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航道干龙子滩整治方案研究

2021-12-20 10:42周玉洁余祥于丽伟谢玉杰
中国水运 2021年11期

周玉洁 余祥 于丽伟 谢玉杰

摘 要:干龙子滩为岷江干流龙溪口枢纽以下的天然航道,需通过航道整治达到内河Ⅲ-(3)级航道标准。该滩为典型的分汊型急流浅滩,流速比降均较大,船舶无法自航上滩,考虑该滩险各级流量时的碍航特点,分析该滩险各级流量时的碍航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疏浚布置,选址适宜的整治高度,改善通航水流条件,实现船舶自航上滩。

关键词:航道整治;分汊型急流浅滩;疏浚布置;整治高度

中图分类号:U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7973(2021)11-0097-03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干流全长735km,流域面积135881km2。岷江下游龙溪口枢纽至河口宜宾段航道81km规划为内河Ⅲ-(3)级航道,建设标准为保证率为95%时达到航道尺度:2.4×60×500m(水深×直线段宽度×弯曲半径)[1]。干龙子滩距离上游龙溪口枢纽约4km,距岷江河口里程为78km~74km。

1滩段特性

干龙子滩为分汊急流浅滩,该滩位于河道转弯处,水流由西流至此经半径约1.2km的弯道顺时针转80°流至东南向。该滩上段及下段均为单一河道,水深条件较好,滩中部河道扩宽,滩中有一江心洲将河道一分为二。左汊左岸在历史上修建有一长顺坝与左汊内的低矮心滩相连,右汊上口现有上世纪70年代修筑的1座锁坝。

1.1河床演变

该河段深泓基本稳定,近年来平面变化较小,深泓均走左汊,贴左岸深槽。对比分析2010年04月及2017年4月两次测图,7年时间,全滩段大部分冲淤变化在0.2m以内,仅在左汊出口位置K75附近有约长200m宽50m的冲刷,最大冲刷深度为1.33m,在右汊入口堵坝坝后200m范围内有约长200m宽200m的淤积,最大淤积深度为2.95m。总体来讲,年际间深泓线的变化规律一致,横向摆动幅度较小,年际变化河床冲淤变化表现为基本平衡、河势基本稳定。

1.2平面形态

干龙子滩右汊相对较直,水浅、流急、比降大;左汊为相对较弯曲,是现行主航道;江心洲较为完整,平面形态头大尾小,头部地形扁平,尾部微微隆起,江心洲洲长约1307m,洲面最宽处约512m,洲面高程超过设计水位以上1.5m。右汊入口处有上世纪六十年代修筑堵坝,整治建筑物年久失修,其导水、束水功能逐年衰弱。

设计流量Q=900m3/s时:滩段上游单一河道(K81+000-K77+000)河宽约155~495m,水深最深值为3.0~13.47m;滩中段分汊河道(K77+000-K75+000)河宽约236~419m,水深最深值为2.1~5.44m;滩中段分汊河道(K77+000-K75+000)河宽约155~403m,水深最深值为4.99~20.00m。

滩中段分汊河段河道展宽,水深较浅,流速比降较大,特别是该滩入口处断面最深点仅为2.10m(K76+400),即使是断面最深点,也小于航道所需水深2.40m,现有航槽水深仅能保证约1.1m。该滩右汊较左汊宽浅,宽度最大为左汊的1.56倍(K76+000)。

1.3水流特征

根据实际调查,滩段现行碍航特征为流速比降较大,船舶上滩困难,根据实测流速流向资料及计算成果,各工况下流速最大值均出现在分汊河段:实测流量Q=1040m3/s时,滩段内最大流速为3.72m/s(K76+200),该段比降为2.4‰。在该比降和流速组合值下,设计船型有效推力小于航行阻力,船舶无法自航上滩。

依据水文计算的水位流量关系及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设计水位至设计水位以上1.5m,4种代表工况时,滩中段分汊河段(K77+000-K75+000)断面过水面积及断面平均流速:最大断面平均流速出现在设计流量Q=900m3/s时,断面平均流速为1.36~3.89m/s,最大断面平均流速3.89m/s出现在分汊河段入口处(K76+800),随着流量加大,水位抬高,过水断面面积加大,流速降低。水位抬高0.5m,Q=1270m3/s时,断面平均流速最大值降低至2.91m/s(K76+800),水位继续抬高至设计水位以上1.0m,Q=1760m3/s时,断面平均流速最大值降低至2.64m/s(K76+200),流速最大点向下游移动约600m;水位抬高至设计水位以上1.0m,Q=2310m3/s时,断面平均流速最大值继续降低,为2.58m/s(K76+200)。

因此,干龙子滩段重点在设计流量时因水浅、流速比降大而碍航,整治措施应增大设计水深,减小流速及比降,使得水流条件满足船舶上滩要求。计算得到设计船型1000t级单机驳上滩指标见下表[2]。

