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四年一贯制”教学的理性审视

2021-12-22 09:27马文杰邢琦蒋健宁陈明章张兆国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模块体育

马文杰 邢琦 蒋健宁 陈明章 张兆国

(1.南京工程学院体育部;2.南京工程学院教务处 江苏南京 211167)

国家倡导的一流本科教育是实施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由本科教育必须培养一流人才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基础性和核心性上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然而,体育课“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喘气、不脏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不奔跑”的现象,导致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下滑,19~22岁年龄段的大学生群体在爆发力、力量、耐力等体质指标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1]。调研结果,准确反映了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变化,为专家学者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政策文件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正是这样的大数据暴露出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构建体系,不仅缺乏内在逻辑,而且缺乏现实成效和明确定位。不敢放开手脚的体育课,或许是校园安全的无奈之举,但这是一种短视行为。运动的缺失牵动的不仅是青少年的健康线与生命线,也是国家与民族的安全线和发展线,这不得不引起高校体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深思。

一流本科教育要以一流通识教育为基础,大学体育更应是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哈佛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就是奠基在其经典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基础上[2]。目前,很多高校还未能完全按照国务院发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文件的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大学生在技能、体能、体质、品质等方面未能充分得到锻炼和塑造。因此,确立大学体育在通识教育的核心地位,完善通识教育框架结构,立足实践探索,认可体育课程的塑造人才功能,使大学生通过运动技能的掌握,在理论知识、意志品质、体格健壮、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锻炼,在体育人文精神的熏陶下完善人格,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对大学体育“四年一贯制”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实现本科阶段的全程体育教育,无疑在锻造意志、完善人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支撑。

2 大学体育课程的模式、困境及其转向

从相关学术的文献中探知,大学体育经历过3 次比较重要的课程体系推进和变革。首先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大学体育借鉴了苏联学校体育的“技能教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运动基本技能和动作基本技术的“三基”内容[4]。该阶段的学校体育思想整体上呈现出“重技术、重学科”“轻教育、轻法治”的趋势,存在着幼小中大体育课程体系尚不完善,评估考核制度尚不健全、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机制尚不成熟等现象。

从改革开放到2000年先后颁布了专门性体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继续深化改革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尤其是在发布了《“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之后,以“体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模式逐渐成为主流,建构“将以往的单一学科类课程体系改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5]。相关文件的实施强化了大学体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新世纪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埋下了伏笔和指明了方向。虽然有着“重立法、重建设”的贡献,但还是有着“轻执行、轻成效”等问题,可喜的是大学体育课程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坚持走着自己的路,不断进行着课程改革探索。

21 世纪至今,大学体育加快了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健康中国”战略下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明确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划分了学校体育的内容体系,推动了多样化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开展[6],从单纯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变成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虽然大学体育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从未停止过,并且有多年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但是作为通识教育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几次调整与改革,仍然需要更加大胆地突破与创新,仍然需要加强相关评估机制的构建。

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缺位,导致难以通过传统的体育课程实现大学体育课程功能。进入高校以来,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了自己的选择和诉求,但是在学校“重实习、重应用”的情况下,在体育师资、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诉求和需要的情况下,在体育课时不保证、体育教学不连贯、技能学习不系统的情况下,特别是到大三、大四没有体育课、没有了体育锻炼的强制性要求情况下,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降低,这使普通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四年一贯制”成为可能,那就是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将大一、大二年级4 个学期的体育必修课,延续到大三、大四,尽可能将体育教学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探索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

3 构建“四年一贯制”体育课程体系的要素、结构与逻辑

所有课程体系的建设都要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年一贯制”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也不例外。为了解决“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终身锻炼习惯尚未形成”“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不足”等主要问题,构建“四年一贯制”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主要应包括构成要素、结构内涵和内在逻辑3个层面,结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以课程强制形式,促进学生体育参与,培育学生体育素养,结合大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尽显主角风采,尽情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顺应学生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的需求,使体育课程要素与结构融合一体,相互间形成互补,体现内涵丰富的逻辑关系。

