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答疑嘉宾简介:
王亚珺,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长期从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在学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家长咨询
我家孩子今年大班了,她做事总是拖拖拉拉,一件事情要催好几遍,让我很头疼。商定好的每天要做的一些学习小任务,练练琴、写写宇之类的,她非要等我下班后督促才能完成。生活中,她更是如此,比如吃饭、饭前洗手、晚上洗澡等,都要催上好几遍,直到大人发火了,才不情愿地去做。请问,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主动做事不拖拉的习惯呢?
王老师解析:
在人们的惯有认知中,“爱磨蹭”通常是一个负面标签,以致于家长们认为一定要把孩子的这个“毛病”彻底改正过来。然而,磨蹭的情况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是幼儿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普遍又十分复杂的问题,看起来差不多的表现背后有着各不相同的原因。对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仔细观察、分析,而往往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蕴藏于追根溯源的过程中。
原因1:天生的
每个孩子生下来就不是一张白纸,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一些天然的特质。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倾向于慢性子的气质类型。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慢性子并不等于没有时间观念或缺乏竞争力。这类孩子往往会比较安静内向,情感细腻温柔,在外不会特别主动,语速偏慢,话也不是很多。虽然他们启动和反应的速度不快,但是做起事来耐心专注不易分心。
与生俱来的气质不受父母意志或外力控制,并且很大概率会伴随孩子一生,即使受后天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改变了某些外在的行为特点,内在的气质类型也不会轻易改变。成人要是妄图把孩子塑造成另一个样子,很可能会打乱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使其在建立自我认知的进程中充满压力和焦虑,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还会付出亲子关系恶化的代价。
快与慢是相对的,家长所谓的“慢”也许正是孩子的正常节奏,如果家长本身恰好是个风风火火的急性子,那么在开了倍速的大人眼中,就更容易误认为孩子是慢吞吞了。对于天生慢性子的孩子,家长首先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接纳,放慢脚步,给他们多一些的时间和耐心,避免轻易给孩子贴上“磨蹭”的标签;其次,应该尊重孩子发展的内在模式,肯定其优点,在孩子原有气质的基础上,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他们逐步体验到速度的价值,适当提高做事的效率。
原因2:做不到
除去先天因素,能力不足也是导致磨蹭的重要原因之一,“做不到”的主要表现有:
其一,任务的难度和数量超越现有的能力水平。有些孩子磨蹭,是由于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擅长的感觉令孩子退缩逃避,很难高效快速地完成任务,只能选择磨磨蹭蹭拖延时间。比如孩子跟不上大人的步伐,于是磨蹭着不愿走;学习系鞋带时动作不熟练,因而拖延着不想做。而有些孩子磨蹭,则是因为困难无趣的任务过多,山的尽头还是山,只好用及时行乐的“磨蹭”来偷得浮生半日闲。就像这位家长提到的练琴和写字,都是需要手部小肌肉群参与的任务。幼儿的动作发展遵循“近远”和“大小”原则,即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头、上臂、大腿等)的动作发展越早,远离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晚,而牵动手指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最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通过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美工制作、建构游戏等活动来发展幼儿的手部机能。儿保医生也提醒,练琴、写字之类的活动不宜过早进行。因此,出现家长提问中孩子无法兑现承诺、非要家长督促不可的状况,是在情理之中的。
其二,成人要求或自我要求太高。即便是适合幼儿的任务,如果父母要求太高,否定多过鼓励,那么孩子也会因为自我效能感低,害怕受到责怪而缺乏行动的信心和动力,变得消极被动、畏葸不前。有的家长对孩子控制太多,要求孩子一切都按照自己的安排来执行,事无巨细地指点,可能导致孩子表面服从,实际用磨蹭来消极抵抗。还有的孩子是因为自己过度追求完美,不能自如地调节情绪、安排进度,盯着某一细微之处反复拉扯,效率低下。
为避免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提出合理要求;对于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适当引导和帮助,可通過任务分解、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复杂的过程变得相对轻松;还应注意发现并真心赞赏孩子的每一点小进步,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原因3:易分心
注意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只有注意力稳定地指向某一活动,才能保证与之相应的行为持续进行。学前儿童的大脑前额叶发育尚未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虽然也能有意识地注意,但是稳定性较差,加上小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吸引而注意分散。而且,学前儿童不能灵活地将注意从一个活动转移到另一个活动,尤其当前一个活动比较紧张兴奋,或是前后活动之间没有联系,再或是后一个活动略显无趣时,注意的转移就会格外困难和缓慢。受到上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便会时常出现不听指令、行动迟缓、做事缺乏连续性和坚持性等在父母眼中“拖拉”“磨蹭”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整齐有序的家庭环境,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习惯。例如,吃饭时不过多交谈,更不要边看手机或视频边吃饭;孩子专注时不要轻易打扰,以免打断他们的思路或进程。在安排活动方面,家长应选择孩子关注和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内容应丰富多样、动静交替、难易穿插,避免单调和疲劳,活动安排不宜过多、过密,活动之间要留给孩子适应、缓冲的时间,也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和游戏。
