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的魅力

2021-12-22 18:03章俊立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35期
关键词:背影母亲

章俊立

如果要选足球世界杯史上最经典的瞬间,我觉得,非巴乔的背影莫属。

罗伯特·巴乔,是绿茵场上的精灵和王者,他用轻盈的步法、精湛的球技,让人们记住了这抹所向披靡的蓝色身影。1994年足球世界杯上的意大利队并不出众,可他们还是杀进了决赛——几乎是凭借球星巴乔的一己之力完成的。于是,人们开始盼望英雄能带领球队,战胜强敌巴西队,捧起大力神杯。

1994年足球世界杯的决赛场上,双方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血拼,互交白卷,比赛随即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点球战前4轮踢罢,意大利以2:3落后。这意味着,首轮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出场的巴乔必须把球罚进,才能保住意大利队的一线生机。然而意大利人没有等来好消息,巴乔射出的球鬼使神差地高出了横梁。射失点球的那一刻,我们看到一个英雄落寞的背影,在巴西人的狂欢中显得如此孤单。镜头中的巴乔无力地低垂着原本坚强的头颅,双手无力地搭在腰间,仿佛下一秒这个传奇的英雄就会颓然倒下。那个背影,有着蓝色地中海般的忧郁、深邃,震撼人心,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一个永恒的瞬间。

这就是背影的魅力。有时候,一个恰到好处的背影甚至超过千言万语。摄像机下的背影如此,文学作品中的背影亦如是。

既然背影有如此大的魅力,那么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要怎么描写背影?在描写背影时又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写作锦囊一】

背影大多用于表现感动、悲伤的情感。

对背影的描写犹如一张逆光的照片,它留给我们的色彩基调是暗淡的,有时甚至是灰黑色的。而这样的色彩基调给人的感觉要么是令人感动的,比如天津大火时消防员的背影、新冠疫情时白衣天使们的背影;要么是沉重的、忧愁的、孤独的,因为与“背影”相连的动词往往是“离开”,而非“归来”,背影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意味着他(她)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当巴乔孤零零地站在空荡荡的球门前,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此时此刻,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英雄脸上写满了痛苦与不甘,内心充满了懊恼与失落。站在决赛场上的巴乔曾经离冠军那么近,然而此刻,他是离大力神杯最遥远的人。才华横溢却功亏一篑,这样的背影怎么能不让人感慨唏嘘?他是绿茵场上不折不扣的悲剧英雄,他的背影承载着太多的忧伤。

当然,背影偶尔也可以用于传达其他情感,这种情况应根据主旨表现和人物塑造的需要灵活处理。

【同类素材】

我又跑上去抢母亲袋子里沉得不堪的一瓶瓶矿泉水,她叫了起来:“你脊椎骨不好,快放手。”

这时,我的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又不能通畅地呼吸了,肋骨邊针尖似的刺痛又来了,我放了母亲,自己慢慢地走回车上去,趴在驾驶盘上,这才将手赶快压住了痛的地方。等我稍稍喘过气来,母亲已经走远了。

我坐在车里,车子就停在街心,后视镜里,还是看得见母亲的背影,她的双手,被那些东西拖得好似要掉到了地上,可她仍是一步又一步地在那里走下去。

母亲踏着的青石板,是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她几乎步伐踉跄了,可是手上的重担却不肯放下来交给我,我知道,只要我活着一天,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

回忆到这儿,我突然热泪如倾,爱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辛酸那么苦痛,只要还能握住它,到死还是不肯放弃,到死也是甘心。

父亲,母亲,这一次,孩子又重重地伤害了你们,不是前不久才说过,再也不伤你们了,这么守诺言的我,却是又一次失信于你们,虽然当时我应该坚强些的,可是我没有做到。

守望的天使啊!你们万里迢迢地飞去了北非,原来冥冥中又去保护了我,你们那双老硬的翅膀什么时候才可以休息?

终于有泪了。那么我还不是行尸走肉,父亲,母亲,你们此时正在安睡,那么让我悄悄地尽情地流一次泪吧。

孩子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你们,你们向我显明最深的爱的时候,也好似恰巧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影。什么时候,我们能够面对面地看一眼,不再隐藏彼此,也不只在文章里偷偷地写出来,什么时候我才肯明明白白地将这份真诚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向你们交代得清清楚楚呢?

——三毛《背影》

【学生练笔】

站在母亲身后,眼前是她被病痛折磨得异常瘦弱却仍然强撑着身体为我做饭的背影。锅盖被母亲拎起来的瞬间,浓浓的炊烟包围了母亲,只留下她在炊烟中忙碌的身影,时隐时现。窗外钻进了一股冷风,吹散了炊烟,母亲的背影在寒风中打了下寒颤,仿佛一盏随时会熄灭的暗淡烛光。我突然鼻头一酸,妈妈啊,您一定要健健康康的,等我长大了,我做您的保护神!

