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朗读能力提升策略思考

2021-12-17 08:58苏文心罗树琳隋清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发音民族语文

苏文心,罗树琳,隋清澄

(1.2.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都匀 558000)

张颂先生曾提到:“朗读,作为吸取前人经验、加深自身体验、提高语言表现力和鉴赏力的有力手段,应是教育学的重要章节。”[1]针对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朗读能力较为薄弱,对朗读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的实际,因此为提高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素质发展,研究好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的朗读现状及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26位教师朗读视频(1)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Y名师工作室组织“2021迎新朗诵评选活动”视频。为基础,基于案例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一、 民族地区教师朗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一)落实“课标”的任务要求

1.增加关注,缩小差异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民族地区普及普通话的重要责任。由于民族地区发展限制及方言使用频繁,民族地区学生普通话问题相对较多,而教育界对民族地区教师朗读关注度较少,两者间形成落差不利于民族地区教师朗读能力的发展。笔者利用CNKI数据库,以“小学语文教师朗读”为主题,对文献进行搜索共得到403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见图1)。

图1 近20年来以“小学语文教师朗读”为主题的发文量统计

从图1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师朗读方面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但通过关键词“民族地区教师朗读”搜索结果仅为两篇,主要是对“民族地区高中朗读教学”与“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关注,缺乏对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朗读能力的关注。要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改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学生学习任务要求,减少学生发展差距,应增强对民族地区教师朗读能力的关注。切入口应从落实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目标开始,而教师普通话是否正确、标准会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判断。

2.回归教材,贯彻课标

“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2]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朗读的要求:第一学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对话,读出对话的语气;背诵规定段落或全文;联系课文内容想象、思考或表达”;第二学段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学段增加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期逐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体现了对学生朗读的重视程度。

因此,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要贯彻“课标”与教材要求,首先增强自身朗读能力,通过教师语言表达的二次加工创作更好地将课文情感传达给学生,使民族地区的小学生在聆听课文和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对优秀文学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与民族认同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教材对朗读教学的目标。

(二)遵循学生学习规律

1.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年龄处于6~12岁之间,这个时期儿童的思维发展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方式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由于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对于民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相对有些困难,而教师通过朗读将枯燥难懂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则会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满足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2]由于我国的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文化经典浩如烟海,民族地区的小学生更需要通过语文教材中的音韵和谐、意境优美、有着丰富意蕴和深厚人文精神的课文来培养语感。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应以自己为中介通过朗读“彰显人文底蕴,活化真情实感,用有声语言表情达意、言志传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享受民族文化、深远意境和优美韵律的美感。”[1]通过教师的朗读使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培养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朗读鉴赏能力,感受中华文化的语言魅力。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民族地区的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这其中也包含了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朗读素养。朗读能力的发展需要在备课和课堂范读的过程中磨练与提高,而如今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许多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音频来取代教师在课堂中的范读,这是不可取的。

音频示范相比较于教师的朗读来说,缺少来自教师心灵深处的感召力、亲和力。教师的朗读示范更容易达成教与学之间的文化认同、心理认同、价值认同,促进教学交往的真正发生[3]。民族地区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提升自身专业化发展,而且相比音频播放更具有灵活性,能及时调动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真正达成教学交往的目的。

民族地区教学媒体发展不如其他地区发达,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存在劣势,因此民族地区教师更应重视朗读能力的提升,增强自身专业化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二、民族地区教师朗读水平参照标准

贵州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决定:从2020年4月10日起,全省教育系统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按国家标准执行。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应当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乡村学校的少数民族教师应当达到三级甲等以上水平[4]。民族地区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需要达到二级甲等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一定朗读水平,熟练掌握相关语言文字规范标准[5]。教学语言要求使用规范化,即发音准确、字正腔圆、节奏适中。教师在朗读开始前可参照播音主持专业的“备稿六步——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分清主次、确定基调”[6]对课文中的文章进行分析,做到充分“备朗读”,使朗读达到标准、流利、有感情的要求。

