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成因及发展分析

2021-12-17 22:24马思雨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5期
关键词:集市成因发展

马思雨

摘要:通过对集市的成因及发展分析,在进一步了解成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集市;成因;发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38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原因,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现代的知识型的现代化生活,由于大城市的交通条件优越,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为了提高收入,纷纷涌入市区,进而形成以乡镇为中心的集市。集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集散地,它是一个集交易、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场所、聚集的地方或区域,其本身的功能就是买卖双方的货物和资金流转。

一、集市的分类

刘盛和在《我国周期性集市与乡村发展研究》【1】一文中,根据集市发生的周期性与频率,将集市分为四大类,他指出:“集市分为(1)每日市场或连续性市场:每天都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这类集市主要分布在城市、县城和部分中心集镇。(2)周期性市场:间歇性地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3)特殊市场:特定时间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如季节性的交易会、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流会等。(4)国际集市:定期在同一地点、在规定的期限内举办的有众多厂家参加的展销结合的国际市场。一般位于国际大都市。” 从总体上来看,不同类型的集市之间的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这就意味着,形成原因的多样性以及产生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们的异质性。

二、集市的产生

集市的产生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生产部门,更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文明和进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得居民对休闲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大量的商贩涌入大城市,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

欧阳君山、金戈编著的《农村集市庙会建设》【2】中指出:“我国最早的集市雏形,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浙江先民最初聚居于7000年前的河姆渡,随之是5000年前的良渚。当时社会分工已经存在,至少有种植业、畜牧业、捕捞业和手工业。有了社会分工就会有交换和交易,就有可能形成某种程度的集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集市无论是形式上还是规模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龚关在《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对于集市的发展,学者们普遍认为集市与集市贸易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上呈现壮大的发展趋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集市终将消失。第一阶段是自发阶段,个体商户在随街叫买的过程中,当发现某一地区固定时间内的销售情况较乐观时,便在特定时间段到该地区进行商品的售卖,该特定地区通常在道路的两旁。第二阶段是聚集阶段,在这一阶段大量商贩在特定时间段向某地聚集,这些商贩的数量与日俱增,并形成一定的规模;第三阶段是集市壮大阶段,即较早形成的集市逐渐向周围的交通线扩散,并在这一时期产生新的市场格局。第四阶段是消失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集市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集市贸易的不确定性、不安全性等因素导致了集市的消失。

三、集市的形成因素

除了集市内部的要素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在里面。这些影响着集市的发展和演变。(1)从经济收入方面来分析,集市发展的原因是集市吸引了大量的买家和商贩,而在这些因素中,人是最主要的部分;其次,在农村,人们对商铺的需求也很大,商贩的出现刺激了当地居民的消费欲望,从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人们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后,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与愉悦,因此产生了购物的热潮并成为一种时尚。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生产能力、劳动力以及资本等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来讲,交通便利就能促进当地的产业结构升级,从而推动地区的繁荣昌盛。(2)从地理环境来看,集市地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一般位于当地主干道路两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大,所以形成的集市有一定的规模。 (3)从人口密度来分析,集市地附近的商业较为发达,同时又有很多的人居住,这为交易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4)从生活环境的质量来说,集市地的人一方面为追求居住条件和饮食的质量,另一方面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也就自然会产生购买欲望,因此就形成了大量的集市贸易。(5)文化的支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人们在进行消费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到这个产品的价格是否合理,因为他的需求量取决于他的效用价值,如果一件商品的价格过高,那么该物品的销量就很低。因此可以说,文化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集市的产生。(6)政治的扶持与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健全。

根据以上的集市成因分析,不难得出,在集市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原因是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在众多的影响因子中,又以经济的发展为核心。因此可以得出,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仅受其自身的影响还受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的一些外因的作用和制约。而这些外因的变化又会反过来或间接的作用于当地的发展。此外,也有可能是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或者是由外来的力量推动,也有可能是来自于外地的压力和冲击。

四、结语

本文以集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分析了集市形成的原因及变迁,并结合相关资料对其成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改革开放以前,集市作为一个地区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其规模的大小与形式的先进性与当地经济状况呈正比,因此,改革开放前的集市整体上呈蓬勃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因素导致了集市的消失。(2)集市的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历史上发现马桥街道的基本特征是“依山环湖,背靠山前滩”,在经历过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零到多的过程后分析出集市发展分为自发阶段、聚集阶段、壮大阶段、消失阶段。(3)集市的发展有利也有弊,面对集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地居民,尤其是当地政府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指导老师:田建文 张威

参考文献

【1】刘盛和《我国周期性集市与乡村发展研究》(《经济地理》1991年第1期)

猜你喜欢
集市成因发展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热闹的集市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