2整治方案研究

2.1航路选择

针对该滩分汊河道的的平面特征,首先选择主通航汊道:由于①右汊水深小于左汊水深,②右汊为凹岸非控制性河岸,③右汊航道长度(2.8km)小于左汊(2.2km),比降更大,④且历史上均行船均选择左汊为主航道,目前上下行船舶均沿左汊航行,因此此次设计选择左汊为主航道。结合现有船舶航线及地形水流条件,参照类似航道布置[3]设计航槽中心线:下行船舶出龙溪口枢纽船闸后,沿右侧深槽进入干龙子滩,沿干龙子滩左岸顺坝整治线规划走左汊,顺坝结束后继续沿左侧主导河岸规划整治线至下游左岸深槽结束。

2.2方案布置

针对该滩设计水深不足的浅滩平面特征,沿设计航宽范围内不满足设计水深的区域布置疏浚,疏浚至2.8m水深(本次取富裕水深为0.4m=0.3Ⅲ级航道富裕水深+0.1卵石和岩石质河床富裕水深)。

针对该滩水流流速大,比降大的急滩水流特征,且滩段为微弯河道,在疏浚满足设计航道尺度60m航宽的基础上,左右各加宽10m,将分汊河段左汊的疏浚区域宽度增加至80m,由于较低流量时(设计流量Q=900m3/s)流速较大,因此重点开挖设计水位以下河床,且分汊进口处(K76+800)断面平均流速最大,因此将航槽内的疏浚区域布置为喇叭口,在分汊入口处加大开挖宽度[4],与上游深槽平顺衔接。布置航槽内疏浚工程后,Q=900m3/s时,滩段内最大平均横向流速由3.89m/s(K76+800)降低至1.89m/s(K76+300)。随着流量加大,水位抬高,航槽内疏浚对流速的影响变小,且流速最大值出现下移,因此对左汊中段右岸布置切咀工程,切至设计水位,拓宽设计水位以上过水面积,调顺左汊的右岸岸线,布置了疏浚和切咀工程后,Q=2310m3/s时,滩段内最大平均横向流速由2.62m/s(K76+300)降低至2.27m/s(K76+300)。

由于滩段内堵坝及顺坝修建年代久远,年久失修,因此对两座整治建筑物进行修补,两座建筑物在历年整治效果均较好,但由于先航道等级提升,航道尺度增加,因此对两座整治建筑物的坝位及布置沿用原坝轴线,仅对坝顶高程进行分析。顺坝坝后基本不过水,仅在坝田内因采砂形成倒套。考虑抬高坝顶高度对过水断面影响较小,为稳定该顺坝,并在流量加大时仍调顺水流,将顺坝坝顶高程抬高至设计水位以上1.5m。考虑堵坝高程对过流面积及流速、比降影响较大,因此分析了堵坝两个整治高度分别为两种(设计水位以上0.5m及设计水位以上1.0m)情况对河道的影响。当整治高度为设计水位以上1.0m时,由于江心洲洲顶高程超过设计水位以上1.0m,因此在流量1760m3/s时,仅靠左汊过流,最大平均流速达到3.99m/s,流速过大,船舶上滩困难。若坝顶高程继续加高,流速将更大,因此堵坝整治高度取设计水位以上0.5m。

2.3整治效果

针对以上整治方案:①航槽内布置80m宽的喇叭口疏浚工程至设计水位以下2.8m;②在左汊右岸布置两处切咀工程且至设计水位;③修补原左岸顺坝,整治高度为设计水位以上1.5m;④修补右汊堵坝,整治高度为设计水位以上0.5m。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整治后该滩各级水流条件下的流速与比降组合值,设计船型有效推力均大于航行阻力,满足设计船舶自航上滩水流条件。

3 结论

(1)由于该滩分汊型急流险滩的特性,结合滩段平面、水流特征及船舶习惯航线,选址左汊为主汊,并针对各级流量的碍航特点,采取工程措施减小流速及比降。

(2)分析该滩险各级流量时的碍航特点,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疏浚布置及疏浚尺度,选址适宜的整治高度,达到合理的流速比降组合。

(3)就该滩险的整治方案进行数学模拟,按该方案整治后,整治后航槽流态较好,满足船舶自航上滩要求。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岷江(龙溪口枢纽至宜宾合江门)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R].成都: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2019.

[2]李顺超,张有林,何熙,谢玉杰.岷江下段航道典型滩险整治技术[J].水运工程, 2020(4):89-94.

[3]谢玉杰,周家渝.嘉陵江八字脑滩群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水运, 2016(16):254-256.

[4]王常紅,程小兵,李少希.汉江下游马口滩航道整治[J].水运工程, 2012(2):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