根据《朗读学》理论基础,朗读还应符合词语感受律、引向情感律、不可替换律、定向推进律、语言规整律。词语感受律:教师在朗读前和朗读时会对词语产生相应的感受,且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如“炙热”,有的人会想到“八月酷暑”,有的人会想到“火炉”,有的人会想到“太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在看到一个词语后有丰富的理解和想象,从朗读中得到世间万物的真实映像,把握文字作品的精神实质。引向情感律:这是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重要规律,指教师在朗读前深入开掘作品的文字叙述,使思想处于运动状态,深入作品中。要求教师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二次创作赋予作品丰富的色彩、恰切的分量、灵动的活力、艺术的魅力,从而使诸多感受与体验汇入语言中,实现由己达人的意图,最终达到引向情感的目标。不可替换律:教师在朗读时要有尊重文本的整体感,依据作品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循序进行朗读。声音形式也要做到准确,字字句句形之于声,一句所需的声音形式不能被另一句的声音形式替换。定向推进律:朗读进程中,由于思想感情的运动造成声音形式的高低起伏,像海浪一样不断推进,但总有一个思想感情、声音形式、作品内容的“制高点”,教师在朗读时应充分调动各种因素和手段,如“声音的轻重、高低、快慢、虚实变化”等将朗读推向制高点,实现朗读目的。语言规整律:朗读强调准确性、深刻性、严谨性、规范性。包括音调准确、轻重恰当、语法明确、逻辑清晰、词的疏密度适中、语势起伏得体、节奏平稳、音色适宜朗读者本人的声音范围。

综上所述,我们拟对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朗读能力水平做了评价表(见表1、表2)。

表1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朗读能力水平评分表

表2 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朗读能力水平评分指标表

续表2

三、案例呈现分析

(一)案例背景

201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2)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Z/OL](2021-09-01)[2018-12-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s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o3/zt1803_ls/201901/t20190107_366285.html.,意见中提出“到2028年,全省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多彩贵州新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建设1000个省级名师名校长、乡村名师、乡村教育家工作室,构建快速成长平台和通道,提升教师岗位责任感、事业成就感和社会荣誉感。”要求名师工作室承担起培育名师、自我提升、攻克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开发优质课程、带领区域学科发展等责任。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教师日常交流也以方言为主,这极不不利于普通话水平的提升。2021年初由黔南州Y名师工作室牵头,以提高教师朗读能力、促进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开展了教师朗读比赛活动,我们被邀参加该活动。共收到26份音视频,以此作为分析对象,依据发音情况、情感表达、气息调整等方面对教师的朗读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二)案例统计与分析

1.发音不准

26位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的朗读视频中,有14例发音不标准,占总样本53.85%。主要表现为:

(1)“l”“n”不分。H老师在朗读《繁星》“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一句时,“纳凉”一词“l”“n”前后鼻音分不清,听起来像“纳娘”。T老师在朗读《在柏林》“几乎看不到一位健壮的男子”的语句中,“男子”一词听起来像“篮子”。

(2)平翘舌混淆。M教师在朗读《伯牙子期》时,将“善哉乎”的“哉”读成“zhāi”“汤汤”(shāng)读成“sāng”。L教师在朗读《比尾巴》时,将“伞”读成“shǎn”,将“兔子”“猴子”“鸭子”的“子”读成“zhī”。这样的发音示范会影响学生对这两个辅音发音的掌握,从而影响发音实践。

教师在示范朗读课文的时候,普通话语音发音必须符合规范。教师要熟练掌握每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提高辨音能力,通过不断系统的练习,准确规范地发好每个音。

2.固定腔调

26位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老师朗读视频中,46.1%的教师存在固定腔调的问题。对文章的整体处理方式都相同,不顾文章内容,以一种呆板、格式化的声音形式朗读。改善固定腔调问题需使用内部技巧与外部技巧相结合,通过音调高低起伏、声音的快慢虚实使朗读富有变化。

外部技巧(停连与重音处理)运用不当的情况占30.7%。一篇文章的停顿不止在标点符号处,需要根据语境进行二次创作表达停顿意思。停顿分为落停和扬停,落停一般用在完成句中,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结束,停顿时间相对较长。而扬停一般用在无标点符号处的未完成句中,根据生理的换气需要和文章句子意思没有说完却又需要停顿之处使用,这些处理都要视文章内容而定。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应该在课前准备时就将需要停止换气句子标上记号,多读课文,形成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你认为应该停顿之处标上记号。将需要突出强调之处标示出来,控制语速的快慢或音高的高低起伏,只有这样才会减少固定腔调的问题。

3.声不达情

15%的朗读有声不达情的现象,为朗读而朗读,缺乏有声语言表达的处理技巧,只是生硬的将文字读出来,没有积极的表达状态,在朗诵时没有对象感。教师必须设想和感知对象的反应,必须意识到受众的心理要求和愿望情绪等,并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不同体裁和内容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情感基调,在朗诵时是非常重要的。基调不是简单的音高音低,而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总的态度情感,总的色彩。朗诵者要从作品的角度和内容以及朗诵的目的上去把握,更要根据文章中的人物、事件、情感等进行朗诵的创作,通过声音赋予文字生命力,将之传达给学生。

