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画画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传统手工技艺是劳动人民在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催化下创造、生成并使用的一种生产技能,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性延续至今,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多元文化的冲击,新兴产业的崛起,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正发生巨变。排除时代的外因,非遗手工技艺的发展内因也存在颇多隐患:传承队伍人才稀缺、年龄脱节;传承模式墨守成规;保护手段传统落后;创新思路狭窄局限等。手工艺市场日渐萎缩,为拯救和保护非遗手工技艺,国内外学者从多重领域和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和实践,总结为以下几种传承与创新机制。
目前,我国大部分手工类非遗技艺仍以母女、姊妹、乡邻传授的方式进行文化延续,主要分为家庭式传承和师徒式传承两大类。此类传统的非遗传承机制具有极大的区域封闭性、对象局限性和品类滞后性。面对传统民间技艺传承机制的缺陷,常熟花边非遗传承人谢艳月通过母辈的传授,不断精进雕绣技艺。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的她将非遗文化带进校园、融入课堂,开启“课堂式”非遗技艺传创模式,从雕绣的家乡常熟为起点,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与讲座,从手艺人的角度为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从源头上降低传承人年龄层次,并借助短视频软件,线上线下配合教学,拓宽“手口相传”的传统机制。
民俗文化活态保护的创想最初是由邻国日本研究得来,其深入而又广泛的民俗学研究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工艺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就在《一个被忽视的活态文化传统》一文中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富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活态文化”概念,犀利地点明了无形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不能仅仅依靠口头传承的方式来维系。不同于博物馆里静态的文物遗产,非遗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文化再生产,即保持其自身原真性活性因子的同时,使得非遗技艺能够在当今社会中得以流动和发展,从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转化率。学者姚祺就另辟蹊径,从非遗文化品牌化发展的角度对常州雕绣的审美再造展开探究,结合文旅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使得雕绣技艺得以“活跃”在大众视野之中。
软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不易保存、缺乏直观性的传统手工技艺开拓了传创机制新思路。虚拟影像、VR展示、APP软件、移动社群以及数字化学习平台都是非遗基于信息技术研发而来的保护手段,如今已成为众多学者研讨的热门话题。学者肖雅娟在《虚拟与现实——羌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一文中探索并模拟设计了羌绣的数字化保护平台,利用Adobe straton、Adobe Illustrator等绘图软件将羌绣的针法绣理、花型纹样进行虚拟记录,并借助Flash动画建立3D立体可视化、数据化的羌绣图谱资料库与数字博物馆,为其他手工类非遗文化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它定义了两个或多个互动的个体之间交流的内容和结构,使之互相配合,共同达成某种目的。在传统文化的视角下,将交互设计的概念及其特性融入非遗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的例子不胜枚举,借助交互设计的思维和数字化传播平台,实现非遗文化的全面转型和升级,在科技时代的浪潮中实现文化共享,从而产生独特的辐射效应。
国风益智手游《匠木》就将非遗文化和交互设计完美交融,游戏开发者田海博怀着对传统榫卯的浓厚兴趣开发了这一款空间解谜游戏。玩家需要在3D视角下观察基础木料,从一件大型木制器具中选取最为核心的榫卯结构进行制作,最终复刻中国古代木制建筑与家具(图1)。该游戏曾荣获故宫、IMGA、Indieplay等颁发的多项国内外游戏大奖。