【解析】无论是三毛的《背影》中母亲那步履维艰的背影,还是小作者笔下母亲硬撑着病体为家人做饭的背影,都有一种摄人心魄的感动和悲伤。三毛作品中的母亲宁可自己背负着巨大的忧愁,忍受着沉重的压力,也不肯让女儿委屈一秒,这种爱是伟大的,但也是让三毛痛心的;上述片段中母亲瘦弱的背影让小作者产生了联想,似乎母亲的生命就像随时可能消失的烛光。这样的联想,这样沉重的两个背影读来实在让人动容。

【写作锦囊二】

多一点动作、外貌的描写,少一点语言描写。

人物情绪、情感的发展变化,通常都会伴随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等的变化。适当地展现这种变化,能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饱满。但也并非要做到面面俱到,而应该有所取舍,根据情感表现的需要和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来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

既然是对背影的描写,一般来说是观察不到被描写对象的五官神态的;另一方面,背影描写正是要靠人物外部的状态来表现其内心世界,所以对背影的描写一般也较少结合心理描写。综上所述,对背影的描写常常和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这里的外貌描写侧重的是对人物的状态、衣着的描写,而非对五官的描写)、语言描写相结合。

不过,语言描写也应该以精炼为宜。背影属于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追求的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即使有时在对背影的描写中加入语言描写,也要力求让人物语言更简洁、凝练,否则可能会破坏背影营造的整体氛围。

巴乔落寞的背影固然让人扼腕叹息,然而镜头中低垂的头颅、无力地搭在腰间的双手、因失去生机而不再飘逸的发辫,也无一不在强化着那种无处不在的伤感。怒吼?抱怨?自责?全都淹没于背影营造出来的无声且无边的悲伤中。此时此刻,语言是苍白的。

【同类素材】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杨绛《老王》

【学生练笔】

我想搀扶外公走下楼梯,他却执拗地不肯让我帮忙。我只好站在他的身后,这时,外公的背影忽然闯进了我的视线:他颤巍巍地扶着楼梯的扶手,一寸一寸地向前、向下挪动着,到了没有扶手的地方,他就用手紧贴着墙壁,小心翼翼地,先迈出右脚,站稳,一阵喘息后,才慢慢地挪动右脚。残阳下,外公蹒跚的背影步履维艰,像极了他艰难的一生。

【解析】朱自清对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的动作展示是丝丝入扣的,杨绛对老王离开时的背影描写也是细致入微的。同样,小作者对外公下楼梯时的动作描写也是比较细腻的。“颤巍巍”“一寸一寸”“挪”“贴”“迈”等词语准确传神地表现了外公走路时的步履蹒跚,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也让背影有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锦囊三】

可适当以环境、背景衬托背影。

在写作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很多,主要包括:1、暗示社会时代背景、渲染气氛。2、塑造人物方面,人物的活动总是依托一定的环境,所以环境对人物的行为有较大影响,能烘托人物的心情,对人物的身份地位等进行暗示。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故事情节的后续发展进行铺垫。4、主题方面,环境描写将情感掩藏在环境中,或含蓄或直接地表达主题,升华主题。

巴乔射失点球的一刻,便是巴西球员和巴西球迷陷入幸福的海洋的一刻。画面中的巴乔沮丧、绝望,而他的身后,是狂欢的巴西球员和忘情庆祝的球迷。在巴西人欢呼雀跃的大背景中,巴乔的身影显得愈发无助,这就是环境衬托的作用。

【同类素材】

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40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頂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在教室后排座位上,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

突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都德《最后一课》

【学生练笔】

2019年冬天,一场严重的疫情在武汉爆发。当许多人急于逃离武汉的时候,却有这样一群人,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奔赴全国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她就是其中一员。

当她转过身,义无反顾地离开时,她绝对没有想到,这竟是与家人的诀别。她走了,留下沉重的背影,背影后面,是她温暖而幸福的家,是女儿朦胧的泪眼,是爱人彻夜的等待,是父母年迈的身影和担忧的眼神。这样一个逆行的背影,或许单薄,却悲壮!

【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最后一课》中被擦光、磨损的课桌椅、长高了的胡桃树、一直爬到屋顶的紫藤、认真听课的郝叟老头儿和普鲁士兵的号声,无一不渲染着悲壮的氛围,使韩麦尔先生的背影更显高大;学生练笔中逆行者背影后面的“温暖而幸福的家”“女儿朦胧的泪眼”“爱人彻夜的等待”和“父母年迈的身影和担忧的眼神”共同交织构成了背影存在的环境,将背影衬托得更加伟大和悲怆,颇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

猜你喜欢
背影母亲
主题:背影里的爱
母亲的债
爸爸的背影
背影
天台植物
背影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背影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