4.气息问题

气息不足也是部分教师朗诵时的问题,有些教师因个人气质的关系,气息较浅,声音较弱,导致朗读时声音不实,飘在半空,气息沉不下去,给听众一种有气无力的感觉。或因朗读时精神过于紧张、小腹肌肉僵持、喉部紧张变窄等也都可能造成气息不畅。H教师在朗读《繁星》时,声音微小,气息发飘,让人听起来感觉像喉部挤压出来的声音。“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一句气息明显不足,需调整气息,学习胸肺式联合呼吸法,改变语言中柔弱的气息状态。

四、民族地区教师朗读提升策略

(一)理论提升

教师想要提高朗读能力,一定要掌握相关的朗读理论知识。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如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朗读过程,在日常生活中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如张颂的《朗读学》、罗莉的《文艺作品演播教程》、窦桂梅的《跟窦桂梅学朗读》等学者的著作和文章都值得我们学习,可丰富对朗读理论知识的认识,为之后的实践打好基础。

1.找准发音位置

掌握正确发音部位的理论知识是发音标准规范的前提。先根据自己的朗读视频找出自己发音的不足之处,通过语音与发声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正确的发音位置及改善方法,指导朗读实践,同时在日常教学中禁止使用方言。民族地区教师常出现的平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分不清的问题,都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所致。

如:鼻音n和边音l都是舌尖抵住上齿龈阻气,呼出的气流经过喉头时都会引起声带的振动,但其存在的不同就是发音方法的不同。n是鼻音,软腭和小舌需要放下,让气流从鼻腔流出。而l是口音,软腭需要带着小舌挺起关死鼻腔,让气流和音波只从口腔的舌两边流出,形成舌尖中组浊边音。区分n和l,关键在于学会人为地控制软腭和小舌的升降。刚开始训练时,可以加大发音嘴型的夸张程度,学会并加强“口部操”的练习,通过口腔静态与动态控制为说话发音提供一个良好的语音制造场和良好的共鸣环境。加强“牛郎恋刘娘”“男旅客女旅客”等n、l相关舌尖中阻绕口令的练习,先慢慢练习说清每个字到逐渐熟练掌握两个音的舌位区别,还可增加对“女客—旅客、男子—篮子、难住—拦住、留念—留恋”等词语的辨正训练。相信民族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会找准正确的发音位置,达到“标准、流利”的朗读要求。

2.模仿表达形式

固定腔调和声不达情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听名家朗诵的视频并模仿来改善。模仿名家对不同文章的处理方式,如舒缓型的文章强调节奏上的处理,心理状态要求更加舒展,在需要抒情的地方做到气息长而均匀,慢而不断、不拖,在句中找出可以适当加快的音节,快慢结合巧妙对比,欲慢先快、欲扬先抑,注意强调散文中叠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等,这些都是名家朗读时的常用技巧。面对低沉型的文章,需要情绪的渲染,状态要积极但语调需庄重严肃,避免个人沉浸在悲凉的气氛中,要注意有交流感。教师可以通过多聆听学习名家的朗读,总结规律并多加运用于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出适合不同文章的处理方式,再融合自己的声音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

对比央广主持人林溪朗读的《听听秋的声音》与L老师的朗读,能听出L老师在处理排比句“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上还存在不足,声音的变化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名家朗读出的由蓝天到田野的空间广阔之感。第一段黄叶与大树告别和第二段蟋蟀与阳台告别都是为第三段做铺垫,因此速度可以稍缓慢,语气带点俏皮与不舍;在第三段渲染秋天美好景象时,通过声音的饱满营造出秋天的温暖明亮之感,并通过语势起伏变化将情绪推向高潮,使朗读更富有层次,朗朗上口,让听者回味。

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但不能完全照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看待文章时也会有自己的感受,因此处理方式也不会完全一样,要多加练习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

(二)实践提升

1.姿态训练

体态的训练是教师们容易忽略的问题,朗读时体态姿势要规范。女教师在朗读时可采用“丁字步”站姿,即右脚脚后跟贴紧左脚内侧中心的位置,双手可轻握放在身前离肚脐一拳的位置;男教师采用“八字步”站姿,双脚呈八字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贴于裤缝两侧。在朗读时做到目视前方、身体挺拔、状态积极,正确使用无声语言。朗读《难忘的泼水节》《猫》《走月亮》等文章时,可以面带微笑添加适宜的手势;在朗读《在柏林》时,需要教师表情庄重严肃,身体不能左右摇摆,姿态要端庄。

