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提出,传统地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亟需教师对地理教学方式作出创新,才能使地理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改善地理课堂的枯燥与抽象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突破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字: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4-373
引言
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提出使得课本知识内容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唯一重点,教师需要更多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素质素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背景,教师要善用情境教学法来提升学生地理学习体验,利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不断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1、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常见问题
1.1缺少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虽然目前我国教育已经历经了几次重大的改革,但是依然有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未转变过来,虽然教育理念在改变,但是教育环境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只追求灌输知识的效率以及课程进度,而没有过多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这样的地理学习、学生的理解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课堂中的互动较少且效率不高,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表达自己想法、提出问题的机会少,及时遇到了问题也无法及时进行解决。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堆积的问题越多,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就越差,理解能力也会变差。这样会大幅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使得地理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知识伴随着抽象性与空间性的特征,如果教师不加以积极引导与启发就会使得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巩固知识,而在遇到问题时既缺乏理性的思考,也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点拨与引导,使得学生只能用这样呆板的方式对待地理学习,学习效果事倍功半,严重影响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
1.2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用统一的教学管理方式对待所有学生,使得一些学习情况较为特殊的学生无法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与纠正,十分不利于学生地理学习发展。从客观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加上不同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知、喜好程度不同,学习动机也有所不同。学生还有着各异的性格,这些都会使得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差异,一味要求学生用努力、认真来缩小与他人的差距是不够的。地理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如果缺乏针对性,就会导致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个性化发展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难以发展与提升,同时也会使得学生面对地理学习态度消极,缺乏进取积极的学习精神,学习效果自然难以提升。
2、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就像是一扇打开知识的大门,如果导入环节过于单调简单,教师就像引导学生跨过了一道门槛;如果导入环节有趣新颖、引人入胜,那这扇大门也会熠熠生辉,使学生迫不及待想要推开大门,探索背后的知识世界。由此可见,课前导入环节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保障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导入情境来提升课堂导入的质量,使地理学习更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地理学习的状态,展开对知识的丰富联想,做好学习的准备。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课前导入环节不够重视,只会用简单的语言大致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很难吸引学生求知的欲望,也使得导入环节缺乏互动,学生没有通关导入环节真正融入课堂学习之中。因此教师在创设导入情境时应设置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之中逐渐融入地理课堂,将思维集中在地理课堂上。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时,教师可以先用生动的开场白激发学生关于气温的联想与思考,教师可以这样说:“气温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早上,爸爸妈妈会告诉我们今天的气温并提醒我们加减衣物,晚上,新闻会告诉我们未来的气温变化情况。气温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你知道哪些关于气温的现象吗?你知道地区之间的气温有什么不同吗?”很多学生会快速想到早晚凉快中午热、郊区地区的温度好像低于城市地区、北方的气温总是低于南方的气温等现象。随着讨论的热烈进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更多气温与气温分布的特点,如在吐鲁番盆地有着“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教师可以用视频为学生生动的展现吐鲁番盆地一天的气温变化,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吐鲁番盆地昼夜温差大的现象。在观看了解过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对学生提问:“你认为气温的分布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为什么?”、“你留意过我们城市这一周的气温变化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为正式学习做好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注度都被激发了出来,跟随教师的引导逐步对气温产生了更加丰富的认识,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2.2創设生活情境,理解地理学习意义
地理是一门富有人文性的学科,学生会接触大量文化历史、社会发展、生活常识等相关知识,并为学生增添丰富的生活经验,使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能够具备更多生活技能。而地理知识伴随着抽象性,这不仅会使得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还会使得学生不知道如何将其内化为生活技能,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地理学习没有发挥出全部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提升应有与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更加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抽象的地理知识能够用生活中简洁直观的现象进行说明,并激发学生自身关于生活实际的联想,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地理知识,理解不同的地理知识对应生活中的哪些情况,从而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态度。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土地资源》时,很多学生对这个词感到陌生,对保护土地资源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课本中提出了荒漠化现象,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创设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对土地资源保护的认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段荒漠化的视频,让学生先理解荒漠化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现象,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现在所在的城市变成了这样,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很多学生会联想到道路被黄沙填充,交通系统可能会瘫痪;黄沙会掩埋大部分绿化,城市中的植物再也没有生长环境;刮起风来人们无法保护自己,生命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如畜牧业也会受到影响、村庄也会受到影响等,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荒漠化对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然后教师再提问学生:“如果我们的城市已经荒漠化,你觉得有什么补救的方法吗?”、“如果荒漠化还未侵袭到我们城市,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哪些措施来延缓它的形成呢?”让学生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加深自己的认识,在交流讨论之中意识到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意义。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我国受荒漠化影响较为严重的城市,让学生感受到荒漠化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构建生活化情境使荒漠化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只是看起来比较严重的问题,而是真实危害着我们生活的严峻问题。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课的认识,还能使学生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监督自己,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理学习的意义,从而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
2.3开展实践活动,创设学习情境
实践教学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善地理课堂沉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的方式参与课堂学习,带给学生更加新鲜生动的学习体验,从而使学生表现的更加积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体验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应用与练习的机会,为学生营造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再被动,不再是单向的接收教师讲解的内容,而能够通过自己的体验产生更加丰富的认识与思考,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自然灾害》这一章时,课本举例了许多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大致可以分为地震、旱灾、洪涝以及台风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掌握防灾减灾技能,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为小组安排不同的角色,展开游戏实践活动,让每个小组研究一种自然灾害,小组内的成员需要分别扮演学者、民众、政府人员以及救援人员。学者负责分析该自然灾害常见的区域与形成的原因,民众则扮演该区域生活的普通人,思考当自然灾害发生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人员负责从政府的角度提出如何防止灾害、提醒群众,救援人员则负责灾害发生后需要展開的工作。看一看哪个小组准备的既充分又合理。在本次实践中,学生分成小组展开了对自然灾害的深入研究,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的探究了自然灾害,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既提升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又使得学习效率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地理学习,发现地理学习的趣味性与实用性,用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待地理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能忽略学生个性化发展,要用耐心与关怀构建更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更实质性的学习帮助与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辉.基于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初中地理教学情境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下),2018(11)
[2]刘桂平.初中地理情境体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2017(27)
[3]陈辉.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运用[J].新课程(中),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