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
——以《社区社会工作》课程改革为例

2021-12-21 07:49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研究性创新能力社区

邱 玉 婷

(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广州 510520)

研究性学习亦称“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开放的问题情景和学习环境中,学生基于亲身实践的方式获取学习成果,通过教师的指导,在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主题,以个人自由组合或者合作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性讨论,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究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特点[1]。20世纪80-90年代,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兴起并逐渐受到重视,最早的一篇关于研究性学习实践探索的论文是1984年上海附中的高二数学老师胡炯涛发表的《对“研究性学习”的一次尝试和认识》, 90年代后期,上海市面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提出以德育为核心的培育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精神为重点,构建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为这一崭新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近年来,研究性学习理念在高等学校课程改革中广泛应用,逐渐形成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教育部在《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若干工作意见》的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2]”,研究性学生模式构建在宏观上有了政策文件的有力保证,广大地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也纷纷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开展。作为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活动方式,研究性学习模式逐渐贯穿了高等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中,这对于高校培育具有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突破,对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综观目前国内关于探讨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文献,大多是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意义、实施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也有学者结合当前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通过确立6个维度29项指标构建研究性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评价体系[3]。而对研究性学习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因此提出的方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作为学习主体的大学生,其研究性学习能力不仅是决定研究性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一、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的应用价值

首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研究性学习方法对具有独立自主个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得到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管理实践界的充分认可,成为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首先,研究性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其次,研究性学习通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再次,研究性学习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非智力支持,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互助合作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研究性学习模式所营造的具有开放、自由、宽松、探究式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基于此,通过《社区社会工作》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和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其次,从课程改革角度上看,有利于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该门课程围绕社区与社区工作的基本理论,从社区工作的价值观、社区工作的三大实务模式、社区社会工作政策以及社区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等内容展开,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社区实务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课程改革应侧重从理论教学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优化各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进行创新型课程建设,结合线上网络教学资源和传统面授的优势,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门课程中显得尤其重要,研究性学习模式将社会实践、社会问题分析、社区服务及专业技能教育交互融合,为大学生学习《社区社会工作》这一课程注入强大驱动力。因此,无论是作为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性学习,还是作为课程教学改革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社区社会工作》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树立学生为中心的目标

《社区社会工作》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确立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教师要逐渐转变课堂教学角色,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参与的重要性,逐渐从传授知识的“知识论”转变为角色转换的“主体论”。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实现从课堂的组织者、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逐渐转变为辅助学生学习的策划者、引导者、咨询者和学习伙伴的角色,给予学生学习方向性的指导和支持,注重以“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本位和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取向。

(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研究型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在研究的主体选择上,教师应该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研究的主题开始设计,激发学生探索社区社会工作相关现实问题的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积极组队,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探究精神,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性认识。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模式需要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展开,让学生思考该怎么做,而并非让学生接受教师提出的既得结论。在《社区社会工作》的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收集和分析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并对探究的结论进行成果分享和交流活动,促进专业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对基层治理相关问题的科学分析和敏锐的判断能力,对社区社会工作理论应用的创新能力,成为该门课程改革的目标。

(四)深化和拓展教学内容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不仅实现了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而且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社区社会工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课程相关的社区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查阅、整理和研究,使学生能够把握更多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了解当前国内外与社区管理相关的社会学及公共管理各流派最新学术前沿信息,通过研究学术文献加深和拓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社区社会工作》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的实践改革

围绕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结合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实践情况,以《社区社会工作》课程为改革的支点,在充分界定和辨析包括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及研究性学习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宏观到微观的维度,从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体内在动力等因素的内在联系切入,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对提升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方法进行评估,整个教学过程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一个学期至少设置6个学时的研讨课程。传统的教师主导型学习的内容是预先确定的,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逐渐生成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是融合了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和任务导向式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对主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同时具备教学、科研和实践等多重能力[4]。基层社区工作繁杂琐碎而又与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研讨课程的主题选择上,可以由教师选择提供,更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专业学习实践和社会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的主题可以是学科知识的延展,也可以是社会现象的探究,让课程的“教”与“研”有效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保驾护航。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核心,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脚本是研究性学习模式的重要保证,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选择和设置相关的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课堂的师生互动,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加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选择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提供给学生进行作业展示的机会,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对的作品提出建设性的启发和意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混合式教学也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社区社会工作》课程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开创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程序如下:

