,混凝土下落高度应小于2m,避免浇筑中出现混凝土溅落问题。一旦混凝土倾度过大,此时较易出现离析问题,如混凝土下落高度超出2m,此时应设置串筒或溜槽。如混凝土浇筑深度高于8m,应选用具有节管的振动串筒进行分层浇筑。根据相应的规范标准确定分层浇筑的厚度及允许间隔时间,减少混凝土冷缝的出现,提高混凝土的抗剪性。

第三,采用连续浇筑方式不间断浇筑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整体性的同时,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长,以免浇筑过程出现质量问题。

第四,应留置施工缝。施工缝是混凝土浇筑后,新混凝土与原有凝固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该处是混凝土结构中较为薄弱的区域,在采用连续浇筑施工技术后,如因客观原因需要停歇,且停歇时间长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应设置施工缝。如在施工缝部位继续浇筑混凝土,应先对施工缝周边区域进行湿润并清理,如施工缝水泥膜、石子、软弱土层等,清理完成后再使用水泥砂浆进行涂抹,之后紧密捣实。

3.4 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应紧接着进行混凝土振捣,为了提高振捣密实程度,应及时排出混凝土混料空气。振捣作业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模板中的混凝土进行到位填充,确保各个局部混凝土得到紧密振捣。

第二,对振捣的力度加以把握,避免出现过振或漏振问题。

第三,振捣混凝土时如无气泡或混凝土下沉速度降低时,表明混凝土振捣已完成,此时需要停止振捣,避免过振而增加混凝土粗集料下沉或浆液流失问题发生概率。

第四,结合建筑工程具体建造标准及混凝土种类,确定是采用机械振捣方法还是人工振捣方法,不管采用哪种振捣方式,应设置混凝土振捣插入点,需要均匀布设,振捣棒要达到一定深度,确保下层混凝土得到全面振捣,上层混凝土及下层混凝土得到融合,进而降低混凝土出现分层裂缝的风险。在振捣作业的时间上以20s 为宜,但应保证边角部位振捣质量。第五,掌握混凝土振捣技术的操作要点:(1)振捣混凝土时,要对混凝土坡顶、坡中及坡脚三处部位振捣,确保混凝土整个坡面都得以振捣。(2)采用振捣棒时,应对振捣时间及振捣棒插深进行控制,最深部位应在下层混凝土50mm 以上,移动间距保持在40cm 左右。遵循快插满拔的振捣原则,在振捣并密实后,使用刮杠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在混凝土终凝前使用木板等做好抹平处理[3]。

3.5 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技术在振捣作业完成后进行,目的是保持混凝土性能质量稳定。相关技术操作标准及要点是:首先,在浇筑混凝土作业完成后,应在12h内即展开养护作业;其次,养护方法可以采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毡步覆盖等方式,对混凝土进行保湿保温。针对塑性指数较低的混凝土,应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及振捣后,选用喷雾养护方式;最后,混凝土养护作业应确保持续性,养护延续时间不少于14d,在养护期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以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

4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跟进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监督及控制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考虑到施工材料的重要性,应将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监督及控制放在首位,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在对水泥、粗细集料及各类外加剂进行选购时,应对其标准参数及成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选择具备较强资质的建材供应方进行合作,从源头上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各类组成原料的质量标准。

第二,在混凝土原材料入场前,应再次对其进行检验,尤其是粗细集料粒径、水泥强度等级、外加剂性能等加以核实,如存在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应及时剔除,不予入场。

第三,对混凝土与配比及加工生产进行重点监督跟踪,特别是在混凝土配制环境及配制操作方法上应严格按照相应流程步骤进行,对配比中出现的误差及时分析原因,然后加以补救。

第四,在混凝土原材料购置、配制及入场时间的把握上,应充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自然天气状况,尽量避免在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的条件下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及试验。

在混凝土材料购置入场环节,应根据混凝土特性,对运输方式及运输要求等进行明确,如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保证混凝土黏合性稳定,运输车辆应做好保温保湿措施等。混凝土材料入场后,应做好材料的保管储存,首先,要对不同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分类,明确具有特殊保管需求的材料类型。其次,要提高责任意识,对保管环境等因素做好提前分析。

4.2 围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环节做好技术及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环节,应对施工流程步骤加以完善,借助信息化检测技术,对混凝土施工各环节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发现并消除隐患项[4]。例如,混凝土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容易出现衔接不畅而导致凝结或离析问题发生,对此,应针对以上各环节细化流程措施。可以在上述环节中设置专人进行施工技术标准的规范化检测,从而增强各部位作业的责任意识及质量意识。在混凝土施工人员的管理上,认识到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效果应做好如下几方面。

第一,对混凝土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及技术交底,使其明确混凝土施工的各项标准规范及具体要求,如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

第二,引入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混凝土施工人员队伍,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考核,如存在较大的误差,应在现场纠正的基础上对技术指导人员及混凝土作业班组长进行负激励,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责任心。

5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作为重要的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应做好专项质量管控。站在安全、经济、质量等角度上,明确混凝土施工的各项规范标准,然后重点从混凝土的配制、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做好技术、人员、操作的管控,适时引入新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工艺,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达到预期。

猜你喜欢
用量混凝土建筑工程
混凝土试验之家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发明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