2.气息训练

针对气息不足,教师可以通过跑步、中长音的练习来增加自身气息的稳定和长度;还可以通过“闻花香”即想象身处空气清新的森林中,把花草树木的清香都吸进肺部的感觉,这种想象会帮助吸入更多气息。学会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增强平时的气息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气息,让气息下沉,均匀的吐气吸气,学习偷气等技巧。通过掌握换气技巧、正确吐气等外部知识来改善朗读中不知何时换气、气息飘浮等问题。

(三)教学提升

1.把握基调

文章基调的正确把握是完成“有感情”朗读要求的前提。在26份朗读音视频中像现代诗《听听秋的声音》、现代诗《繁星》、抒情散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与《比尾巴》《拔萝卜》、科普童话《小蜗牛》等课文的基调是不同的,前者要求朗读时语言表达优美动人,节奏不宜太快,读出韵律美;后者活泼可爱、童趣盎然。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文章不同的体裁而确定朗读基调,达到有感情的要求。

如《在柏林》是美国作家奥莱尔写的一部微型小说,反映了战争对人民带来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由于小学生并没有经历过战争,对文章的体验和理解肯定不深,需要教师在朗诵时代入情绪,用声音渲染悲愤的情绪,将学生带入那个战争年代,感受和平的珍贵,从而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让课文更有感染力。

T教师在朗读《在柏林》这篇课文时基调正确,描述“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为让学生通过这段话体会到战争对人们身体和心灵造成的巨大伤害,T教师模仿沙哑低沉的嗓音来描绘,同时放慢朗读的节奏,让学生更加直接地感受到老妇人的虚弱。

《伯牙鼓琴》出自《吕氏春秋·本味》,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通过教师的朗读要让学生体悟伯牙和子期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及彼此之间的真挚情谊,同时感受古文用最精粹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意思。其中“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与“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对仗工整,诵读起来应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读出音乐感,让人能够感到音韵之美。通过诗句中的停顿读出节奏感,一句三顿,表达出文中意义。

M教师朗读的《伯牙鼓琴》只做到了流利朗读,但没有感情,整篇朗读平淡无味,不符合词语感受律,没有深入体味文本,体会词句的情和意,也没有运用朗读技巧对文章进行处理,并不能带给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没有将古文的美感和韵律表达出来,没有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创作将这篇古文的美呈现给学生,相反会使学生感到古文枯燥乏味,没有学习的欲望。

因此,教师在朗读前要先了解这篇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经历以及故事背后的内涵,通过停连、重音等技巧的运用将情景生动再现,再通过教师自身的文化、艺术知识对作品进行二次加工传达给学生,才会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深切地感受教材中的人物、环境以及感情。

2.技巧运用

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的朗读,可以通过丰富的表达技巧使动物形象更加立体、寓意更加清晰。P教师在朗读时没有运用表达技巧将狐狸与老虎区分开,反而被捉住的狐狸声音大、语速慢,与形象不符。百兽在见到老虎后的一声“呀!”也没有惊慌失措之感,只是见字出声,没有技巧的运用。

因此,寓言故事的朗读,可以通过技巧运用区别出老虎和狐狸的形象与个性特征,狐狸是瘦小细长的形象,因此声音可以细而尖,语速快,衬托出狐狸的狡猾、奸诈;老虎是百兽之王,体格强壮,形象威武,但在这则寓言故事中却有点愚蠢,因此可以用低沉、缓慢又呆呆的语气朗读。如:“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这一句,教师在朗读时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在脑中演绎一遍狐狸被逮住却又编织谎言骗老虎后,老虎疑惑又愚蠢的形象,将半信半疑的态度表达出来。

3.五律融合

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在看到某个词语后能联想到实际感受,再朗读出来会更加真实,完成“词语感受律”的要求。朗读时要有情感的投入,不是见字发声,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与作品建立情感联系,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使情感层次丰富,不断递进,完成“引向情感律”和“定向推进律”的要求。在朗读前做好“备朗读”的工作,尊重文章,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熟悉文章就不会出现漏读、回读、串行等问题,完成“不可替换律”的要求。在处理长句的朗读时,提前划分好停连位置,使词的疏密程度适宜,听起来舒适,完成“语言规整律”的要求。每个教师的音色和音高都不同,不必刻意追求低沉或高亢的嗓音,只要适合教师自身发音条件就是最好的。

五、结语

朗读作为小学生学习和感知语文阅读的重要一环,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而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老师想要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先重视个人朗读问题才能让学生做出改变。“课标”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需要在具体教学中落实,希望我们的意见能给民族地区小学语文老师提供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发音民族语文
我们的民族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