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珍
开展好劳动教育,关键是实践。因此,我校基于学校、家庭、地方实际,就如何调动、开发、利用有利资源,组织劳动实践,开展好劳动教育,把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个人生活事务、家庭劳动、垃圾分类、集体劳动、公益劳动等维度分别对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作了具体细致的要求。据此,我校根据学段要求,设计、编排了三个维度的劳动教育内容,旨在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接受洗礼与教育。
一、发挥家校合力,强化日常生活劳动实践
我校编制了“我是劳动小达人”《开发区第二小学劳动实践成长手册》。该手册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劳动承诺书、劳动任务清单、成长加油站、劳动纪念日档案、劳动素养评价表、闪光荣誉榜。
“劳动承诺书”编排了四个小版块:1.习近平爷爷的话:劳动创造幸福。2.我能用勤劳的小手来创造美好的生活。3.本学年,我已经是X年级的小学生了,我将努力学习劳动本领,不断提升综合素养。4.我承诺:自己当生活的小主人,养成劳动好习惯!
“劳动任务清单”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低、中高年级的要求,围绕个人生活事务、家庭劳动、垃圾分类等按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性原则,设计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共六份清单。如一年级:学会刷牙、洗脸、洗手;学会拉拉链、扣纽扣;学会整理校服,正确佩戴红领巾;学会扫地、拖地、倒垃圾;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学会用削笔刀削铅笔;能把桌子擦干净;能为家人洗水果;能自己背书包;学会擦黑板、抹桌椅、摆桌椅、开关门窗。
“成长加油站”以周为单位,每周一小结,安排两个版块,一是根据任务清单,设计三个不同的脸谱,以表格方式进行一周劳动情况的自我评价及家长评价,并写上一周劳动感言。二是进行简单的自我小结:“对照劳动任务清单,我发现我又进步了!上周,我最骄傲的一个劳动习惯是( );上周,我新学会的一项劳动小技能是( );下周,我要努力的一个劳动新目标是( )。”
“劳动纪念日档案”通过表格的形式把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情况记录下来,包含时、地、人、工具、安全事项、劳动记忆(可以照片、绘画等方式表达)、劳动收获(可以是感动的瞬间)。
“闪光荣誉榜”以学期为单位,评选“劳动小达人”,结合红领巾争章活动进行表彰。
通过手册,带动家庭、家长配合学校,引导、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记录劳动过程,反思、评价劳动表现,分享劳动收获、感悟,促使孩子学会劳动,学会承担,学会合作,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增强孩子的责任感与价值感。
二、依托地域优势,强化生产劳动实践
在校内,我校自有约300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绿翠园”,我们把它划分年级责任区,有计划地安排中高年级学生到劳动实践基地上课,让学生经历翻地整地、选种播种、施肥浇水、除草、收获的全过程,在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中出大力、流大汗,學种植知识,学劳动技术,掌握劳动技能,体会耕作的艰辛,体悟收获的兴奋快乐,领悟团结合作的力量与创新创造的自豪。
在校外,我校地处国家级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有众多知名工业(如咀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毗邻的南朗镇作为一个产粮重镇,有崖口村、左步村的大片农田可供我们开展劳动体验活动。我们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咀香园食品有限公司参观绿豆饼的制作过程,并让学生按严格的工序、工艺亲自参与体验制饼,从而领会工业劳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南朗镇的崖口村、左步村体验收割水,让学生学会使用农业生产工具,掌握水稻收割技术,亲身经历体验收割水稻的辛苦,领悟劳动的艰苦,只要坚持下来,克服了这些困难,就能体验到收获的乐趣与成功喜悦,深刻领悟“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的内涵,更加珍惜粮食,珍惜一切劳动成果。
三、借助公益志愿活动,强化服务性劳动实践
人人参与校园清洁劳动。各班负责课室的清洁、消毒工作;中高年级承包校园公共地区的清洁、保洁任务。在参与校园清洁劳动中,强化孩子们的责任意识、爱校意识及合作精神。
到饭堂体验制作、分餐。组织孩子们参观学校饭堂,到后厨观察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了解平时的早餐、午餐是怎么做成的。选派表代参与制作、分餐工作,回到班级分享劳动感受,孩子们在参观、参与中,体会到每一份饭、每一个菜都来之不易,更懂得尊重饭堂工作人员、尊重劳动者,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参加公益志愿活动。组织孩子们参与学雷锋志愿活动,到社区敬老院、孤寡老人家开展文艺表演、搞清洁卫生等;参加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活动,与老师、家长一起开展创文公益宣传,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对所生活的城市和老年人的生活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与人交住的能力得到锻炼,体会到服务的快乐与自豪,更深刻理解“中山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内涵,更懂得敬老爱老、热爱家园。
通过多维度的劳动教育实践探索,孩子们的劳动知识丰富了,劳动技能提高了,劳动观念加强了,劳动态度端正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初步形成;孩子们的劳动品质得到更好培育,劳动思维得到更好塑造,创新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克服困难的勇气得到加强;孩子们更懂得自尊、自理、自爱,更懂得承担责任,更懂得合作与分享,更懂得尊重劳动者,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获得了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