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勤
大田县妇幼保健院,福建三明 366100
妊娠期糖尿病目前在我国比较常见,其在孕妇群体中较为常见,导致该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女性在妊娠后,其机体中的糖代谢过程会出现变化,如若在妊娠期间孕妇摄入了过量甜食,则会造成糖尿病的出现[1]。血糖水平长时间维持在正常指标范围以上是其最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一旦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则将会导致孕妇及胎儿生命健康受到威胁,若病情严重,还容易产生胎死宫中的情况,严重影响到孕妇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对其家庭带来巨大负担[2-3]。 面对这一现状,需要重点对孕妇血糖水平做出了良好控制,确保其在妊娠期间能够维持在稳定状态,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此阶段对孕妇孕期体质指数增长情况加以控制,确保妊娠期不当体质量增加问题得到有效降低[4-5]。该次研究于2018 年10月—2020 年10 月选取60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展开对比分析,并深入探究妊娠结局同孕期体质指数增长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该次研究研究对象为此阶段来该院接受诊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以妊娠期间的体质指数增长幅度为分组原则,分为3 组,每组20 例,其中研究1 组(<4 kg/m2)患者中,初产妇 12 例,经产妇 8 例;最大年龄为 35 岁,最小年龄为 23 岁,年龄(27.10±2.01)岁;最大分娩孕周为42 周,最小分娩孕周为35 周,平均(38.02±0.54)周。 研究 2 组(≥6 kg/m2)患者中,初产妇 13 例,经产妇7 例;最大年龄为36 岁,最小年龄为22 岁,平均(27.21±2.11)岁;最大分娩孕周为 41 周,最小分娩孕周为 35 周,平均(38.21±0.63)周。对照组(≥4 kg/m2且<6 kg/m2)患者中,初产妇 11 例,经产妇 9 例;最大年龄为 34 岁,最小年龄为 21 岁,平均(27.17±2.04)岁;最大分娩孕周为41 周,最小分娩孕周为36 周,平均(38.13±0.70)周。 3 组研究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在经过比较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对照研究。
纳入标准:①经过葡萄糖耐量试验(75 g)后,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患者:其空腹血糖水平为≥5.1 mmol/L;服糖1 h 后,其血糖水平为≥10.0 mmol/L;服糖2 h 后,其血糖水平为≥8.5 mmol/L;②对于该次研究内容全部知情同意,且于知情文书中签字确认,该次研究已经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③单胎头位妊娠患者;④妊娠以前从未患有过糖尿病、心肾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无法正常沟通交流、存在精神意识障碍或听力、视力存在异常的患者;②临床信息不完整的患者;③中途退出研究,或不愿配合研究的患者等。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 均对其基本临床资料做出统计汇总,其中包括患者的身高、体质量等,并通过体质量(kg)÷身高(m)2计算其体质指数。首先将患者入院时的体质指数进行统计与记录,然后在患者分娩前再次对其身高及体质量进行测量,从而获取分娩前体质指数,分娩前指数与入院时的指数相减即可获取其妊娠期间体质指数。 另对其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作出密切关注与统计。
观察分析3 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
①不良妊娠结局:包括产后出血、先兆子痫、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以及早产。
②新生儿不良结局:包括低血糖(其判定标准为:新生儿足跟微量血糖水平测定结果在2.2 mmol/L 以下)、巨大儿(其判定标准为:新生儿体质量测量结果在4 000 g 以上)、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儿(其判定标准为:新生儿体质量测量结果在2 500 g 以下)。
数据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包展开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2 组患者产后出血、先兆子痫、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以及早产发生率均较研究1 组以及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1 组与对照组在经过比较后, 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3 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对比[n(%)]
研究1 组新生儿低血糖、低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2 组以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 组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1 组以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 组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 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对比[n(%)]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女性妊娠期阶段往往会摄入过多营养,因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明显升高[6-7]。 随着患者水平的不断提升,其机体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也会进一步提升,进而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出现, 对于孕妇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8]。 同时,由于机体葡萄糖含量过多,因此会导致其穿过胎盘达至胎儿循环中,使之胰岛素分泌量进一步增加,这样会导致胎儿机体脂肪、蛋白大量合成,最终出现巨大儿问题[9-10]。受到高血糖刺激的影响,胎儿排尿量会不断增加,因此会导致羊水的不断增多, 这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宫内感染问题产生了促进作用,致使胎膜早破风险大幅提升[11-12]。 面对这一现状,如何能够将其新生儿及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率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学研究中的重点关注话题。
在近些年来,已有诸多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对妊娠期体质量增重过快问题加以有效控制可以对不良结局的改善带来积极影响, 不过应当控制在哪个增幅范围之内再次成为热门研究话题[13-14]。在该次研究中,研究2组(即增幅≥6 kg/m2)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均较其他两组更高(P<0.05);同时研究1组(即增幅<4 kg/m2)患者的新生儿低血糖、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较其他两组更高(P<0.05)。 由此可见,若增幅介于4~6 kg/m2之间,则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则会相对更低。 由此作出进一步思考,可以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增幅较低,则应当在日常饮食方面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控制,确保每日摄入的营养、热量更加均衡,确保胎儿发育的需求能够得到良好满足[15-16]。 若增幅较高,则应当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增加科学的运动量,并在饮食方面加以控制,确保其各项指标能够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17-18]。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与孕期体质指数关系密切,为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安全得到良好保障,应当确保患者孕期体质指数可以维持在4 kg/m2以上、6 kg/m2以下,其对于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