图1 研究性学习的程序

第一阶段,鼓励学生在学习社区工作基础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和寻找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选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第一步,通常而言,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依据问题设置的研究性学习、依据案例进行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和依据项目主题展开的研究性学习三种模式,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形式的探究模式。设置了问题之后,教师视班级总人数引导学生组成若干小组,学生自由组合,通常为3人左右,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第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情境,剖析问题,逐步明确问题情境中隐含的信息。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与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主体性作用密不可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学习,教师需要对小组的学习目的、任务和考核指标的相关事宜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避免效率低、不分工、质量差等问题。其次,根据研究主题的难易程度,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建设网上课程,利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分享相关的阅读材料,包括官方较为系统、全面的文献,对研究的主题给予进一步的建议和指导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第三阶段,学生作为特定问题的研究者,通过文献搜索、实证研究、观察法访谈法等进行收集信息并整理分类,验证假设。这一阶段教师通过介绍多种收集资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以及获得资料的途径。小组成员之间注重分工合作,提高同学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借助讨论、资料共享和互动学习等手段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对研究主题的结论形成一致的共识。如果有异议,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挖掘创新应用的能力。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信息,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网络工具的使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第四阶段,学生通过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研究结果,选择呈现成果的方式。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和研究的主题,学生可选择主题演讲、情景模拟、分组辩论、论文、研究报告或者PPT展示等方式,将研讨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第五阶段,通过翻转课堂的模式,提供学生交流机会,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教师首先邀请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互评,然后再进行总结点评,实现对知识传授、同化和内化,这一阶段的师生互动,是对课堂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有益延伸和补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三)课程考核标准的改革

“考核的意义不仅在于检验和分析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它对教与学双方都有着深刻的指导和调节意义。”[5]研究性学习能力是一个复杂而抽象的概念,它衡量的是一个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仅仅直接用学生考试成绩这一指标来进行评估显然是不合适的。研究性学习的考核主要涉及研究性考核方法、研究性考核内容和研究性考核标准,围绕过程性评价体系和终结性评价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学习情况、学习效果、课上的参与度和持久度等进行评价,实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其中。适当增加参与学术研讨会议及学术研讨作为考核内容,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高度契合的评价体系。通过加大《社区社会工作》平时成绩的占比,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小组的作品的难易程度、质量和贡献度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权重,把平时成绩的比重提高到40%-50%。

(四)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改革

案例教学主要是针对基层社区中发生的典型事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诊断,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指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信息,运用理论知识构建创造性行动方案的过程。因此,案例教学对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提高小组成员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意义重大。在案例的选择上,应该注重以案例作为主线串联相关的知识点,实现知识点的系统化;案例的内容要贴近生活,学生熟悉的情景,并且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探讨性;案例讨论的任务要注意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有助于一步步激发学生求解难题的能力。结合《社区社会工作》这一课程,可根据基层社区工作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案例,如社区策划、社会行动、社区照顾、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等具体内容都可以设计案例,形成课程的案例集,通过案例教学支撑学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相关结论。

(五)增加相关的课程辅助手段

为了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仅仅是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和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层次的竞赛活动。在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增加优秀的学生作为组员,培养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以此促进研究性学习态度的形成。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社区社会工作》课程的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探究和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需要不断加强学生在学习上和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教师主导、学生为辅”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与教学活动的常态化管理中注重“教”的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加体现在大学生的“学”上,通过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不仅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能够接纳、包容或客观批判相异的观点,在平等的、开放的学习共同体中,师生相互影响,实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积极态势。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变化,要求我们对《社区社会工作》这门课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结合基层社区的现实问题,挖掘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丰富教学素材,有利于教材建设,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研究性创新能力社区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社区大作战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