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
邹合全
1961年出生于广东省高州,现居深圳市宝安区,系中华诗词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宝安区诗词学会顾问,宝安区作家协会理事兼航城作协分会会长。1978年开始诗歌写作,作品散見《诗歌月刊》《诗潮》《诗词月刊》等。
每个人都希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的人追求刺激,希望过轰轰烈烈的生活;有的人不求名利,希望过平平淡淡的生活。有的人生活过得像一团纸,有的人活得像一首诗。邹合全就是把生活过得像诗一样的人。他秉持一颗明净的诗心,不求名利,为人处事谦和,从1978年高中毕业一直坚持写诗到现在,逐渐成为了一个新旧体并行的“两栖诗人”。
读书期间 爱上诗词
邹合全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词是在1977年底,他读了再版的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这本书让他眼界大开。自那以后,他就爱上了古诗词。
上高中时,邹合全经常在全校的作文比赛上拿第一名。“当年县教育局编了一套高考复习资料,把我的一篇作文《攻关的人》作为范文,供广大考生写作参考。”邹合全说,由于家庭条件所限,买书不太现实,而且好书也不易买到,自己读书基本都靠抄写。为了学好文科,别人在睡觉午休,他就把午休时间留出来看文学书籍。
1978年,邹合全参加了全国高考统考。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邹合全在焦虑的期待中,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首古诗《遣怀》:“蓓蕾良久盼花开,焦虑燃眉遣复来。偶有清风吹拂面,星稀月晦独徘徊。”邹合全说:“1978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是学校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应届高中生。”
上大学后,邹合全学的是农学专业。因为文科好,他舍不得放弃,又继续自学,从学校图书馆、校外书店等地方借书来看,把自己喜欢的诗词歌赋、诗歌散文等抄下来背诵学习。“大学里,我除了看国内的古今文学作品,歌德、海涅、普希金等国外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品我也广泛学习。我至今仍保存着当时抄写的两大本海涅《诗歌集》和《新诗集》。学校图书馆的《鲁迅全集》,也被我在上大学期间看完了。”邹合全说。
参加工作 继续学习
1981年,邹合全从湛江农业专科学校毕业(现为广东海洋大学)。他被分配到当时老家县里的一个公社,做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人。“那时候大学生很少,公社农技站里的国家干部就我一人,所以就让我来当负责人。”邹合全说,在那个青黄不接的年代,农村体制正在改革,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依靠科学种田,国家也鼓励科技人员搞技术承包,让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因为我学的是农科专业,而当时大力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我们就指导农民培育种子。农民增产增收,我们也收到了指导费。1983年,我已经是万元户了。也是因为早期就有钱,反而使我对财富的追求看得很淡。”邹合全笑着说。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邹合全在公社农技站干了一年多后,1983年就被调到了县城的农业局。他虽然从事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但他一直没停下学习的脚步。“那时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搞文学写作。为了方便学习,我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套再版的《辞海》。我的农业科学试验论文,有好几篇发表在省级农科杂志上。”
为了系统学习古诗词,从1984年秋,邹合全报名参加了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刊授学习,坚持自学考试。“这个中山大学的中文本科文凭是1990年取得的。那时自学考试很难,全省15万人参加自学考试,第一批专科毕业只有2700多人,第一批本科毕业只有460多人。这460多人里,优秀学员只有65人,我是其中之一。当时学校还让我免试插班读研究生,因为要工作,我没有去读。”邹合全说。
来到宝安 弘扬文化
在老家干了10年农业技术工作,1991年底,邹合全被调到当时的宝安县松岗工作,一直做到2011年。在松岗工作的20年里,邹合全于2001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诗词专辑《心履集》,2004年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
在宝安文艺领域,邹合全组织出版了一套10个作家、每人一册的《西乡作家丛书》;参与组稿“印象深圳·诗画宝安——宝安80景绘本”精品文学书籍;参加了宝安很多大型文艺活动;牵头创办了航城街道的《领航》杂志;还推动诗词文化进校园。他组织航城街道辖区各学校的学生,参加“向上吧,国学小名士”诗词大赛,让传统诗词浸润学生的心田。邹合全还在宝安中学、西乡中学、海湾中学等十几所学校,以及在宝安群众文化艺术馆、宝安图书馆等地,开展了几十场文化讲座。
2021年2月,邹合全正式退休。退休后,他继续研习诗歌和诗词。他说:“别人讲究养生,我则更看重养心,而读书就是养心”。他在老家的宅基地建了一栋小洋楼,用最大最好的房间来做书房。由于多年来的读书及购书,邹合全已积累了一万多册藏书。在这一万多册书籍里,其中诗歌类书籍就有一千多册。很多知名诗人的别集和各类诗歌选本,在邹合全的书架上都能找到。
坊间有一个说法:广东文学看深圳,深圳文学看宝安。宝安是深圳文学的重镇,各种文学体裁都很有建树。邹合全也写现代新诗,但更让人熟知的是他的旧体诗词。作为宝安写作旧体诗词的代表之一,邹合全的古典格律诗,或颂时咏史,或思乡怀旧,或托物喻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在于探索意识,尤其是对技巧的重视。诸如从仿体、回文、藏头、集句等多种体裁的尝试,可以读出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更可看出,诗作所表现的时代精神的折光。
“诗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心灵上的反映,是一个人从生活感悟中所酝酿出来的心灵之花。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诗意,它需要的只是诗情的感悟和表达。”邹合全说,诗意栖居的最理想状态,就是把人生过成像一首诗一样,做一个新旧体同行的“两栖诗人”。
写诗四十余年,邹合全不仅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还有自己的“诗观”。他认为,诗如人,贵平易而真诚。好的诗歌,尽管每个人有不同的解读,但首先是要让人读得懂。时代在前进,文学在发展。旧体诗词的写作,离不开时代特征,必然会从现代新诗和民歌民谣中吸取营养。旧体诗词和现代诗歌应该互相借鉴、互为营养,共同促进和提高。
采访最后,邹合全告诉笔者,如今他除了研习诗歌和诗词,还拜了多位书法家为师,开始学习书法。他说,自己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努力创作更多的诗歌作品,从中精选五十首诗词,与书法家、画家合作,联合出一本“诗书画个人专辑”,为后人留一本值得珍藏的经典文学艺术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