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及策略研究

2021-12-19 21:39汪在英万银芳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6期
关键词:郊游儿歌小朋友

汪在英 万银芳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着变革。现代社会中,我国政府对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视。幼儿园是孩子接受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重要场所,对孩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生活能够带给孩子一个欢快的童年。虽然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多,但是还是需要加入一些比较轻松的课程活动,儿歌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应该要适当加入儿歌到幼儿园的课程教育中。纵观目前社会中幼儿园的现状,部分幼儿园对儿歌不够重视,因此,在幼儿园增加儿歌教育成为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儿歌;幼儿园教育;应用及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幼儿儿歌以其篇幅短小,内容浅近、节奏明朗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是儿童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一种文学样式。短小的儿歌不仅培养了幼儿记忆力,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同时也给了幼儿一个大胆表现的机会,激发了幼兒的自信心,易于幼儿接受、理解、记忆,对于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语言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对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小的效果。

一、儿歌渗透日常生活教育

孩子刚入园时由于刚离开父母,孩子们哭闹。通过儿歌《幼儿园像我家》让小朋友高高兴兴入园,使其适应幼儿园生活。“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老师叫我好娃娃,我说老师像妈妈。”渐渐消除他对教师的戒备心理,大人对孩子也特别的宠爱,每天都有很多孩子是由大人抱着进幼儿园的,我们对幼儿进行过相关的教育但是显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因为还是有很多孩子不愿意自己走进教室,这时,我就采用儿歌教学,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在晨间谈话的时候,给孩子们念了“小鸡,跟着妈妈。走走走;小鸭,跟着妈妈。游游游;小兔,跟着妈妈。跳跳跳;小袋鼠,它要妈妈抱。羞羞羞!”通过儿歌的学习,鼓励幼儿来园时,能够自己走进教室,从而慢慢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接下来的几天,自己走进来的孩子的人数明显增多了。

我和孩子一起把生活情节中的内容也尝试放进儿歌里,如:漱口、洗手等一些常规的生活行为,孩子们能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一边念相应的儿歌,使儿歌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不仅孩子们轻松的学习了儿歌,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一举两得。

二、学习符合幼儿生活规范的儿歌

儿歌首先与生活密切相连,规范幼儿的活动规则。由于小班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我们可能发现,一个故事,一个儿歌,一个图片,幼儿可能只记住了其中一句有趣的、经典的话,但可能就是这一句幼儿感兴趣的、幽默的语言,就规范了幼儿的某些活动中的规则,加深了幼儿的理解,增长了幼儿的认知能力。例如:对于儿歌《滑滑梯》“滑滑梯,滑滑梯,你先我后别着急,上去好象爬高山,下去好象坐飞机,忽忽悠悠飞到地。”我在幼儿玩滑梯的时候反复不断的说唱,幼儿在理解其含义了之后,对其中的“你先我后别着急”这句话记忆的特别深刻。并且在生活中学会了运用,他们会在入厕、喝水、出门的时候,一旦发现小朋友拥挤,就说“你先我后别着急”而且会自然学会等待,还让的幼儿懂得谦让别人呢;通过对儿歌语言的理解学习还可判断自身行为的对与错,例如儿歌《洗手》“拧开水龙头,冲湿小小手,手心、手背、手指头,全让肥皂走个够,黑的脏的全不留。”这首儿歌幼儿对“手心、手背、手指头,全让肥皂走个够,黑的脏的全不留。”这句话生动形象、拟人的词汇更感兴趣,特别是幼儿在洗手的时候会自然的叨唠,认真的洗手,让肥皂泡沫真的走个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卫生常规和认真做事的习惯。

三、模仿适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儿歌

儿歌是幼儿生活的感受,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幼儿共同创编的有时可能不是很押韵,但只要符合他们的生活体验,幼儿一样会积极响应的。记得还是春天刚刚来到的季节,我们带幼儿去春游,路上幼儿兴奋的畅所欲言,回来后他们的热烈讨论,我想怎么样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记忆自己眼里的春天呢?于是,我就根据幼儿所看到的、讨论的内容编成了儿歌《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玉兰花儿开了。春天来了,小草钻出来了。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春天来了,老爷爷卖鱼了。春天来了,小朋友郊游了。”在幼儿有所经历的同时,教师及时用幼儿易于理解、记忆的儿歌形式总结出来。小朋友学说的时候主动参与模仿,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老爷爷卖鱼了”这句话,小朋友记忆犹新,因为那时他们还和爷爷聊起了卖鱼的事。当我问他们“什么是‘郊游’呢?开始时他们还不是很理解,我引导说:“今天我们就去郊游了。”这时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我知道,郊游就是‘走走看看’”这就是幼儿对儿歌的理解,通过感受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总结出来的含义。这首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创编的儿歌,他们两遍就学会了,而且每次放他们的录音时,他们都会了乐此不厌反复跟唱,因为这是他们理解的儿歌语言。我又把郊游的照片按照儿歌的顺序贴了起来,他们会对着照片和同伴说:“这是我抱着玉兰花树照的。”加强了幼儿与同伴的交流,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了解、记忆。

四、创编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儿歌

在幼儿对他们感兴趣的儿歌有了良好的学习劲头后,我发现幼儿已具备了一些口语交往的基本能力,但语言的表达能力仍需继续培养,经常回出现一些“唱”儿歌、拉长声音等不良现象,为更好地提高幼儿语言的表现力,在儿歌教学中,又进行了朗读能力的练习。激发情感,培养朗读兴趣。幼儿的情感容易受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常因环境的改变而不适应,表现为胆小不敢说话。所以,首先要引导幼儿开口说话。教师通过和幼儿交谈、做游戏、讲故事、欣赏儿歌等,使幼儿产生信任感。稳定了幼儿的情绪,也锻炼幼儿开口说话,当幼儿对教师有了感情后,就可以考虑进行朗读练习了。

总之,在朗读中学习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加工的艺术语言,优秀作品中的语言都是简练、生动,富于情感的,幼儿会从中学到大量新的词汇。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理解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等的形容词、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如勇敢、诚实、光荣等)以及形容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词(如盼望、焦急、兴奋、激动、满意等)。这样可以大大丰富幼儿的语言材料,加深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从而展现教育的神奇魅力。

结语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同时对幼儿语言及其它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幼儿教师在各领域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儿歌,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提高活动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玥.儿歌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2):167-168.

[2]黄珺.试论儿歌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外交流,2019,26(48):186-187.

猜你喜欢
郊游儿歌小朋友
快乐郊游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
快乐的郊游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走,一起去郊游
Let’s DIY Poster
儿歌6首等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