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双主体育人实践探索
——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2021-12-22 13:57胡洁芳
粮油与饲料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融合

胡洁芳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南昌 330038)

0 引言

2019-01-24,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1-2]。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3-4]。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要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签好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个合同,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5-6]。

为此,在现代学徒制改革背景下,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组织专业教师对市场进行反复调研,深入饲料行业和企业了解企业所学的专业技术人才类型,针对懂技术、精技能、能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并结合专业发展特点和饲料生产/质检岗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构建粮食工程技术专业(饲料生产方向)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1 项目简介

饲料工业是支撑现代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需要大量懂技术、精技能、能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粮食工程技术专业结合专业发展特点和饲料生产岗位需求,与正邦集团、双胞胎集团、通威集团、华农恒青等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定期组织学生赴企业开展实践学习,与企业共同组织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考核与评价,构建“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体系。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方向)对接产业需求、人才培养体系对接岗位职业标准、教学内容更新对接生产技术进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2 项目目标

该案例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校企合作范围不广。校企点对点合作辐射面狭窄,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被动且难以深入,导致较难形成深度、持久的校企合作;第二,人才培养规格不准。学校单方面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教学内容更新难以跟进产业技术进步;第三,学生实战能力不强。校内课程学习理论和实践不平衡,缺乏一些实践平台来给学生训练真实的企业生产项目,学生实战训练不足,职业素养难以养成。

该案例秉承着“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紧密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结合当代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企业共同构建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企业实际生产/质检岗位人才的需求,培养了懂技术、精技能、能创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 实施情况

3.1 共建校企人才供需共享平台

粮食工程类专业(饲料方向)与正邦集团、双胞胎集团等企业合作,以“产业共性需求+人才培养输出”为理念,共建省级产教融合育人示范基地和产业学院,将原先校企点对点的合作转化为点与面的融合,提升点与面乃至融合为一体的高效率系统合作;并将平台汇聚的生产科研设备和项目、技术人员、企业文化等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2 构建现代学徒人才培养体系

在现代学徒制改革背景下,粮食工程技术专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与正邦集团、双胞胎集团、通威集团、华农恒青等中国500强上市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体系,举办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与企业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特色教材开发、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编制、生产案例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活动。

3.3 组织学生开展企业实践学习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和安排,定期组织学生赴企业开展实践学习。学生作为企业学徒,在企业学习期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学期(2周)、第三学期(2~4个月)、第五学期(4~6个月)。企业向学徒提供中控员、制粒工、品控员、检验员等加工和质检相关的工作岗位学习,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3.4 校企联合完成学习评价考核

学校聘请企业人员作为企业导师,现场举办拜师仪式,为企业导师颁发聘书,与校内教师共同构建了“学校+企业”双主体考核和评价体系。学生在企业阶段性学习完毕后,组织专业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内容要求、工作任务等指标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核,企业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表现给予考核意见,最终考核分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

此外,学生企业实践学习完毕以后,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座谈会,充分了解学生实践学习、安全管理、体会感受等情况,根据问题查找原因,采取解决办法并加以改进。

3.5 培育产教融合企业转型发展

在发改委和教育部印发《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文件指导下,推动企业深入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努力创造建设产教融合培育条件,承担现代学徒制、1+X试点任务,参与组建职教集团,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深化改革的主体

作用,创造明显的社会价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引领示范作用。

4 应用效果

该项目经过两年时间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4.1 校企合作深度明显加深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搭建高效率的产教融合平台,校企合作深度不在局限于专题讲座、学习参观、顶岗实习等简单的校企交流,而是拓展为转变学生学徒角色、学生定期实践学习、建立双主体育人体系、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等深度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关系得到明显加深。

4.2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学生在素养、能力、创新等方面得到提高,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2018~2020年期间,粮食类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的职业技能竞赛、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各类竞赛,屡创佳绩,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此外,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突出,表现出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受到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一致赞赏和好评。

4.3 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增强

粮食工程技术专业荣获国家级骨干专业、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产教融合育人示范基地,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金苹果科教排行榜评选为专业竞争力“全国第一”;作为学院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成功申报2019年江西省创新行动发展计划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同时,该案例也向学院的食品营养与检测、市场营销等专业推广,并开始取得初步成效。

5 项目创新点

5.1 形成了“理论+实践”循环的教学模式

针对专业发展特点和饲料生产岗位需求,将培养过程分为了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主体部分。其中校内学习主要采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强调“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企业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学期(2周)、第三学期(2~4个月)、第五学期(4~6个月)。创新培养模式,真正做到了“理论+实践”不断循环的过程,实现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能力培养无缝对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5.2 上升了“生产+质检”管理岗位的培养

学生在企业进行了为期三个阶段的实践学习,基本具备了中控、制粒、质检等岗位的独立操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饲料加工、质检等生产岗位相关工作任务,在第六个学期开设了饲料企业生产管理、饲料工厂设计与安装、工厂建筑等中层管理岗位相关课程,学生根据项目的性质可在企业或学校完成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工厂设计项目,培养饲料生产的系统性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生产经理、品控主管工作打下基础。

5.3 拓展了“定向+资助”学生的就业途径

粮食工程技术专业与企业开展联合定向委培,学生入学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三方协议书,学生入学即上岗、实习即就业;同时,企业为每位学徒学生提供了6000元学费资助政策,毕业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招生难、企业用工难的问题,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途径。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融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