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潭秋后代:“这盛世,如您所愿!”

2021-12-21 20:47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周总理外婆工作

“我想对他们说,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已经成真,后代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国家现在比他们牺牲时有了历史性的变化,我相信今后会更辉煌。”

2021年8月13日下午,陈潭秋之子陈楚三立下遗嘱:卖掉自己唯一一套房产,遗赠100万元给黄州区陈潭秋中学,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捐款后,他决定住进养老院。

陈潭秋有三子一女:长子陈鹄,原国家计委国土局局长、国家发改委专家;次子陈志远,南开大学教授;幼子陈楚三、女儿徐慈君。陈潭秋的三个儿子中,只有陈鹄与父亲短暂相处过,对父亲有些琐碎的记忆。

陈鹄:“周总理还教诲我说:‘你要努力学习和工作,要继承父母的遗志’”

陈鹄1928年春末夏初出生,“出生地是上海还是南昌,已经无法查考”,1933年被送到外婆家抚养,此后再也没有见到父母。陈鹄说,他和父母短暂亲密的接触中,留下了稚嫩、依稀的点滴记忆,“这些记忆虽然琐碎,却是我终身的温馨回忆,是我心灵深处的抚慰和前进的不竭动力”。2014年,陈鹄口述回忆:

在我和父母亲相处的几年时间里,他们带着我辗转上海、华北、满洲等地,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1930年,父亲到沈阳任满洲省委书记,到哈尔滨布置工作时被捕,关押近两年……父亲被捕时,我才两三岁,唯一记得的一件事是“蛋羹烫手”……蛋羹打翻了,扣在我的手背上,烫起了两个大泡。因为很痛,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我记得父亲常带我到一个朋友家。解放后,在中央党校(后到中宣部)任职的王学文、刘静淑夫妇告诉我,当年是到他们家。那时我父亲任江苏省委秘书长,主持办一个工人干部培训班……我们两家装扮成亲戚,我称呼王学文和刘静淑为“姑爹、姑妈”。每次去“姑妈”家,都是我先到门外大喊:“姑妈,姑妈,我来了!”“姑妈”就可以放心地开门。我的叫声成为联络暗号和安全信号。“姑爹”讲到这些事情时,笑着说:“你在年龄还不够当少先队员的时候就参加革命工作了,恐怕是最年幼的儿童团员吧!”

解放后,我从许多革命前辈处听到父亲从事革命工作的一些事迹以及父亲的为人。现在,这些也成为我心中的“記忆”,在脑海中对父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形象——父亲是一个非常温和谦虚的人。他平凡而伟大。他没有显赫的名誉地位,没有担任过中央领导职务,也没有耀眼的传奇故事,但他有崇高的理想,为国为民坚韧不拔地、踏踏实实地干了一辈子革命。他从不追求名利,能上能下,为革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时降了职,照样把事情干好。

在众多前辈对我父亲的评价中,让我最难忘的,是周总理对他的评价。

1951年暑假期间,我由武汉到北京,去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开学前,去拜望周总理和邓妈妈。周总理说:“潭秋同志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他一生的革命经历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经常受命于危难之时。他顾大局,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每次都能够在形势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妥善处理,挽救危局,避免和减少了党的损失。”周总理的这个评价,父亲也曾经对在新疆一起工作的同志提到:“我常常是走到哪里都是做善后工作。”

从相关的文件档案中也能证实这一点,比如:1927年,华北地区的党组织存在严重的问题,背离党的政治路线,组织涣散到几乎解体的地步,父亲以中央巡视员的名义去处理问题,纠正错误,改组党的机关,历时近两年,总算稳定了局面……1930年满洲省委的组织被敌人破坏,党中央派父亲前去收拾残局、重建党的组织。父亲在沈阳工作了一段时间,工作大有起色,发展并健全了党的组织系统。年末在哈尔滨开会布置工作时被捕,在狱中受尽折磨,健康受损,留下多种后遗症,“九一八”事变后被党营救出狱。1933年到中央苏区,被苏维埃选举为粮食人民委员(部长)。那时已进入反“围剿”斗争的后期,在并不富裕的革命根据地,在十分艰难的境况下,筹足了红军和苏维埃政府亟需的粮食,保障了红军坚持战斗和准备长征的需要。红军长征后,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境况下以中央特派员身份领导福建省党的工作,坚持闽西地区游击战争,在战斗中负伤。最后到新疆,正是盛世才表现出摇摆苗头的时候。

周总理说:“大革命时期和井冈山斗争时期我和潭秋同志有过较多接触,30年代上半期有一段时间我们共同主持中央组织部的工作,我任组织部长,你父亲任秘书。当时组织部全部工作人员不到10人,也没有副部长及以下的职位,秘书就是处理部务的主要工作人员。潭秋同志比我稍稍年长一些,他工作非常认真、稳重,我是很尊重他的。他为人谦逊、平易近人。”

周总理还说:“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处于极其复杂、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党也在成长过程中,不够成熟,许多同志受到不应有的委屈,潭秋同志也难免受到一些,但他胸怀坦荡,始终坚持布尔什维克的立场,对党一心一意,从不动摇对革命的信念……他的牺牲是党的重大损失,他是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他长眠在新疆,他是新疆各族人民心目中党的一面旗帜。”

周总理还教诲我说:“你要努力学习和工作,要继承父母的遗志,但不能躺在父母的‘功劳簿’上,革命的道路要靠自己走。”

陈志远:未见一面,仰念一生

1933年4月,陈志远在上海出生。两个多月后,母亲被捕,陈志远的六伯父和六伯母收养了他,对他视如己出,家人也在他懂事后向他讲述父母的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父母是共产党,当时我不理解父母选择的事业,但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长大后,陈志远慢慢理解了父亲:“他顾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心系国家存亡的共产党员。”

