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朋
河南博物院展厅内有一件战国时期的铜带钩(图1),长25.5厘米,宽3.3厘米,钩面呈长方形,钩体呈弓背形,钩首残缺。整体器物通体错金,镶嵌深浅颜色不同的绿松石,错金以“×”形纹饰的几何纹居多(图2),间有云纹,其纹理规整精细,华丽无比。
带钩,古称“钩”。束腰带具上的构件,用于束带或佩系。多为铜质、铁质,也有金、银、玉、石等材质。一般由钩首、钩体、钩纽三部分组成,也有个别的异形带钩无钩或无纽。带钩侧视如“S”形,钩纽固定于带具上,钩首用于钩住带具的一端,或用于钩挂器物、佩饰等。带钩造型各异,常见有水禽形、兽形、琵琶形、竹节形等。
就带钩的形状而言,一端的弯曲处,称作“钩首”,多为鸟兽头形;正面横长部分称为“钩体”,其中间部称作“腰”;另一端背面则有“钩纽”,其下面有纽面。钩首与钩体连接部位被称为“钩颈”,与“钩首”相对应的另一端称作“钩尾”。钩体的正面是钩面,通常装饰有纹饰或铭文。钩体反面的钩背上做有纽,纽由纽柱与钩体相连接。钩纽的表面称钩面,有时也有纹饰。
这件错金镶嵌带钩造型呈弓背状(图3),钩体部分宽且较长,钩面呈长方形且平滑整齐,钩颈部分由宽变窄,较为细小,钩首(即短钩)缺失,钩尾则棱角分明,末端为直角,应为长牌形带钩。带钩背面较为平整,有两枚钩纽(图4、图5),钩柱、纽面保存完整,背部钩面分布有少量铜锈。
带钩的起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有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带钩是从域外学来的,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改革军队服装,实行“胡服骑射”,胡服才由北方传入中原地区,伴随着胡服的出现,人们的生活中才有了“带钩”。考古发现证实,中国最早的带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鹿骨状钩形器,再到后来浙江一带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带钩(图6),这一时期的玉质钩状形器物也称为带钩,到了春秋中晚期,带钩开始大量出现在齐、燕、楚、秦等国的广阔地域内。
在考古发现的现有文献资料中,我国春秋至战国早期的墓葬中,大多都有带钩出土。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推进,带钩的使用区域逐渐扩大,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以东汉时期最广,魏晋以后分布范围逐渐缩小。魏晋以后,带钩的使用和分布基本维持在中原地区。
按照考古发现,带钩依据其使用地域特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古代中国的带钩;二是流行于黑海北岸到西伯利亚的斯基泰——西伯利亚式带钩。
依据带钩的质料、工艺、造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从带钩质料上来讲,主要以青铜质料为主,也有用金、银、玉、铁、石、骨、木等质料制成。我们可以将带钩分为金质带钩、银质带钩、铜质带钩、铁质带钩、玉质带钩、石质带钩、骨质带钩、木质带钩等。木质带钩目前考古发现数量极少,其中一件出土于江西贵溪战国早期的越人崖墓里“S”形木器(图7),长22厘米,系用一根木棒前凿一槽后加一柱纽组成。还有极少数的琉璃带钩,如广州市东北郊西汉木椁墓出土的琉璃带钩(图8)以及陶制带钩。这三种带钩应该只是一种玩赏品。
二是从造型上看,日本学者长广敏雄将带钩划分为大、中、小九种类型,大型:琴形、棒形、络龙形;中型:匙形、鸟形、琵琶形;小型:虎形、小钩及其他。
三是从带钩制作工艺上来讲,带钩又有错、镂、鎏、镶嵌、刻之别。
带钩作为古代一种装饰品,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盛而衰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始作、鼎盛、普及、衰落四个时期。