3.1 构建“四年一贯制”体育课程体系的要素内涵

3.1.1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创新保证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回答好这个时代命题就在于“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尤其是对学科知识的更新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更加渴望,扎扎实实建设一支理念先进、方法创新、吃苦耐劳、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体育师资队伍是大学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保证。高校体育教师是立德树人乃至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承担的体育教学、科研、训练、群体工作是繁杂、无序的,但是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创造的价值却是无法计量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多重身份间的相互转换成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难题[7]。摆脱困境的首要是转变观念,提高对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重视程度、完善体育科研政策措施、优化体育教师在职进修培训体系、重视高层次体育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推进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改革[8]。其次是能力提升,在认识健康重要性和学术思维创新性的前提下,善于引导学生体育生活化,运用大数据管理学生,了解智能化体育设备,熟悉传统运动处方,实现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个性化和精准化指导。另外,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这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核心旨意。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教学,在运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铸造民族脊梁,让学生懂得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1.2 本科生核心素养培育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主要目标

体育应该服从于培养人这样一个教育的大目标,满足打造活力校园、营造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提升健康素养、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需要。“健康中国”战略下,国家需要身心健康的全面人才,本科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通过大学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品质,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1919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教育之对待的发展》一文中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样前瞻的教育理念在当下也不为过,能够起到改革教育、尚武求强的积极效应。“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9]。为了强化个人意志、提高集体合作、健全独立人格、塑造精准判断等核心素养,大学体育必然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活动、拓展群体活动、增强户外活动、提升竞技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这种关联性教学势必成为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逻辑内涵。大学生在接受个性化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形态[9],概念定义倾向于学科意义上的核心素养,在体育运动教学过程中聚焦关注个体的终身健康发展和未来社会生活需要的习惯养成,提出体质健康、运动技能、体育人文、社会情感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在认知中达到树立正确理念、养成运动习惯、热爱健康生活、塑造独立人格的终极目标。

3.1.3 体育教学内容确立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关键维度

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是判断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非常重要标准。体育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尊重学生的健身需求,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喜爱,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都要重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专业特点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愿意学、快乐学、主动学。基于此,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要遵循2个原则。第一,坚持实用,将先进的体育理念和创新方法贯穿教学全过程,强调实证依据和理论支撑,确保教学内容学以致用;第二,注重时效,贯彻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对全面人才的新要求,全面贯彻科学的教育思想,确保教学成果与时俱进、受益终身。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5个维度层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10],每个维度不能脱离其他而独立实现课程目标,各个维度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练习与体验达成,更要有思政教育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不能将5 个维度割裂开来。为发挥核心素养对于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引领作用,在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结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学科核心素养指标在各学段特定要求与表现,以“五个维度”相辅相成将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逐步落实到体育课程内容标准中,作为具体开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11]。

3.1.4 体育场馆资源是构建课程体系的服务保障

学校体育场馆为师生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是为教学、训练、竞赛和群体服务的。但是,很多学校除了户外场地及辅助室内场地外,体育场馆大部分用于专家讲座、文艺演出、举办典礼、单位招聘等活动,由于功能不足,作为主要用途的体育活动少之又少,场馆大多数只能作为面积数据存在,加之成本约束机制的缺失,致使其资源浪费严重[12]。高校体育场馆必须有着务实、创新的管理,才能保障体育教学,增加公益性开放,开发高校无形的体育文化资产,完善立德树人服务体系。深圳大学研发的“体育场馆网络订票系统”,使学生的参与率提高了33%。为了提高运动场馆的使用率,促进体育场馆资源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就要学习借鉴国内外体育场馆运营成功的相关经验,让广大师生在空闲时间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体育馆,这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以及生活化运动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重要意义。体育场馆的硬件设施很重要,软件配套更不可少,体育场馆运营的成功不在于场馆多少,而是取决于场馆运营团队对场馆各项功能的控制能力[13]。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团队要不断挖掘和拓展体育场馆的服务功能,联合相关部门将其打造为融合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群众活动、体育人文、娱乐餐饮为一体的体育休闲中心,让师生在运动之余缓解压力、享受生活,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与创造力,最终带来无穷的社会效益。

3.2 构建“四年一贯制”体育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

大学体育评价体系应基于实用、实践、实效教学内容综合测评学生技能掌握、理论学习、合作研究、意志品质等要素的内在逻辑。在确定考核的评估内容和评估范围基础上,建立多角度、多尺度、全方位考核的评价程序。在预测和评估的动态发展态势基础上,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指标,有效监测体育课堂的运动强度和密度,以及学生日常身体活动水平。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务系统、网络课程、体质测试系统、阳光长跑系统等还不能有效融合关联,课外活动评价系统更是还没有构建,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为师生提供突破时空限制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支持,为师生提供个性化、一站式的指导和服务是新技术需要突破的瓶颈。以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改革引导学生学的热情,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是实施“四年一贯制”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框架,有效使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多元协同教学,加强学习过程评价、多元智能评价是实施“四年一贯制”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在逻辑。有怎样的“体育是生命”观念,就会有怎样的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应将体育教学的各知识点与教学模块相融合,保证每个教学模块既独立又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关联,使体育的价值在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多重性与多元化。不仅在运动能力上“出彩”,更重要的是在人生层面上的“多彩”。在有失败、有激励、有痛苦、有愉悦的人生历程中,体育应是其一生的馈赠。教学模块及其相互关系交织而成的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逻辑结构示意图

