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福 张磊 王颖 潘哲超 徐宁生
摘 要:在马铃薯生产中,产量和食味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5个黄肉品种云薯902、云薯306、S13-592、S10-642、云薯304和种植面积较大的白肉品种丽薯6(对照)进行不同的品种对比种植试验,对各品种植株性状、生物学特性、丰产性等20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S10-642、云薯902、云薯304的薯块产量分别为3411.2 kg/666.7m2、3335.0 kg/666.7m2、3068.2 kg/666.7m2,它们与丽薯6号3430.3 kg/666.7m2的薯块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且薯肉为黄色,深受市场欢迎。通过栽培技术的改进,S10-642、云薯304、云薯902马铃薯新品种(系)在云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筛选;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21)06-0081-06
國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21.06.012
Abstract:Both the yield and tast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otato production.In this study,five yellow flesh varieties (Yunshu 902,Yunshu 306,S13-592,S10-642,Yunshu 304) and the white flesh variety (Lishu No.6,as control variety) were used to carry out different varieties of comparative planting experiments.We observed and compared 20 agronomic traits,such as plant traits,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nd yield,et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s of S10-642,Yunshu 902 and Yunshu 304 were 3411.2 kg/666.7m2,3335.0 kg/666.7m2,and 3068.2 kg/666.7m2,respectively.These yield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yield of Lishu No.6 (3430.3 kg/666.7m2),and the tuber taste of S10-642,Yunshu 902 and Yunshu 304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Lishu No.6.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new potato varieties of S10-642、Yunshu 304,Yunshu 902 have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in Yunnan Province.
Keywords:potato;varieties;screening;cultivation methods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云南是马铃薯重要的生产大省。据统计,全省16州市120多个县都有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生态区域,也是云南省继玉米和水稻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发展马铃薯产业在加快云南扶贫攻坚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对云南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1-2]。目前,在马铃薯的生产中,食味品质起到重要的作用,外观与肉色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市场比较受欢迎的是黄肉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生态适应性的优良品种十分重要,为此,开展马铃薯新品种种植试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作物新品种试验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每一个作物新品种的推广都需要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4-5]。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马铃薯生产大省的薯类专家选育出较多的优良品种。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是云南马铃薯重要研究单位,近年来先后选育出了云薯序列马铃薯优良品种十多个,对这些优良新品种在云南不同区域进行生态适应性试验,是检验这些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生长表现,也是推广种植这些优良马铃薯新品种的重要依据[6]。近几年来,玉溪市有关人员结合当地实际对马铃薯在施肥及栽培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7-9]。