中国最早的带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鹿骨状钩形器,再到后来浙江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带钩,这一时期的玉质钩状形器物也称为带钩,但是早些时期的钩状形器物应该是一种礼器,真正的带钩作为实用应该在春秋中期,在周都洛阳出土的一件带钩,应该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实用型带钩。它是在洛阳中州路西段M2205中的随葬品(原报告无图),似水禽形,长7.4厘米,同地M209出土的另一件带钩(圖9),则为春秋晚期器物。
在商周时期的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诗经》有载:“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笺》云:“谓素丝大带,有杂色饰者。”故大带又名绅带。而在《礼记·玉藻》中记载“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记录了丝带束紧腰部后下垂部分的长度。在当时,女子的腰带也用丝质的,长腰称作绸缪,打成环状结易于解开的叫纽,打紧死结不好解开的叫缔。由于绅带上不好钩挂佩饰,所以人们又在腰部束革带。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随着铜带钩的出现,其固定在革带的一端,只要把带钩钩住革带另一端的环或孔眼,就可以把革带钩住,这样一来,革带的使用既方便又美观,所以人们就把革带直接束在外面。《淮南子》中记载有“满堂之坐,视钩各异”,充分说明革带在当时已经露在外面使用。因此,革带也越来越制作精致和华丽,带钩的造型也逐渐丰富多样,而且工艺复杂,镶嵌金玉等手法和技艺也被应用其中,进入春秋中晚期,带钩更是深受人们喜爱,逐渐得到普遍的使用和传播。
带钩鼎盛期出现在战国中晚期,其分布广、数量多、工艺精美,各种工艺和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发挥。战国以后,带钩的材质更是多样化,玉质、金质、银质、青铜、铁质多种多样,其工艺制作更是丰富多样,除雕镂花纹,还有青铜镶嵌工艺,铜或银的鎏金工艺,铜、铁上的错金嵌银工艺,即金银错工艺。王公贵族、社会名流都以带钩为装饰,形成一种风气,带钩的制作也日趋精巧。
这件错金镶嵌带钩不仅采用错金,还采用镶嵌绿松石工艺,繁缛的花饰,使其外观色彩斑斓,有很强的层次感。绿松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石,呈绿色,黄金则呈黄色,利用黄、绿二色之间的差别,以期达到一种互衬辉映的效果。
众所周知,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古人对传统器物的装饰方法逐渐也得到发展,其种类多样,手法不尽相同。其中,这种流行的镶嵌工艺,成为当时最常见的一种工艺,最早见到的是铜镶嵌绿松石,至今已经三千多年,仍然坚固如初。与此同时,镶嵌其他金属的工艺也不断得到发展。
进入春秋时代,铜器上的镶嵌工艺区分不大,其主要是将镶嵌的金、银或者红铜提前固定在陶范上,然后进行浇铸。器物完成后,其他类型的金属便固定在铜器物上了。随着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铁的运用,铸造镶嵌的方法受到局限,错金银装饰工艺在战国或更早时期,渐渐取代了镶嵌工艺来装饰铜器。错金银工艺为青铜铸造装饰开辟了新的天地,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效果。错金银工艺分为制槽、镶嵌、磨错三个步骤。嵌入金丝或金片的谓之金错,嵌入银丝或银片的谓之银错,同时嵌入金银丝片谓之金银错,嵌入红铜丝或片的谓之铜错,如果嵌入绿松石者谓之石错或碧错,填黑漆者谓之漆错。其特点是用隐嵌技法形成有别于器物本身的图案或文字,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首先,工匠们要在器物的表面刻画出所需要图案和文字的凹槽,一般是在器物上预刻凹槽,也有直接錾刻浅槽的。其次,再向凹槽中嵌入金、银等材料并用火适当加温,以增强它的可塑性。最后,则用厝石磨错,从而使嵌入的金、银、铜丝或片等和器表高低一致。同时,在器物表用木炭或皮革加清水反复打磨,使之光滑平整。由于在坚硬的铁等金属器物的表面嵌入金银是很困难的,铁错金器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在当时是非常珍贵的,只有王侯贵族们才可能使用。