3.3 构建“四年一贯制”体育课程的结构模块

“模块”可以理解为设计用语,即在设计“四年一贯制”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时运用的元素集成,将不同教学模块灵活合理地搭配,纳入整体性、系统性的结构体系之中,形成整体结构框架下的大学体育公共基础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块”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人才培养需求,通过模块课程间互联,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体育人文、生存能力以及人格魅力的教学组合体,通过对教学课程及功能管理的分析,将教学目标、学习要求与逻辑关系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能够被划分出合理的模块,是一种以程序模块化为原则的教学模式[14]。对于学生而言,模块化教学能够把不同领域的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主体展开不同层次的教学并且有效地改进,这是大学公共体育课需要不断研究的领域[15]。基于此,体育课教学模块将由技能模块、理论模块、体能模块、公选模块组成,对于弱病残学生设置康复模块;在项目设置方面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球项目、小球项目、休闲体育项目以及达标测试项目为教学团队,以串联或并联的形式贯穿整个本科教育阶段,构建出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块结构(见图2)。

图2 教学模块结构示意图(虚线为非必选)

3.2.1 技能模块

为了满足学生掌握1~2 项终身锻炼运动项目,满足其对不同运动的诉求,学校可以按照环境特点、地域风俗、体育特长以及教师资源,结合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来合理安排体育项目配置,体育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健康水平的综合因素,针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习项目、学习小组进行合理分配,并给予合作学习指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合作教学等教学手段,运用大数据等多媒体教学平台,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了解自身特点、掌握项目特征、熟悉比赛规则、巩固技术要领,课余时间能建立相同爱好者的运动圈,增进与人交往,增加处事阅历,掌握运动急救、提高技能水平,带动体育课质量稳步提高。

3.2.2 体能模块

体能教学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和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优化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改善学生平衡、跳跃、翻滚、支撑、爆发等能力。在体能训练中培养兴趣、激发潜能、磨炼意志,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律性,提高生存免疫力。在身体素质提高的教学模块中,讲究示范动作标准、及时弥补差距、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课堂上要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即运动密度要达到75%左右,运动强度要达到平均心率140~160次/min)[16],可以以测代练,便于检测与掌握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效率。

3.2.3 理论模块

新时代的体育教育不再是单一的、简单的实践课,在突破原有理念的同时,认识到相关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符合认知规律,同样要遵循教育法则。体育理论是科学锻炼的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应包括体育广义及狭义概念、运动项目的起源与发展、体质健康评判标准、自我锻炼运动常识、体育竞赛审美、项目的规则与编排等。另外,急救教育、应急教育等也应该纳入体育课程理论模块,使学生理解运动和感受体育的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降低体育实践中的损伤。体育理论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体育课程中各个教学模块的体育知识点,了解运动技术、技能,从而掌握健康体质的形成原理,达到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引导,促进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完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3.2.4 康复模块

对于弱病残学生设置康复养生课程模块。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操、导引术等民族传统项目深受儒家、道家、禅学、伦理、兵法、美学等传统宗法思想洗礼,有着传统文化涵养,让大学生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目的不是突出表层的技术传播,而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领悟育人之道[17]。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精神、进取精神、包容精神、实践精神以及和谐共生的合作精神等融入体育教育的各个层面,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实现新的跨越[18]。经过此次疫情,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显得尤为迫切,这需要医疗、卫生、教育和体育等部门协同推进,构建有效覆盖全民的国家公共卫生与健康支持体系。

4 结语

以全面开放加快发展、促进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要经验和启示,也是人们面向未来、不断取得新成就、增添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法。做好“四年一贯制”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顶层设计,势必要转变观念、开放思想,转变角色,从“以教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为了适应新时代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体育教师要在知识更新、理念履新、教学创新上有一番作为。另外,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地理环境与体育特色,将“四年一贯制”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学校体育运动实际开展情况相关联,采取多学科聚焦,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才能转化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成果,才能在把体育理解为促进健康水平的工具的同时,看到体育教育使人性完善和发展的功效。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模块体育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们的“体育梦”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