在马铃薯优良品种种植筛选方面,国内许多地方做了大量研究[10-12];玉溪市与全国及全省相比在马铃薯优良品种筛选方面做得较少[13]。为此,对马铃薯优良品种种植筛选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试验通过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提供的5个黄肉品种:云薯902、云薯306、S13-592、S10-642、云薯304,并以产量较高,外观较好,推广面积较大的白肉品种丽薯6号为对照,进行不同的品种对比种植试验,对各品种的茎叶株高、分枝、薯块产量、大薯率等20多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观测分析,选择出适合玉溪市冬作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在小春作的自然条件下,新品种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制约着马铃薯品种的推广,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也是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试验马铃薯材料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和提供,品种分别为云薯902、云薯306、S13-592、S10-642、云薯304和丽薯6号6个品种(系),其中云薯902、云薯306、云薯304于2018年登记,丽薯6号已审定。S13-592(红皮黄肉)和S10-642(黄皮黄肉)为肉色皮色表现较好的品系,尚未登记。在种薯级别、大小、状态方面,除云薯306为大薯块外,其余各品种为中薯。
试验地土壤为红粘壤土,略微含沙,含全氮1.67 g/kg,水解氮88.13 mg/kg,有效磷74.94 mg/kg,速效钾263.93 mg/kg,有机质25.91 g/kg,pH7.76,肥力中等;防地下害虫用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毒辛,每666.7 m2按5 kg用量进行防治;复合肥(15∶15∶15)由贵州西洋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洋高钾三元复合肥;地膜用宽度为1.2 m的普通黑色地膜。
1.2 试验设计
2019年12月20日在玉溪农职学院农场进行整地播种。试验地块海拔1550 m, E102°29′53.18″, N24°14′39.25″。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烟草。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垄距宽1.1 m,长6.4 m,小区面积7.0㎡左右;小区株距0.3 m,采用双行栽培,小行距0.25 m,小区种植40株左右。
1.3 试验方法
1.3.1 試验管理方法
试验整地于2019年12月15日进行,5 d后进行起垄栽培,起垄时先按每666.7 m2施50 kg三元复合肥(15∶15∶15)和毒辛于垄中间,尽量做到施肥均匀,然后按试验设计要求播马铃薯种,大的薯块现切块,一般按纵切进行,保证每个薯块均有芽眼。播种后起垄盖土,每垄覆土在5 cm左右,最后再盖上黑色塑料地膜以保温、保湿及防杂草。2019年1月30日左右陆续出苗,从播种到出薯近40 d。出薯后根据出苗先后立刻破膜迎苗,把幼苗拉出膜外,防止幼苗在膜内受高温伤害。此间对马铃薯田块进行灌水,灌水程度以全田垄沟水达到半沟,然后立即排水。以后对试验马铃薯进行灌跑马水管理,做到每月2次,保证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水分。中后期对马铃薯进行2次杂草清理。出苗后追施尿素10 kg/666.7m2。
1.3.2 试验观测与统计方法
于生长前期记录马铃薯各品种的出苗数;生长中期对各品种叶色、叶大小、开花情况等农艺性状进行观测记载;生长后期对各品种各重复的株高、茎粗、主茎数、分枝数等各取5株进行观测;4月18日收获前观测记录各品种各重复的薯皮色、薯肉色、芽眼色;对地上茎叶产量、地下薯块产量取半小区3.5 m2共20株测产,地上茎叶产量含地下的须根;对地下薯块大中小进行分类,并称重和数大、中、小个数(其中大薯>150 g,中薯75~150 g,小薯<75 g);收获后对各品种鲜薯分别取样100 g,在100 ℃高温的烘箱里经4 h的烘烤后称重,重复3次,获得各品种干物率;对参试品种的薯块特性进行测定:薯块熟食口感以薯块熟食的香味、糯粘度及面沙味的综合得分来评价,随机选取10个人品尝评价,其中,香味以特香、香、一般、无香分别给4、3、2、1分;糯粘度特糯粘、糯粘、一般、差分别给4、3、2、1分;沙面度特沙面、沙面、一般、差分别给4、3、2、1分。最后,对试验观测的农艺性状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对定量数据结果采用DPS统计分析程序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马铃薯品种株高、茎粗、主茎数、分枝数基本情况分析
不同马铃薯品种株高、茎粗、主茎数、分枝数基本情况见表1。在试验的6个马铃薯品种中,株高最高的是云薯306品种,达到72.5 cm,最矮的是S10-642和云薯902,分别为41.9 cm和46.3 cm,其余品种在55~65 cm之间,通过方差分析,各品种株高存在极显著差异或显著差异;平均茎粗方面,茎粗最粗的是S13-592品种,达到5.7 cm,最细的是云薯304品种,其茎粗为3.9 cm,其余品种在4.6~5.6 cm之间,各品种茎粗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马铃薯主茎中数量中,主茎数最多的是云薯304品种,主茎数达到2.7个,主茎数最少的是云薯306品种,仅为1.2个,其余的在1.5~1.9 个之间,方差分析表明,各品种主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枝数最多的是云薯306品种,其分枝数达到6.3个,分枝数最少的是云薯304,分枝数为2.5个,其余分枝数在3.4~5.8 个之间,方差分析显示,各品种分枝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马铃薯的株高较高、茎粗、分枝多,说明马铃薯的长势较好;主茎多,说明薯块出芽的芽眼多。
