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互助模式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不良情绪、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2-20 03:10王晓娟张雪雪王秀静
癌症进展 2021年20期

王晓娟,张雪雪,王秀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郑州 450052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多半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且病情发展很快,预后不良,严重危害到患者生命,大部分会有身体和心理双重打击和负担。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如焦虑和抑郁等。目前来看,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方式是肝癌介入手术,肝癌介入手术属于创伤性事件,不仅对患者产生消极影响,也会带给患者正向积极的变化,此手术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病友互助模式是新型干预模式,通过病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相互鼓励和支持,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提高术后恢复水平。已有研究表明,病友互助模式的呼吸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术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等。病友互助模式还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的躯体功能症状,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因此,本研究探讨病友互助模式是否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不良情绪、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肝癌介入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癌,符合相应诊断标准;②年龄≥50岁;③符合肝癌介入手术要求;④行2次及以上介入治疗。排除标准:①严重肝硬化;②合并严重腹腔积液;③恶性肿瘤向远处转移;④具有全身性严重疾病;⑤合并精神疾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200例肝癌患者,其中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的肝癌介入手术患者(9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作为对照组,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的肝癌介入手术患者(10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病友互助模式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51例,女性53例;年龄51~75岁,平均(59.32±3.45)岁;单发病灶63例,多发病灶41例;Child-Pugh分级:A级49例,B级55例。对照组中,男性46例,女性50例;年龄50~75岁,平均(59.21±3.16)岁;单发病灶51例,多发病灶45例;Child-Pugh分级:A级55例,B级41例。两组患者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包括实时观察患者病情,告知术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合理饮食和运动,还包括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持续干预时间为2个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病友互助模式。①招募肝癌互助志愿者:年龄25~35岁,男女不限,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无其他身心疾病,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此次研究中。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肝癌相关知识、肝癌治疗方法、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和如何处理不良反应等。②服务技能:培训志愿者如何在服务中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如何应对遇到的困难以及各种会谈技巧等。③志愿者服务方式:采取责任制的方式,每个志愿者负责3例患者,每周服务1次。互相介绍志愿者和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友互助模式的好处等。双方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介绍自己经验教训,增加患者的信心。双方互留联系方式,目的是为了出院后方便实施干预,干预时间持续2个月。每周举行1次病友聚会活动,病友之间交流抗癌中遇到的困难,讨论解决方法,互诉自己内心和感受等。

1.3 观察指标

1.3.1 不良情绪 干预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情绪的评价,总分<50分为无焦虑,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评分越高则患者的焦虑程度越严重。

1.3.2 主观幸福感 干预前后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IWB)评价两组患者主观幸福感,该量表由Campbell研制而成,中文版的IWB由汪向东等翻译修订,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问卷,采用Likert 7级评分,IWB得分为情感指数量表和生活满意问卷得分之和,总分为2.1~14.7分,得分越高说明幸福感越强。

1.3.3 生活质量 干预前后采用肝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with liver cancer,QOLLC)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量表中包含躯体功能、症状/副作用、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4个维度,共22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从0~10分取值,0分代表极差,10分代表极好,总分为22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生活质量指数(life quality index,LQI)=各维度总分/220分。

1.3.4 不良反应 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水肿、低血糖、胃肠道反应、低蛋白血症的发生情况,计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3.5 预后 两组患者出院后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照组至2019年3月,观察组至2020年4月。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每月1次,记录患者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良情绪的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评分的比较(±s)

2.2 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IW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IW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IWB评分的比较(±s)

2.3 生活质量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症状/副作用、社会功能评分及L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症状/副作用、社会功能评分及LQ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QOL-LC评分及LQI的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3.08%(24/104),低于对照组的44.79%(4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6.482,

P

<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n(%)]

2.5 预后的比较

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死亡4例(3.85%),对照组死亡12例(12.50%),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5.259,

P

=0.022)。(图1)

图1 观察组( n=104)和对照组( n=96)患者的生存曲线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仍没有很好的肝癌治疗手段,治疗花费大且预后极差,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家属也因照顾患者减少了大量工作,给家庭带来了极大负担。因此为提升肝癌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肝癌早期无明显的症状与体征,一旦出现症状即为中晚期,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只能选择介入手术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提高了生活质量。经过临床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带来负面影响。有研究资料显示,对患者实施肝癌介入手术后,部分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患者在确诊后会感受到极大的情感冲击,由此出现悲观和绝望等不良情绪,患者的主观幸福感较低。

本研究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互助支持模式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痛苦程度,这与郑丽霞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病友互助支持模式是一种护理模式,方式为选择少数病情已经稳定或有良好精神状态的恶性肿瘤患者,然后为其他病友进行义务性服务,它有多种优势,如可唤起患者的共情感受,有利于他们积极接受治疗和信息,进而也使得情绪得以缓解,生存希望被唤起。观察组患者的IW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模式可使患者感到幸福,这与林健等的研究结论相似。观察组患者QOL-LC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该模式可使患者感受到支持和理解,从而更加具有信心战胜病魔。该模式因为病友之间有相似的患病经验,或者有相似的情感经历,容易产生同理心和在情感上的共鸣。然后通过启发、指导、互相帮助,解决患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其心态更加健康,更有勇气面对疾病,乐观对待各种治疗,因此更有利于疾病康复。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该模式还可减少肝癌介入手术术后不良反应。通过借助病友互助策略,能够帮助患者掌握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不良事件预防措施,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使患者不适感降低,因此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的预后好于对照组,由于心态是影响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模式影响下的患者用积极向上的心理面对疾病以及各种问题,同时不良反应大大减少,故患者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病友互助模式可明显改善肝癌介入手术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主观幸福感得以提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