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曹 莉
我国水果年产量已超过2.5亿吨,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都长期稳居世界第一。然而,我国水果加工率低下,远不及发达国家水平,造成水果采后果品损失大。相比于传统的水果加工,葡萄酒、果酒是水果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并且具有产地和品牌效应,可促进“田地水果—酒庄果酒—品牌文化—乡村旅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链条效应。但是,我国果酒产业技术落后,葡萄酒是果酒中最大的类型,其产业生产发展照搬欧美生产技术和发展模式,其他果酒生产技术照搬葡萄酒酿造技术,或乡村酒曲土办法,致使市场上果酒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同质化严重、且类型单一。我国果酒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亟需针对性的产业技术革新和大批高端复合型人才。
陶永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院长。他是一位勤勉的教学科研工作者,从葡萄酒专业的一名本科生到教授,从大学实验室到酒庄车间、从国内到国外,致力于葡萄酒/果酒酿造技术教学与研究二十余载,是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葡萄酒工艺学》负责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真实性与溯源分会理事,曾在企业、地方基层和省直机关挂职锻炼,从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研发推广“增香酿造关键技术”“质量安全理化表征技术”等成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科研项目10余项,保藏增香酿造菌株50多株,获批地方技术标准4项,转化国家发明专利3项,开发葡萄酒/果酒产品10余款,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励,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和省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奖励9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10多年来与宁夏自治区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宁夏银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宁夏大学等单位保持着长期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关系。2019年1月,银川市人民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共建了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研究院,葡萄酒学院李华教授受聘为研究院院长,学院常驻专家和科研人员有10多人,围绕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朝着高端化引领、规模化种植、系列化生产、标准化酿造、品牌化经营、国际化推广的方向,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
在学院与地方政府产学研深入合作的基础上,面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葡萄酒、果酒产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需求,陶永胜教授团队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与企业一起创建产学联动的创新实践基地,汇聚人才、知识和资金,联合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2020年4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管委会经充分协商,在宁夏永宁县闽宁镇联合建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试验示范站”,陶永胜教授被聘为试验站站长,张振文教授为首席专家。试验站占地300亩,建有示范园、实验中心、中试车间、培训中心等设施,建立了包括贺兰红酒庄、西鸽酒庄、贺金樽酒庄、皇蔻酒庄、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等10多家产学研示范基地,技术辐射永宁县、贺兰县的10多万亩葡萄园和葡萄酒生产,技术培训超1000人次。试验站年均接收研究生和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科技创新实践120人次,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以基地为依托的葡萄酒产业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实践,进一步加大了技术研发与成果示范推广的力度。
在此基础上,内蒙乌海、河南民权、浙江青田等地方产业主管部门,山东南山集团、上海祈稷集团等大型企业也积极参与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为葡萄酒、果酒产业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供新资源。
依托产学研基地,陶永胜教授带领葡萄酒/果酒酿造技术团队立足我国葡萄酒、果酒产业的实际,长期致力于“葡萄酒质量安全理化表征技术”和“增香提质酿造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他说,贺兰山东麓产区对葡萄酒质量特征的评价大多是由专业品评员通过感官品评进行葡萄酒品质鉴定,费用昂贵且不客观。如果采用色谱法、质谱法等高精尖仪器分析风味成分,不但其定性定量分析过程繁琐,并且仪器设备高昂,一般葡萄酒企业没有配备,在产区企业中推广难度很大。他带领团队开展研究,利用一般酒庄化验室均有配备的分光光度计为主要检测设备,基于分光光度法设计色泽-风味理化指标20多种,包括色泽、味感和香气相关的理化指标,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葡萄酒产品的色泽-风味理化指标数据库,利用化学计量学手段挖掘特征信息,可视化表征出葡萄酒在产区、年份、品种和陈酿手段上的聚类和差异信息,研究成果具有葡萄酒酿造过程质量监控与产品市场推广判定的强大功能。
针对合作酒庄企业技术需求,陶永胜组织团队瞄准我国市场上的果酒产品种类单一、质量安全水平普遍不高的技术难题,根据不同水果原料的特性,研发出果香型葡萄酒/果酒增香酿造关键技术,攻克了葡萄酒/果酒香气易散失不持久、发酵易产甲醇和高级醇、典型果香与醇香难协调等行业技术难题,开发出了提香护香酿造工艺,使香气物质含量提高了20%;开发出了低产甲醇和高级醇酿造工艺,使甲醇、高级醇等有害物质含量降低到安全水平以下;形成了水果利口酒果香醇香协调的酿造工艺,提升了水果利口酒的感官质量。相关技术成果已在陕西、宁夏、四川、河南、云南等地的10多家葡萄酒、果酒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地区水果产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地区乡村振兴。
事实证明,陶永胜与团队成员开展的人才培养与系列研究,为西部地区葡萄酒、果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产业人才的支持,增香提质酿造的技术推广助推了乡村的果酒发展。相信,只要坚持既定方向和质量标准,他们一定能够推进地区葡萄酒、果酒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