2.2 不同处理地上茎叶产量与地下薯块产量基本情况分析
地上茎叶产量基本情况见表2。产量最高的云薯306为10.3 kg,产量最低的是云薯902为4.8 kg,其余各品种在5~8 kg之间。其地下薯块产量基本情况见表2。产量最高的是丽薯6号为18.0 kg,产量最低的是云薯306为14.4 kg,其余各品种产量居中。
从薯块产量看,丽薯6号表现出最高的产量,表明它是一个优秀的品种,但S10-642、云薯902、云薯304与丽薯6号的地下薯块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且与丽薯6号是白肉品种不同,这三个品种(系)是市场比较欢迎的黄肉品种,表明它们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云薯306产量较低,与丽薯6号有极显著差异,但云薯306的茎叶重量却是最高的(见表2),株高也是最高的(见表1),与其他品
种(系)差异显著,显示该品种有徒长的现象。冬作马铃薯由于气温较低,徒长现象并不多见,但本试验显示,有的品种还是存在徒长现象,故控制徒长,应是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S13-592产量也不理想,与丽薯6号相比差异极显著,因其茎叶重量也比较高,还应从防徒长方面着手,进行提高产量的探索。丽薯6号的茎叶重量也比较高,提示该品种耐肥性比较好,不易徒长。
2.3 各品种不同处理地下薯块大中小薯基本情况分析
地下薯块大、中、小薯重量基本情况见表3。在试验的6个马铃薯品种中,大薯重量最高的是S10-642为12.0 kg,大薯重量最少的是云薯304为4.7 kg;地下薯块中薯重量最多的是云薯304为7.3 kg,地下薯块中薯重量最少的是S13-592为3.4 kg;小薯重量最高的是云薯902为3.9 kg,最低的是丽薯6号为1.4 kg。综上所述,S10-642、云薯902和丽薯6号三个品种的大薯较多;云薯304的大薯少,而中、小薯较多。
在薯块大中小数量方面(表3),大薯个数,云薯902、S10-642、丽薯6号较多,显示前面这三个品种结薯较早,而云薯304、云薯306、S3-592大薯较少,显示这三个品种结薯稍晚。丽薯6号膨大比较均匀,云薯306和云薯304,越到后期结薯越多;云薯902、S13-592、S10-642,中薯个数偏少,呈现出另外一种膨大模式,可能是由于后期缺肥造成早衰。大中小薯的区分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冬春作马铃薯来说,大薯的价格远高于中薯,中薯又远高于小薯。例如2019年3月18日在云南盈江,合作88大薯3100元/t,中薯2200元/t,小薯1600元/t。
2.4 各品种地下薯块特征基本情况分析
在试验的6个马铃薯品种中,其地下薯块特征基本情况见表4。在薯皮色方面,除云薯306、S13-592分别为红色、粉红色外,其余各品种的薯块皮色均为黄白色。在薯块肉色方面,除丽薯6号的肉色为白色外,其余各品种的薯块肉色均为黄白色、黄色或深黄色,其中S10-642为深黄色。在薯块形状方面,其中S10-642为长椭球形,云薯306和云薯304为圆球形,其余各品种的薯块形状均为椭球形。在薯块薯皮光滑度方面,云薯306和云薯304为粗糙外,其余各品种的薯皮光滑度均为光滑或较光滑。在薯块入土深浅方面,除S10-642薯块入土浅外,其余各品种的薯块入土深浅均为较深或中等,S10-642由于薯块入土浅,易被阳光晒绿,影响薯块的品质。云薯902、云薯306的薯块芽眼色分别为粉红色、深红色,其余品种为黄白色。云薯306丽薯6号的薯块芽眼深浅为较深,其余品种为浅。芽眼深,外观差,芽眼浅,外观好。云薯306薯块的芽眼数较多,云薯902、S13-592、云薯304和S10-642薯块芽眼数少,丽薯6号薯块芽眼数少。芽眼多,外观差,芽眼少,外观好。
2.5 各品种地下薯块内在特征和干物重基本情况分析
各品种地下薯块内在特征和干物重基本情况见表5,表6。6个品种的地下薯块大薯经纵切观察均无空心现象。云薯306和云薯304地下薯块大薯经纵切观察均无褐斑现象,云薯902和丽薯6号个别薯块有小褐斑现象,而S13-592和S10-642两个品系的地下薯块大薯经纵切观察有褐斑现象。
在地下薯块大薯干物重方面,云薯304的干物重率最高为24.5%,S13-592的干物重率最低为16.1%,其余4个品种的干物重率在18.0%~21.1%之间,云薯304的干物重率与其他品种之间有显著差异。总之,从地下薯块内在特征和干物重方面来看,品质较好是云薯304和丽薯6号2个品种。
因为有褐斑和食味一般,对S13-592和S10-642两个品系的推广有一定的影响。云薯306没有褐斑,食味较好,又是红皮黄肉,故推广价值较高,虽然产量低,但如果搭配合适的种植技术,是有可能获得满意的产量的,具体对云薯306来说,主要是要采用防徒长技术。
云薯304没有褐斑,食味在参试品种中是最好的,故推广价值较大,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应该是促早结薯,防早衰。
3 结论与讨论
对云薯902、云薯306、S13-592、S10-642、云薯304和丽薯6号6个马铃薯品种的品种对比试验表明,S10-642、云薯304、云薯902三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产量和肉色与丽薯6号相比,有一定的优势,在云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3.1 马铃薯品种的筛选标准
作物新品种的评价,产量一直处于一个关键的位置[14-19]。但是,对于马铃薯来说,产量并不是关键。因为,北美、欧洲、日本等国马铃薯最主要的栽培品种,仍是100多年前选育的布尔班克、宾杰、男爵等,而它们的产量是不断提高的,至今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20]。这些品种之所以长期存在,最关键的是食味品质,布尔班克特别适合做北美最受欢迎的薯条,宾杰是煮、烤、做薯条味道佳,男爵也是食味品质好的品种。因此,对马铃薯来说,最关键的是食味,其次是外观。而产量可以通过栽培技术的改进而提高,例如布尔班克、宾杰、男爵都不抗晚疫病,生产上通过晚疫病防治来解决这个问题。今后的品种筛选,应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外观和食味上。