站在美学的角度,整体器物在绿松石和黄金的映衬下,更显奢华与高贵,体现了古人对青铜器装饰别样的审美观念。这种错金镶嵌的装饰工艺,在已发现的青铜器上,可谓是凤毛麟角,同时用绿松石和黄金这些昂贵的材料装饰于一件器物,可见带钩的主人并非寻常百姓,应为当时的王宫贵族们所专属。
由此可见,这件错金镶嵌带钩不仅是战国时期青铜铸造工艺成熟的体现,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的错镶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铜器铸造工艺、错镶工艺以及服饰史研究同样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进入秦汉时期,带钩广为流行,尤其是各品种的小型带钩,制作大多精致轻巧。早期流行的大带钩已不多见,生活中带钩的使用已很普遍,形制也日趋精巧,有竹节形、琵琶形、棒形、鱼鸟形、兽形等,其材质包括金、银、铜、铁、玉、玛瑙各类。带钩既是服具又有装饰意义,因此贵族们所用带钩的工艺特别考究,有些铜、铁带钩是用包金、鎏金、错金银、嵌玉、嵌琉璃或绿松石等方法加工的,品种繁多,制作大多精致轻巧,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品。西汉刘安在《淮南子·說林训》中提到当时带钩使用的情况,“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展现了满堂宾客所佩带钩式样各异、装饰华贵,革带的制作越来越精美华丽。
也就是大约在汉代,人们为了降低成本,錽(wan)金银技术应运而生,到了宋代时,其工艺日渐成熟,元明清时则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普遍工艺。传统錽金银工艺大致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发路,工匠先在铁的表面锉出细密的网格文。二是錽罩,将金银丝或者片按照预先设计的形状直接錽在器物表面。三是烧砑,将器物入火烧到一定温度,然后用砑子将金银处理平滑,使金银结合更加牢固。四是钩花,在金银片与线等的表面錾刻花纹,修整图案。五是点漆,将金银以外的部分涂上涂层,使颜色加深,以凸现金银图暗的光彩。这种工艺相对于错金银更加快捷,其质量确实无法与错金银相提并论,但就快捷与成本而言,錽金银技术更加有利于传承推广。
历史发展到魏晋,带钩开始衰落,考古发现的文献资料显示,魏晋时期带钩的使用急剧衰落,出土明显减少,南北朝以后铰具(即带扣)盛行,带钩逐渐被带扣取代。随着人们对带钩的认识,它的用途也逐渐多起来,除了被用作皮带扣外,它还被用于悬挂武器、印章、玉器、铜镜等,可以分作革带用钩、配器用钩、饰物用钩、佩饰用钩等。另一方面,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腰带带钩的用法又分为数种。一种是横装于带端用来搭接革带两端的;一种是与环相配直挂在革带上钩挂佩饰的;另有一种较长的衣钩可装于衣服肩部钩挂衣领或装于衣领钩挂衣服肩部,这种衣钩至今仍在和尚的袈裟上使用。
带钩随着历史流变与发展,退出历史舞台,战国错金镶嵌带钩历经了带钩发展的辉煌时期,由贵族佩饰发展成为寻常百姓的家用之物,最后成为佛教服饰文化的点缀之物,而带钩的流变与发展,最终使其成为青铜服饰的代言,成为古代服饰文化的标志物。
此外,在历史上还有许多关于带钩的故事,最为著名的就是齐桓公箭中带钩的故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就是讲述公元前486年,齐国发生大乱,为扶持公子纠当上齐国国君,管仲带兵堵截在通往齐国的路上,箭射公子小白(齐桓公),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咬破舌尖口吐鲜血假装中箭身亡。其实管仲的箭只不过射中了他的带钩,使他得以保全性命。小白当上齐国国君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最终成了春秋五霸之首。
(责任编辑:朱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