图1 《匠木》APP(来源网络)
基于新媒体时代,数字化传统手工艺的保护理念已成现今的文化趋势,将交互设计嫁接到非遗手工技艺当中已然是跨学科传创机制的探究重点。纵观交互设计在非遗领域中的运用多为视觉化、虚拟化方向,对于非遗文化系统性、稳定性的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于大众的非遗文化认知和理论教育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但是在大多数非遗手工技艺领域,此类方式忽略了对手工技艺自身的活性转化和成果输出。
交互设计存在的首要目的即是:在保持设计对象原真性的基础上削弱其复杂性,使得大众能够快速构建对设计对象的基本认知,并形成一个简单有效的心理映射模型,得以有效掌握,从而让大众对设计对象的使用符合创造的意图。经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对于非遗技艺的使用和创造这一阶段仍存在大部分空缺,对于手工类非遗传创的中国范式交互设计,本文提出三个方面的创想。
从跨学科实物交互设计的角度,美国学者Rebecca Rouse追溯了交互式阅读器的历史谱系,从灵感来源、形式特征、生成策略及设计经验等方面对交互式书籍设计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最新式的交互图书设计框架。与此同时,中国学者郑志亮也探索了纸质交互书的编创理念,这为非遗手工技艺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设计拓展了新的方向。利用全新实物载体强化人与文化的交集与互动,从错综复杂的虚拟设计中跳脱出来,返璞归真,以实物交互为主体,依据非遗手工艺的特性,可突破纸质印刷品的局限,加入纺织品载体,在具体的产品设计过程中可细化为服装、服饰、家居用品等。以江苏省级非遗常熟雕绣为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工具简单、便于操作、不受场地限制,极具推广价值。前期对雕绣针法绣理进行分析与概括,形成科学的、合理的、深入浅出的技艺传授体系,同时结合其当代艺术美学价值,以纺织品为载体尝试实用主义图谱交互书(图2),内附针法制作所需材料包、教程解析以及视频教学二维码,使得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实时体验、学习和制作非遗手工技艺,手工艺知识受众将突破数量与地域的限制,深入契合其传承与创新的核心理念。
图2 线绣针法纺织品图谱及材料包
现今,国内外对于艺术产品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已有许多理论及实物指导,非遗手工技艺作为跨界融合突破口的热门之选,不管是社会热度、行业交叉度、参与广度和产业深度,非遗文化都大有出圈之象。赋予非遗手工技艺简约化、年轻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标签,从而拉近与大众群体的距离,让非遗手工艺不再深奥晦涩、难懂难学,同时满足新时代消费主体——新新人类非传统审美观念的精神需求,将传统工艺美与年轻元素相结合。尝试构建非遗手工技艺的多感官交互设计框架,把文字、图像、纺织材料、声音元件、气味等综合为一体,通过对视、听、触、嗅等多感官交互手段的结合,推陈出新,建立全新的认知体验,以实现体验者对产品全方位的融入、理解和交流。同时,借助现今的“数字化保护体系”,将技艺图谱由单一维度向多元立体化发展,为多种类手工技艺的研究提供设计参考,形成独特的中国非遗文化的交互设计范式。
后疫情时代催生出的新型“宅经济”、“云生活”不断推动人们寻求非遗文化传创新模式,线下活动与线上协同运作将会成为未来手工艺的主流,非遗手工产品加快由传统实体店向沉浸体验式场景转型。尝试综合运用VR、AR等数字化技术将消费者代入设定的场景与非遗故事,以现有的数字化线上非遗保护平台为基石,依托文化空间实体,为大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使得非遗工艺的宣传和体验得到升级,从而拓宽目前仅有的“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类型的文化传播方式,化被动为主动。类比如今大热的丙烯绘画、亲子烘培、创意泥塑等体验活动,可在沉浸式实体空间增设线下交互体验,例如:复合休闲空间、艺术展览馆、周末市集、手作工坊等等,以此大面积拓展了非遗体验者的群体类别,并且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时代,传统手工技艺在面对当代社会问题时所产生的反应滞后性和应对困难性逐渐暴露,很多手工类非遗无法在高新技术发展进程中得到应有的体现。从实物载体、多元感官和沉浸式空间的三个角度探究手工类非遗文化的交互设计新思路,形成独特的中国技艺传创设计范式是传统文化快速应答社会变化的必要准备。手工技艺需要的不仅仅是隔着屏幕操纵逼真的图像和具体的数据,更需要的是在如今这个虚拟与现实纷繁交错的时代保留一份匠人精神和手工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