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杰
摘要:学科考试评价应该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既要注重对教师的教展开评价,又要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还必须制定全面深入的考试评价策略,来激励和引导学生学好科学课。
关键词:教师教学考评;学生学习考察;学科考试评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322
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科教学要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考试评价体系”。学科考试评价改革是学科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建立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考试评价体系与策略,才能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才能保障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一、开展对教师教学的考评,是进行考试评价的基本前提
(一)教师教学内容安排的评价
1.三维目标的评价
智能的发展、思想品德的提高,也能促进科学知识的学习。轻视智能培养、思想教育和脱离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都是不行的。寓能力的培养于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寓思想教育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这才是成功的。
2.重点难点的评价
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化易,关键抓对重点内容,分析时要“点”透,练习时时间要给够,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准确、牢固、熟练。教师要在分析、比较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掌握关键对建立知识间联系的重要作用。
3.教材内容的评价
明确教材中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本节课教材在全章节的地位与作用,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正确,与大纲和教材内容相符合。
(二)教师教学方法设计的评价
1.是否选用直观教具加强直观教学
教师应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并能自制教具,加强科学课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是否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在讲述具体科学知识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3.是否设计教学环节追求教学效果
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讲授、总结、练习等)连续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师生的课堂活动,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考察,是优化考试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应针对学生,可以反映学生科学学习的成就,激励学生学习;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方法或学习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一)开展课堂观察评价
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我们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我们要特别关注那些被动参与和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是很被动地接受。
教师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和平等的评价氛围,构建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信息空间。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进行练习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便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做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矫正。
(二)实施课堂即兴评价
课堂即兴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交往行为给予及时、合理、激励的评价。即兴评价要着眼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1.评价要有针对性
在進行课堂即兴评价时,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针对不同范围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评价可以及时、相应地面对全班、小组以及个人。
2.评价要有侧重点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评价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新授课侧重于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活动课侧重于学生参与的兴趣、准备情况、组织合作等。
根据教学中活动方式的不同,评价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对于全班性的活动,评价侧重于团队精神上;而对学生的个别学习情况,则更重视寻求个人独立性,不盲从,求异思维等。
3.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①口头语言评价。课堂上,教师不应吝啬言语和时间。
②体态语言评价。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热烈的拥抱,这些发自内心的无声评价在课堂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③奖励性评价。根据学生的愿望,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即兴评价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
三、完善学科考试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发挥考试评价的功能要体现激励学生发展
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评价中的反馈环节对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要形成坦诚、关怀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并用发展的和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教师指出学生的不足甚至是批评,学生感受到的仍是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
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实施即时的口头评价、谈心式的评语来激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充满信心。
(二)实施考试评价的形式表现为全方位多样化
1.实行多主体评价
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同学、家长等共同参与到评价中来,将考试评价活动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首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其次,学生对他人的评价,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再次,多主体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2.进行多角度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积极探索适合新世纪学生特点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激励功能。现代实验研究发现:教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学习技能进行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3.开展多渠道评价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实施、探究的评价、探究的管理、经验交流等方面涉及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等诸多因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发科学探究管理平台,实用而高效地把四者联系起来,利用网络进行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老师点评,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过程、方法等进行全面的评价。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经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致力研究和制定教学和考试评价策略,并进行科学的践行,促成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必将达成。
参考文献
1.罗文明,《教书育人》,2001年21期
3.姜旺兴,《教学与管理》,2003年25期(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