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写字的乌鸦
1
今天,想写写一个“渣女”的故事,或许它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众所周知,李廷钊娶了个不让人省心的老婆。对于家事,一窍不通。家里大事小事,洗衣做饭,统统由他一人包揽。
都说,“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可他们的两个孩子,却活得像棵草。大女儿被丢在托管所,小女儿被丢在爸妈家。有一天,她好不容易答应去接女儿放学,结果转眼就忘。大女儿在托管所,眼巴巴地等到天黑,硬是没见着人……
破天荒给小女儿买双鞋,两只鞋都是右脚,穿得孩子直喊不舒服。有一次,爸妈带着小女儿,从老家远道而来。明明已经提前一周写信给她。来到家里,迎接他们的,只有闭门羹。苦等几天,还是没见着人影。气得她爸破口大骂:我就当没生过这个女儿了。
再后来,大女儿见到她,都不愿开口喊声妈,直接扭头跟爸说:你啥时候送我去幼儿园?小女儿见到她,就像见到陌生人一样,扭头就跑……长大后,提起这些事,小女儿仍心有戚戚:我那时候很不理解,为什么妈妈可以这样弃家庭于不顾……
以上来自国产热播剧《功勋》,讲述了我国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这个片段来自第七单元《屠呦呦的礼物》,讲的就是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故事。
2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屠呦呦这个名字,恐怕大家都不陌生。自从她斩获诺贝尔奖后,人们已经将这个名字,跟“青蒿素”一词紧紧挂钩。然而很少人会细究,几十年前,在中国科技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她的团队,如何完成从零到一的探索。而《屠呦呦的礼物》,则很好地呈现了这个摸索的过程。
全片拍得生动、有趣、又催人泪下,其中大部分情节,都有真实历史可考,还原度极高。上世纪60年代,抗药性恶性疟疾,成为了世界性流行疾病。全球有将近20亿人口,住在疟疾高发区。单单我国患者就已接近2000万。彼时正值越南战争,可怕的是,死于疟疾的人数,居然是死于作战人数的数倍。换言之,在这场战争中,谁能击败疟疾,谁就胜券在握。
形势迫在眉睫,屠呦呦临危受命,担任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课题组组长,开始了漫长的抗疟道路……那时候的中国,科研条件很差,经费、人力严重不足,想找成员,没人。想做动物实验,没钱。屠呦呦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从浩如烟海的医书古籍中,寻找有用的方子。短短三个月,她就搜集了2000多个中医药方,又结合西医的知识,筛选出640种较为可信的药方。
这个筛选的过程,也并不是闭门造车。除了查阅古籍,她还要四处奔走,请教民间老中医老专家。从零到一,试错无数次。从常山,到胡椒,再到青蒿,写在纸上,不过短短6个字。可是背后,是无异于海底捞针、水中捞月的难题;是一次次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坚持;是无数科研人员及其家人,长年累月的牺牲和奉献……
而确定青蒿作为研究方向以后,仍有很多现实的难题要去攻克。比如,跋山涉水去采样;比如,为了尽快上临床试验,屠呦呦申请亲自试药。当时,青蒿提取物,还没有摆脱“毒性”的说法,如果试药出现毒副作用,分分钟连命都没了;比如,没有合适的药厂配合工作,为了加快实验进度。屠呦呦直接在实验室放下7口装有乙醚的大水缸,用来浸泡青蒿。然而,实验室设备简陋,唯一的防护措施,就是薄薄的纱布口罩。长期处于浓度极高的乙醚环境中,课题组的成员,身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她的爱人李廷钊很心疼:整天不着家,没日没夜地待实验室,一回家就浑身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
3
这部《屠呦呦的礼物》没有拍成个人主义的颂歌,它描绘了中国科研工作者的群像。他们性格各异,有的傲娇,有的急躁,有的木讷……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心系这个项目。比如,当胡椒提取物的临床试验失败时,组里两个常常斗嘴的人,彼此安慰。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难题,让他们培养出战友般的情谊。在这种时候,那些所谓的个人恩怨和意见相左,实在太过渺小。
斯坦福大学教授路西·夏皮罗点评:在人类药物史上,能够缓解数亿人疼痛,挽救数百万人生命的药物并不常有,屠呦呦及其团队所发明的青蒿素,就是其中之一。外媒称她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救下数百人万生命的她,却连自己仅仅数人的家庭,都顾不上,早出晚归、埋头实验,全身心扎进医药世界。
她牺牲了跟家人相处的时光,成为了孩子眼中“不负责任的妈妈”,大女儿不肯喊妈妈,小女儿不理解:为什么连孩子都不要?女儿们长大后,依然不愿意跟随父母生活。小女儿还曾说:“妈妈”只是一个称呼,对我没有任何意义。
屠呦呦的爱人李廷钊始终坚定地支持着她,他也是高级知识分子,苏联留学生。为了让屠呦呦全身心投入医药研究,他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他还主动维护妻子:呦呦的兴趣,和一般女人不一样,她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
无论男女,无论选择家庭还是事业,都应该值得被尊重。单方面要求女性平衡事业和家庭,根本是个伪命题。《功勋》难得可贵之处就在于,看见女性的力量。女人,可以是氢弹之父背后的支持者,也可以是站在领奖台上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