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素 叶遵义 杨凤连
(1 华中农业大学 430070) (2 中央储备粮温州直属库有限公司 325605)
麦蛾SitotrogacerealellaOlivier隶属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hciidae,是我国常见储粮害虫之一。其幼虫孵化后从外部取食胚芽和胚乳,进而钻入谷粒完成幼虫到蛹的发育过程。成虫羽化后,从谷粒中钻出,在粮食表面进行交配,将卵产于谷物表面,幼虫孵化后又进入下一轮的危害。
麦蛾幼虫取食胚芽和胚乳会严重影响种子发芽率。在谷粒内部,麦蛾钻蛀的隧道不仅对粮食重量和质量造成重大损失,还会使谷物更容易受到其它次生昆虫的攻击。据报道虫害对稻谷储粮造成的危害从0.43%到6.18%不等,严重时会造成高达25%的重量损失。被麦蛾为害后的谷物产生的尿酸污染和尸体碎片也会影响粮食品质,例如降低谷物的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据报道麦蛾取食后的水稻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发生变化,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牲畜安全产生极大隐患。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麦蛾方法尤为迫切。
目前,化学防治仍旧是麦蛾防治的主要手段,以防护剂和熏蒸剂为主。储粮防护剂主要成分是有机磷和菊酯类等。据报道防虫磷、保粮磷、甲基嘧啶磷等室内防治麦蛾效果均可达90%以上。在高大平房仓内,麦蛾发生初期将甲基嘧啶磷乳液与少量敌敌畏药剂和酒精混合,用塑料盘分装后分布于粮面对麦蛾进行诱杀,可有效杀灭麦蛾。欧阳建勋等在粮仓施用剂量为8 g/t的5%甲基嘧啶磷,7 d后虫口减退率可达100%,药效可持续2~3个月。但是由于药剂的长期单一化使用及施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导致了麦蛾的抗性显著提高。
储粮防护剂中甲基毒死蜱会导致神经积蓄毒性,西维因具有致癌性,目前都已被禁用。另外,溴甲烷和磷化物是防治麦蛾常用熏蒸剂,但溴甲烷因破坏臭氧层已被禁用或限制使用,在粮食仓储行业已明确禁用。
磷化氢是一种杀虫谱极广、药效很强的熏蒸剂,目前仍然是粮食仓库主要的熏蒸剂。由于长期广泛的使用,导致了麦蛾等储粮害虫产生抗性。为了解决麦蛾等储粮害虫抗药性问题,可在熏蒸技术方面进行改进,如采用环流熏蒸、轮用或混用熏蒸剂、低氧高二氧化碳的环境熏蒸等,提高杀虫效果、延长药效、减缓抗药性。
粮食入仓前必须进行空仓消毒,入库过程中杂质清理也可以清除部分储粮害虫,减少粮食害虫的发生,防止粮仓内麦蛾的繁殖。粮食仓房可采用惰性粉防虫,惰性粉颗粒可磨损表皮蜡质层,导致昆虫体内水分散失。如:硅藻土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可使幼虫钻蛀率下降一半。其次,还可采用低温储粮,可有效减少麦蛾虫口数量。
利用麦蛾趋光性原理,在大型粮仓内可用黑光灯诱杀;用干燥清洁无虫的稻草扎成直径为 7 cm 的草束,两端张开平铺在粮堆表面,纵横间隔50 cm,进行诱杀。目前大型粮仓通常采用气调储粮技术,向粮堆输送N2,增加粮仓内N2含量,人为改变粮堆内气体成份,麦蛾暴露在N2浓度为98%以上且达到一定时间,就可以达到杀虫效果。气调储粮是世界上公认的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储粮害虫防治技术,通过缺氧保管及二氧化碳处理粮堆,可有效控制麦蛾的为害。
储粮害虫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包括:信息素、天敌昆虫、微生物源杀虫剂等。
人工合成的麦蛾性信息素有烯酯(C18H32O2)和“高斯”的反式结构两种,这两种人工合成信息素均可诱集麦蛾成虫、干扰交配,是一种极好的麦蛾防治方法。用麦蛾性诱剂Z7E11-16AC进行了实仓应用,结果表明在麦蛾危害的粮仓内,一次诱集可保证粮仓全年无虫;用棉红铃虫的信息素“gossyoure”放入粮仓内引诱麦蛾的效果也很显著。但性信息素的合成费用较高,因而阻碍了它的推广应用。
麦蛾的天敌昆虫有捕食和寄生两种类型。黄色仓花蝽Arrostelusflavipes、仓双环猎蝽Peregrinatorbiannulipes、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可捕食麦蛾的卵和低龄幼虫;麦蛾茧蜂Habrobraconhebetor、黑青金小蜂DibrachysBoucheanus可寄生在麦蛾卵内使其无法孵化,其中黑青金小蜂在实验室条件下的寄生率可达100%。但是研制高效的半人工饲料,筛选抗药性、耐逆性的天敌昆虫品系以及开发后配套的田间应用技术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微生物源杀虫剂中多杀菌素对麦蛾具有很强的子代种群抑制作用,实仓测试表明:1 mg/kg乙基多杀菌素粉剂可维持储粮处于基本无虫粮状态。但是由于使用方法的限制,仅能施用粮食表面,导致粮仓内对麦蛾的防治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植物源杀虫剂因具有杀虫效果好、安全无毒的优点,符合发达国家有机绿色食品的保护要求及发展中国家粮食绿色储藏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这些植物源杀虫剂来源于植物的不同组织部位,如花、叶、果实、根茎,因其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有关植物源杀虫剂对储粮害虫的毒杀、熏蒸、引诱、产卵忌避、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研究和报道很多,如:华中农业大学杨凤连课题组已证明大蒜精油及其主要活性物质对麦蛾的防控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其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及主要活性物质大蒜素对储粮害虫麦蛾的防控具有剂量效应:在LC30剂量条件下,大蒜素可竞争性结合麦蛾性信息素结合蛋白(ScerPBP),进而干扰麦蛾两性交配行为,降低雌蛾的产卵量并最终抑制麦蛾种群的繁殖;当剂量降低到LC10时,大蒜素虽然不会干扰麦蛾两性交配行为,但会导致麦蛾雄虫体内的能量代谢加速,生殖器官内的能量物质显著降低,最终因降低雄虫生殖能力而使得雌虫的产卵量急剧下降。目前,已证明13科16属16种的植物对麦蛾具有杀虫活性。如:蒿属精油具有拒食、驱避和杀虫活性,对麦蛾具有亚致死效应,使其发育时间延长,繁殖能力下降。桉树精油含有很强的抗细菌、真菌、病毒、氧化活性的次生代谢物且具有杀虫活性,对麦蛾的防护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除此之外,茴香、肉桂等都已被证实可用于麦蛾的防治,但目前植物源杀虫剂因缺乏有效剂型及制剂加工技术而使得其并未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因此,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的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科研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绿色谷物保护剂”用于防治麦蛾的危害已迫在眉睫。根据当前麦蛾防治方法的各自特点,综合利用这些防治方法的优点,开发最具有应用潜力的、绿色无公害的麦蛾防治技术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加强麦蛾性信息素以及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剂型的开发和综合应用;加强天敌饲养的研究力度,寻求到一种简单、易操作的、低成本的饲料配方,利用天敌有效控制麦蛾幼虫,降低幼虫对粮食的危害,既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实践中麦蛾危害重的难题,也从消费者角度满足了绿色食品消费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