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地区中华蟾蜍色斑多样性探究

2021-12-22 06:54张秋怡刘宣岐邹若男邢迦盈周圣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宽甸量度色斑

张秋怡,刘宣岐,邹若男,邢迦盈,周圣博★

(1.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110866;2.沈阳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辽宁 沈阳110866)

宽甸地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处辽东断块山地丘陵区,为长白山脉与千山山脉过渡地带,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自然环境,有着省内较为丰富的两栖动物资源。其中蟾蜍科(Bufonidae)蟾蜍属(Bufo)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为宽甸地区的优势物种。因其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的干燥加工品蟾酥可入药,而被列入东北地区重要经济两栖动物,作者于该地进行考察时,发现相似生境中中华蟾蜍有着两种不同的色斑类型。固对此现象进行了初步探究并报道如下。

1 采集地环境与方法

1.1 采集地环境

宽甸满族自治县地处124°21’~125°43’E,40°13’~40°09’N,年均气温6.8℃,属东亚季风性气候,降水集中,水资源丰富,水系发达,固适宜两栖动物栖息的生境较多。观察地点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红石镇,平均海拔485m,该点地形为河边多个静水塘,总面积约450m2,四周杂草丛生,分布有蝼蛄(Gryllotalpa spps.),飞蝗(Locusta migratoria)等多种昆虫,为中华蟾蜍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

1.2 方法

野外随机捕捉中华蟾蜍,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使用佳能(EOS60d)数码相机拍照,根据其背部是否有棕红黑色块状或条带状斑可分为常态型(Ⅰ型)和背部有色斑型(Ⅱ型),而后进行整理、编号和归类,统计不同色斑类型个体的出现频度并将Ⅱ型个体进行进一步归类,部分个体带回实验室统计形态学数据及量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块斑颜色的多样性

工作期间共采集中华蟾蜍94只用于观察,带回实验室14只成体用于统计形态学数据及量度,而后全部放归采集地。根据观察,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中华蟾蜍皮肤颜色主要为棕黄色、土黄色及红棕色,且可根据色斑划分为两种类型,背部无斑纹的为常态型,背部有明显的棕红黑色块状或条带状斑且瘰粒不显的为特殊型。为方便描述,将常态型中华蟾蜍称为Ⅰ型,特殊型中华蟾蜍称为Ⅱ型。其中Ⅱ型包括三类色斑模式:Ⅱ-a型背部布满大块斑,Ⅱ-b型背部色斑为条状倒“v”字形,Ⅱ-c型背部有纵线色斑,并在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道条状色斑(图1)。Ⅱ型相对Ⅰ型体侧黑线明显(图2)。

图1 Ⅰ型和Ⅱ型中华蟾蜍色斑比较

图2 Ⅰ型和Ⅱ型中华蟾蜍体侧面比较

2.2 中华蟾蜍成体量度

在所采集的94只样本中:Ⅰ型共有81只,Ⅱ型共有13只,二者比值为1:0.14(图3)。

图3 Ⅰ型和Ⅱ型中华蟾蜍个体数比较

将带回的14只成体中华蟾蜍进行了形态学测量,其中Ⅰ型6只,Ⅱ型8只。测量其性别(Sex)、体长(SVL)、头长(HL)、头宽(HW)、吻长(SL)、眼间距(IOS)、眼径(DE)、前臂及手长(LAHL)、后肢长(HLL)及胫长(TL)。将数据汇总为表(表1)。表1显示:Ⅰ型与Ⅱ型体型无较大差异,两种类型的雄性个体均略小于雌性。

表1 宽甸地区中华蟾蜍成体量度表(mm)

3 讨论与结论

中华蟾蜍常昼伏夜出,日间常居于水渠、石下、草丛及土洞内,黄昏时草地、稻田及池塘边活动,冬季匿居于水底烂草或泥沙中冬眠。在宽甸地区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出蛰并进行繁殖。其皮肤粗糙,背上布满大小瘰粒,头顶平滑,上眼睑及头侧具小疣,耳后腺大,呈长椭圆形,长度约为体长的1/5,体侧瘰粒较小,胫部具大瘰粒,腹部布满大小一致的疣粒。

中华蟾蜍为宽甸地区的优势物种,可根据色斑划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种类型,其中Ⅰ型为普通型,体表多为黄色且背部无色斑;Ⅱ型背部底色与Ⅰ型基本一致但有明显的棕红黑色块状或条带状斑。Ⅱ型内亦可按照色斑分为三大类:Ⅱ-a型、Ⅱ-b型和Ⅱ-c型;Ⅱ型多数个体瘰粒不显,体侧黑线明显,两型体型无较大差异。Ⅰ、Ⅱ型比值为1:0.14。在自然状态下同一环境中,同一物种的同一性别个体之间形态特征差异较小且相对稳定。但在同域分布的中华蟾蜍出现了两种差异较大的色斑类型。其是否为中华蟾蜍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及自然选择和生态适应的反映有待科研人员和学者持续研究。

猜你喜欢
宽甸量度色斑
原来我挺厉害的
宽甸县2018年春季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浅谈宽甸地区蓝莓修剪技术
巧手饰色斑
辽东地区环斑花岗岩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人脸皮肤表面色斑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脸上色斑暴露健康隐患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机械能转化量度的认识误区
论中医阴阳虚实的含义及其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