3.2 通过检测指标的研究开发合适的栽培技术
株高、地上部分的重量结合产量可以判断是否徒长:在本试验中,云薯306产量较低,但株高,茎叶产量最高,提示通过控制徒长,有可能增加产量,大薯、中薯与小薯的比例,可以判断结薯的早晚,大薯数量多,薯块膨大的时间长,表明结薯较早;丽薯6号也是结薯较早的品种,其大薯的数量比较高;云薯902也是这样的品种,但云薯902中薯的数量低于大薯数量,可能存在后期缺肥而出现的早衰,提高施肥量或者后期追肥,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產量及经济效益。有研究指出,农作物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与品种的产量密切相关[21],这些研究,在其他马铃薯品种的筛选试验里尚不多见。
3.3 云薯306在小春作中的徒长值得研究
冬春马铃薯不易出现徒长,但云薯306出现徒长,这与大多数品种有所不同,其徒长与日照有关,或者与温度有关,从本试验的结果看,云薯306结薯较晚。马铃薯的光温反应与内源激素有关[22]。云薯306在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时候会有何反应?这方面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有一种观点认为,徒长与日照有关。在长日照的条件下,有些品种结薯较晚,由此造成养分集中到茎叶上,从而造成茎叶过度生长。但玉溪小春短日照的情况下,云薯306依然出现徒长,其中的缘由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吴郁青,包丽仙,田志梅,等.马铃薯产业在加快云南省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探讨[J].云南农业科技,2019(4):20-22.
[2] 朱润云,平秀敏.发展云南马铃薯特色优势产业链的构想[J].农业与技术,2019(14):152.
[3] 陈虎,毛加梅,李双秀.云南省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3(2):185-186,189.
[4] 白建明,姚春光,李燕山,等.云南省马铃薯育种研究概况与建议[J].中国马铃薯,2016(6):372-375.
[5] 蔡虎,张文娥,陈明松,等.早熟核桃‘盐源早的引种试验初报[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0,39(6):53-57.
[6] 杨琼芬,李先平,卢丽丽,等.引进马铃薯品种在云南的适应性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09(6):1550-1556
[7] 李明福,李鹏林,朱艳娇,等.马铃薯“3414”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7:12,42-46,85.
[8] 李明福,董从华,李生德,等.玉溪冬作马铃薯栽培方法比较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2016,3:1-4.
[9] 张艳军,饶敏,张建康,等.云南玉溪市马铃薯整薯起垄栽培技术对产量和产值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4(6):68-73.
[10] 骆华涛,楼珍彦.义乌市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9(16):87-91.
[11] 张瑞玖,马恢,籍立杰,等.马铃薯优质品种比较筛选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8):145-149.
[12] 杨娜娜,周婷,康建宏,等.宁南山区不同品种马铃薯适应性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9(21):73-76.
[13] 李明福.玉溪市山区马铃薯引种试验示范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6(3):156-159.
[14] 雷昌云,郝苗,陈金凤,等.湖北低山及平原地区早熟马铃薯品种筛选与评价[J].长江蔬菜,2020(22):50-53.
[15] 南哲佑,金学勇,金日,等.龙井市马铃薯优质品种筛选试验研究及综合评价[J].东北农业科学,2020,45(6):55-58,73.
[16] 陈卓,王俊杰,邹华芬,等.广东冬作区抗青枯病马铃薯新品种筛选[J].中国马铃薯,2020,34(6):329-336.
[17] 孙强,白建明,李再胜,等.攀枝花市马铃薯优质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J].中国马铃薯,2021,35(1):19-23.
[18] 宗洪霞,徐茜,李保证,等.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与筛选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3):36-38,59.
[19] 鲁进恒,张中州,李天奇,等.豫中南早春保护地马铃薯品种筛选[J].陕西农业科学,2021,67(7):28-31.
[20] 徐宁生.马铃薯栽培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9:155-156.
[21] 卢平,罗上轲,叶开梅,等.密度、施氮量对宜机收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0,39(4):68-73.
[22] 肖关丽,郭华春.马铃薯温光反应及其与内源激素關系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7):150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