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起来

2021-12-17 21:39陶菊花朱方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5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学会

陶菊花 朱方莲

摘要:从事教学多年,每次步人教室,我被可爱的学生深深感染。他们甜甜的笑容,甜甜的嗓音,甜甜的问候,每天上课都让我心醉。可时间一长,问题来了:有的学生上课爱说话,有的学生爱哭,有的学生有特殊情况,有的学生考试很差……面对一群活泼可爱、性格迥异的学生,道德与法治老师该如何做、怎样导?我坚持常识走心、创设情境、多元评价、尊重理解四原则,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真正“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230

所谓“活”于教师即打破“一言堂”旧习,冲破“满堂灌”陈规,科学有效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教法,使教学形式由单一变为多样,教学内容与过程由封闭转向开放;于学生即注重自主参与社会生活及社会实践,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少先队活动等,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感悟,体验生活,明确责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如何在“活”字上做文章呢?

一、常识走心,让法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离开了每一位公民的自觉践行,法治便无从谈起,法治理应成为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就像我们需要阳光和空气一样,法治也不可或缺。《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规定了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教学中我注重常识教育,切实让学生在生活感知中走心人心。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第4课“上学路上”时,我会告诉学生,十字路口的“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条“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学习一年级上册第6课“校园里的号令”中升国旗时,让孩子知道国旗、国歌等国家标志也是有法律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升国旗、唱国歌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也有明确规定:1.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在学习“校园生活真快乐”这个单元时,让孩子认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因为规范对孩子的言谈举止、学习礼仪等各种行为有明确的规定。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让儿童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二、创设情境,让活动成为一种学习方式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不长,如果课堂上只是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快就会进人疲劳状态,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总要带上矿泉水瓶、气球等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给他们变魔术。一个矿泉水瓶利用表面张力(有孔不漏水)、声(空气振动)、大气压力(纸片托水)、光(凸透镜)、浮力(浮沉子)等可以做十几种实验(魔术)。用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学会思考。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生活为基础,所以我会通过情境模拟活动,把生活搬进课堂,讓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从而学会判断,学会求知。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时,我们进行了“独自在家拒绝陌生人”的模拟活动,我扮演陌生人,学生虽然知道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但在“我是你妈妈的同事、好朋友,在给你送饭、送水果”的劝诱下却开了门。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我们可以发现知行之间的距离。通过不同的情境模拟,提升学生的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能力。在学习一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爱整洁”时,我会让孩子带来上衣、裤子、袜子、毛巾,让孩子展示他们是怎样整理这些物品的,然后我再教给他们用卷卷卷的方法整理,这样整理衣物既可以节省空间,又方便拿取。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看到自己能把毛巾变成浴帽,更是开心得不得了,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习得一定的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学中我还会通过游戏、猜谜语、我来说你来猜等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玩中学习,做中感悟。

三、方式多元,让评价成为一种快乐

美国教育家斯塔弗尔比姆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很多学校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评价选择的是问卷法,是—种终结性评价,既是评价学生,又是评价老师的一种手段。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则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灵活选择评价方法。如在学习了第10课“吃饭有讲究”之后,学生学习了七步洗手法,能不能养成七步洗手法的习惯呢?我则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督促学生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并且坚持一个月,据研究,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每节课之前,我会观察每个孩子的手,询问是否用七步洗手法,根据情况给予ABCD的评价结果,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如盖茨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同时我还征得班主任的同意,把每天洗手的录像或照片发在家长群里,彼此互相监督鼓励。好多家长说,在孩子的带动下,我们家长也开始用七步法洗手了,向孩子学习。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四、尊重理解,让关爱成为一种习惯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尊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境界是关爱。我深知,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宝贝,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我们要做的就是细心呵护,静待花开。尤其是对有特殊情况的孩子,更要多一些爱心和耐心。通过一次次的游戏、实践、趣味活动,我们的课堂活而有序、活而生情。我和一些机灵古怪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他们学会了系红领巾、学会了叠垃圾盒……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孩子的心是柔软的,很容易被感化,反过来,孩子也会用他们天啟无邪的童心感化我们,让我们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问渠哪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我相信,孩子们在“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习,肯定是轻松快乐的,肯定是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彭继芳.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

[2]徐嘉婕.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德育有效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7(16).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学会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学会分享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