原因4:常依赖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总觉得孩子还太小而不让他们做事;也有的觉得孩子做事慢,耽误时间,索性事事代劳。这种教养观念使孩子失去了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机会,还养成了依赖任性的性格,真要自己来完成一些任务时,不是因为动手能力差,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就是一味“等、靠、要”,指望别人帮助自己。
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磨蹭,就不停催促;更有甚者,一边催着“来不及了”,批评孩子拖拉,一边嘱咐“下次快点”,帮孩子把所有的事做完。久而久之,孩子就对家长的话语“钝化”了,结果很可能是孩子一面对家长的唠叨极不耐烦,产生逆反心理,排斥父母的管教,用磨蹭跟家长作对,进而更加频繁地出现磨蹭行为;另一面,又习惯了有人替自己操心,弱化了自身的责任,思维惰性越来越强,丧失主动做事的意愿和信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也不能突然长大。家长应破除一边催促抱怨一边包办代替的矛盾状态,家庭成员要保持一致的教育原则——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适时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允许孩子在一开始学做事时出现“慢动作”,而不要简单把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必经过程定义为“磨蹭”;允许孩子犯错,给他们时间成长。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如何独立承担责任,孩子才会真正具备做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原因5:没兴趣
人们常常对感兴趣的事情迫不及待,对没什么兴趣的事情就容易犯拖延症。小孩子更是直白地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如果他们觉得当前的活动不好玩,或是对之后的事情不乐意,但又不得不去做,就会有意无意地用磨蹭来拖延时间。假使一个孩子不是做所有事情都磨蹭,仅仅是某些事情上特别费劲,就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首先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发展的路径并不唯一,可以通过提供感兴趣的替代选择和拓展兴趣范围来解决。而对于那些不喜欢也必须做的事情,家长可以尝试:(1)用孩子喜欢的事情来激发他们做事的积极性。例如,用鲜艳可爱的香皂吸引孩子勤洗手;必须先洗手吃饭,然后才能看动画片。(2)借助习惯的力量。制订清晰的操作流程,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诸如起床、洗澡等工作需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他们行动起来会更有条理。还可以用直观的记录和激励,帮助孩子享受到“习惯成自然”的好处。例如,如果能在规定时间内穿好衣服,就可以去吃喜欢的早餐;如果能坚持一周认真收拾玩具,就可以去游乐园玩。(3)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做中学”。关于这一点,幼儿园老师们个个都有百宝箱,家长们不妨多跟孩子的老师取取经。
原因6:不理解
尽管时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却看不见摸不着,十分抽象。对于幼儿来说,安排自己的时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如前面所说,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先后、快慢,不会按照一个速度齐头并进,而时间知觉就属于发展较晚的那部分。一来,时间知觉不像空间知觉,没有具体形象的依据供幼儿直接感知;二来,表示时间的词语一般都具有相对性,类似“太慢了”“早一点儿”“来不及”“一小会儿”等涉及时间的说法,对于时间知觉水平较低、思维发展还不完善的学前儿童来说是难以把握的。不仅如此,学前儿童对时间单位也不能正确理解。6岁的儿童尚且不能真正明白成人口中的“看半小时动画片”“玩10分钟游戏”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就无法做出与之匹配的行为反应,更不要说主动安排時间了。
所以,孩子有时候不配合成人的要求并非“磨蹭”,而是缺乏初步的时间观念。这就需要家长从生活着手,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孩子渗透时间观念并做好榜样。
1.时间安排可视化。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做作息时间表,用简明的图画来表达每个时间段要做的事情,张贴在家里醒目的地方,并督促孩子规律作息。此外,家长可利用沙漏、计时器、钟表等计时工具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以便孩子能随时“看到”时间,认识时间,感受时间的长短和流逝。
2.时间指令明确化。家长应采用跟孩子生活相关的、孩子能听懂的方式来描述时间。例如,比起“走快一些”“马上要出门了”“刷牙刷久一点儿”,跟孩子说“钟表的长针走到数字6”“一首歌的时间”“一集动画片的时间”,效果要好很多。
3.巧用自然后果法。有时家长与其费尽心力地为孩子善后,不如适当地让他们遭受几次磨蹭带来的挫折,真实的教训远比泛泛的说教更为深刻,更能促使孩子及时调整和改善自我。在运用此法的过程中,家长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自控力,原则一旦建立,就要说到做到,坚持执行,打消孩子的侥幸心理。否则,不仅会让之前的努力白白浪费,还会使原有的问题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