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莉
《荣光》是一部关于战争,关于坚守,关于信仰的口述历史纪录片。1950年,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起了中华民族的期盼,高举着保卫和平、反抗侵略正义的伟大旗帜,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怀着誓死要取得胜利的决心,经过与敌军的殊死搏斗,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时至今日,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老人健在的已经很少,这是一份珍贵的资料,他们就是最鲜活最真实最具有感染力的教科书,于是张掖市广播电视台策划创作了这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经过一个多月的拍摄,记者们搜寻资料,找到了张掖地区参与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健在老兵,共40多人,其中岁数最小的85岁,最大的95岁。最终剪辑制作出每集20分钟的系列纪录片3集。
萌生了拍摄抗美援朝老兵纪录片的想法,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这是一次从未有过的尝试。节目确定后,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将张掖市现已统计在册的86名老兵的基本情况用最快的时间进行摸底调研。他们当中有多少人还居住在本地,有多少人愿意接受采访,有多少人言语不清或者行动不便甚至已经离世?因此,我们借助张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力量进行了初步排查,最终将采访人数确定为42人。虽然人数减少了一半多,但这依然是一个体量很大的任务,如何高效高质地进行拍摄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为了能够按时完成拍摄,确定了3个摄制组,每组由一个导演、一个摄像和一个后期组成。一共9人,这样的团队组合对于市级电视台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投入。在正式开始拍摄前,摄制组首先经历了“补课”和“巩固”的阶段,对抗美援朝战争的那段历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导演组发现,采访者多且分散各地,展现的又是历史事件,如何呈现又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于是,导演组在策划上进行了一个“放大”和“缩小”的调整。放大,就是把人物个体的特点和故事更突出,以口述的形式让老兵们讲述他们难忘的记忆。而缩小,则是把资料背景的篇幅减少。
呈现方式的确定,是一个不断取舍但令人惊喜的过程。当摄制组见到了那些抗美援朝老兵,在今天,时间过去了70年,当这些老兵们听见“抗美援朝”四个大字时,双眼依旧闪烁着泪光,还能够铿锵有力地用特别清晰的声音唱出那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还一直存在他们内心最深处,每每想起那些曾经一起顽强奋战过的好兄弟时都会忍不住流下眼泪……听他们讲述的时候,好像时光穿梭到过去的岁月,那个血泪交织的朝鲜战场,那一个个眼神坚定的面孔,那一首首热血激昂的壮美赞歌。作为采访者,我们也一次次地被老人们的讲述所打动,更加证明了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还原历史讲述故事,是真实而又打动人心的方法。
《荣光》拍摄的抗美援朝老兵有42人,年龄都在84岁以上,身体状况普遍欠佳,他们能不能长时间接受采访,能不能完整、详尽地说出精彩的故事也成为摄制组的一份担忧。于是在拍摄过程中虽然老人们时不时会脱离主题讲一些无关话题,采访者也尽量不打断老人的讲述,耐心聆听,耐心引导,备足电量,记录大量的讲述素材。虽然这样的做法为我们的后期剪辑增加了工作量,耗费了时间,但是每一段精彩的可用素材都是来自于大篇幅的讲述和老人当时的讲述状态,这是非常难得的收获。并且摄像还拍摄了许多可以表达情绪的空镜,这样才得以在后期制作时素材充足。
根据时间线,将多位老兵的讲述巧妙串联,增强了整体的故事性是《荣光》的一大特色。因为是历史事件,即使在拍摄之初就确定了主要以口述的方式呈现,但是“有故事,没画面;有细节,没实物”依然是一个不易克服的难题。除了使用一部分历史资料和空镜之外,把不同老人讲述的同一事件剪辑在一起,自由跳跃的碎片化叙述使节目具有更好的节奏感,能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避免了拖沓和乏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口述历史最终凸显的应是精神的内核,一部讲述抗美援朝老兵的纪录片,彰显老兵精神、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是应有之义。