“多年之后,我到南京拜谒雨花台,纪念馆外有很多雕像,我虽然没有见过母亲,但是我一看,就从中认出了我母亲。”母亲徐全直牺牲时,陈志远尚在襁褓,相比之下,父亲陈潭秋的牺牲让他的印象更为深刻:“我刚有记忆的时候,我的养父母就告诉我,我是谁的儿子,给我讲我父母的情况,告诉我,父母都是共产党,那时候,我看到别的孩子父母都在身边,我就更想他们了,但那时候,我已经知道母亲牺牲了,就总想着能见到我父亲。”

由于消息隔绝,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陈志远才得知父亲早已牺牲。1953年6月,陈志远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一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那时候刚刚结束抗美援朝,我就想入党,想参与世界革命。当时我暗下决心,要活到80岁,能尽可能地为国家、为党多干一天。”

陈志远毕业后留校任教,深耕历史研究。他曾一度有意回避研究父亲所经历的那段历史,“我不忍心看到父亲受刑的材料,也不愿将太多个人情感掺杂在学术研究中”。陈志远说:“直到周恩来逝世的时候,我讲了很多总理的故事,我一边讲,一边流眼泪,那时候,我感觉烈士事迹可以教育人,我开始收集父母的材料,进行讲演,做宣传工作。”

这些年来,陈志远一直用父母的革命故事鞭策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我对自己孩子也说,提醒他们是烈士的后代,做好人、做好事,把工作做好,让他们记住爷爷奶奶是怎样牺牲的。”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女儿入党的时候,入党宣誓安排在了一大会址,那一次还去了南湖,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破例让我上了‘红船’,我印象非常深刻。”在“红船”上,陈志远“仔细看着父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着父亲在船上的座位,想象着他就坐在那里”。

在南开大学工作的时间里,陈志远从普通讲师成长为知名教授,其间还担任过系党委书记,但不论角色怎样转变,他都兢兢业业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传道授业解惑。陈志远说:“多年来我一直在想,一定要健康地活着,带着父母的DNA看看党100岁的时候国家是什么样子。今年我88岁了,正好是党的100岁生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美好。”

從战火中的骨肉分离,到秉承父母的精神砥砺前行,再到见证祖国的沧桑巨变……如果要来一场时空对话,88岁的儿子会对父母说些什么呢?陈志远说:“百年辉煌庆,敬告父母知。我想对他们说,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梦想已经成真,后代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国家现在比他们牺牲时有了历史性的变化,我相信今后会更辉煌。”

夏芸枫:“我想告诉先辈们,你们期待并为之奋斗、牺牲的新中国,我替你们看到了!”

“这盛世,如您所愿!我替您看到了!”站在天安门广场,望着眼前宏伟壮观的庆典场面,正在做引导服务的志愿者夏芸枫不禁泪流满面,她在心中默默地告慰着祖辈陈潭秋和陈荫林的在天之灵。

夏芸枫是陈家第四代人。可陈潭秋那一代先辈的历史,小时候的她却从来没有听外婆和母亲提起过。直到她长大了,因为一次搬家,一张照片和一封信才无意中揭开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我从来没见过那么长的照片,上面有很多人,我看到了我的外婆,而正中央的是毛泽东主席。还有一封写给外婆的信,写信人竟然是董必武。”夏芸枫看到这两样东西时震惊了,向外婆问起,这才得知了被隐藏多年的秘密——原来,外婆的伯父就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陈潭秋;父亲是陈潭秋的胞弟陈荫林,参加过南昌起义,是湖北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就是在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从小到大,我的外婆和母亲会这么严格地要求我们。这是一种红色家风的延续,革命精神在数十年间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家庭”。

夏芸枫清楚地记得,她很小的时候和表哥表弟在外婆家吃饭,如果米粒掉在地上了,不管地上有多脏,都必须捡起来吃掉。这次,她从外婆口中得知,陈潭秋生前曾担任过中央苏区第一任粮食部部长,为保障苏区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人民的好粮食部长”。

陈荫林牺牲后,夏芸枫的外曾祖母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无以为继,被陈潭秋接到上海照顾。那时候,一家人的生活极其艰苦,对粮食的珍视之情刻骨铭心。所以,从陈潭秋开始,这个家族就一直强调节约粮食、杜绝浪费。即使到了夏芸枫的外婆这一辈,生活条件明显好转,但这个家族传统也一直没有改变。

夏芸枫在北京林业大学做了六年的征兵工作。当初被委派这项任务时,她非常激动。“我的外曾祖父曾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如今我来高校从事征兵工作,我觉得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外曾祖父是把这个部队建立起来的人,而我正在为部队源源不断地输送最新鲜的血液。”在夏芸枫的努力下,北京林业大学的征兵率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2020年有400多名男生报名参军,夏芸枫也被学校推荐参加“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

2021年喜迎建党百年,夏芸枫得知庆祝大会正在高校招募志愿者时,第一时间报名。她说:“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我想亲眼见证这个高光时刻。我想告诉先辈们,你们期待并为之奋斗、牺牲的新中国,我替你们看到了!”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希萌、张超 来源/《琐忆父亲陈潭秋》,陈鹄口述,张玉菡、赵婕整理,《档案春秋》2014年第7期;《中国故事|未见一面仰念一生——陈潭秋之子追忆父辈的家国情》,邵香云、张建新、栗雅婷/文,新华社2021年6月20日;《“这盛世,我替您看到了!”》,代丽丽/文,《北京日报》2021年7月1日等)

猜你喜欢
周总理外婆工作
周总理“喝”饭
破耳兔
唠叨的外婆
在阳光下拍照
在阳光下拍照
外婆的钱
不工作,爽飞了?
外婆回来了
周总理用身体保护毛主席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