今年88岁的老兵郑玉功曾经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优秀步兵。回到祖国后,老人就在他的家乡张掖市高台县务农。当他得知摄制组要来采访时,他提前找出了翻阅无数遍的珍贵相册,那个相册上的图案早就已经斑斑驳驳,根本判断不出来它曾经是什么模样,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都被老人粘贴得井井有条,在翻阅相册的时候,那些年的人和事都历历在目;在同一个坑道里浴血奋战的战友,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还有在朝鲜结识的朋友们,都藏在他心底最深处。说起坑道里的事情,老人说道,坑道里到处都是蛇,稍不小心就会爬到身体上,从早到晚昏昏暗暗,终日不见阳光,坑道上不停有水滴落,等出来后,每位战士都疲惫不堪。一声叹息传来,老人深情地看着珍藏了这么久的影集对记者说:“我觉得我非常幸福,但好多牺牲的战友都没享受到今天的好日子。”
程开胜老人面对镜头骄傲地说“我们部队上的机枪手技术很好,弹无虚发,而且对敌人站岗的时间了如指掌,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我还被评为特级射手了!”即便我们硬件装备比不上敌人,但是我们的战士们一个个都有顽强的意志力和昂扬的战斗力,不会有人临阵脱逃,还想出了许多一发制胜的好办法。晚上特别黑,我们就偷偷在山顶上敌人看不见的地方挂个灯泡,在距离更远的地方装上开关,用开关远程操控灯泡,灯泡点亮敌人受诱惑就用飞机狂轰乱炸,弹药都被浪费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树上绑机枪,机枪开关全靠绳子拉动操作,这样敌人就暴露了位置,我们便借此机会俘擒他们。
运输兵杨生贵自豪地说:“我们是最可爱的人。”并拿起了写有“最可爱的人”字样的茶缸给我们展示。那时他才刚满18岁,就去参军。一个炮弹就有七八十斤,还要往山上运,全靠战士自己背。他能背得动,还背得多,等到下山的时候,还要背受重伤的战友回来。他总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来来回回地跑,最终身体累垮直至吐血。组织决定让他不再奔赴前线,他却仍想继续战斗。
罗世昌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是1951年,直到现在他还能回忆起到达朝鲜时的场景。当他走下火车,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没有可以居住的场地,为了掩护自己,只好身上披块白床单钻在雪堆里,夜晚也不闲着,抓紧时间挖土坑,铺一层干草,三个人挤在一个土坑里抱团取暖。挖坑道、架桥、开路,罗世昌每天都在重复这些工作。直到停战已是1953年,朝鲜恢复了生机。罗世昌和同为战友的老乡提了瓶酒一起来到了志愿军烈士陵园,畅谈到深夜。朝鲜建设初期他又继续参与到了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喊着劳动号子,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些人虽然普通却拥有着不平凡的一生。当记者来到那些老战士的家中,看着他们抚摸着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却已伤痕累累的志愿军茶缸,颤抖的双手慢慢地佩戴最珍爱的军功章,叙述自己眼睛被敌军炸伤、双手被炸伤、身体上留下的伤痕,感觉那些过往又在眼前浮现了一遍,摄制组也被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虽然为了打胜仗出生入死但他们从不因此感到骄傲和自满。退役回国后,不管是在祖国的哪里工作,还是在家务农,他们一直都把自己当成最普通的老百姓,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不求回报。以一颗淳朴的心期待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越来越壮大,这也是他们一生的心愿。现如今的他们都已是耄耋之年,但风骨依旧,老兵精神永远不会凋零。老兵精神,是家国情怀在民族危亡时刻的坚韧绽放,老兵记忆,是战火硝烟与改革风云淬炼而成的民族品格。
该片在甘肃卫视、张掖电视台播出,并作为党员教育片在高台干部学院党员实践活动中播放。同时,在爱张掖微信平台线上同步推广。在播出前,还进行了铺垫造势,比如在直播张掖抖音号推出致敬老兵系列抖音,点击量猛增。不仅营造了很好的氛围,还尽可能地使用了一些有温度有感染力的素材。网友纷纷留言:“向英雄致敬”“热泪盈眶”“崇尚英雄,宣传英雄,发扬正能量”,还有养老机构主动提出愿意免费供养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
这些不平凡的普通人,他们的质朴、坚守和信仰,在第一时间感动和鼓励了节目组,讲好中国故事,必定是真诚的人去记录真诚的人。拍摄制作这部纪录片,就是将最真实的亲历者用最朴实的表现手法展现在所有观众面前,他们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代表着历史,代表了一个时代。这是一段光辉的、不可磨灭的光辉历史,这段历史也将永远留存在世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