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言
徐航
徐航,1992年出生于福州。毕业于福建艺术学院,跟随姐姐徐丹学习薄意雕刻,后入中国美术学院研习宋画山水与花鸟画,现跟随陈达先生学习寿山石雕刻与艺术品鉴赏。
徐航与雕刻之间的缘分可以说是刻进了血液之中的,父亲与姐姐都是手握刻刀的雕刻师。在她的童年中,刻刀磨石的响声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奇石佳作浸润着她。一切一切关于石头的记忆,让她从儿时起就对这个行业充满着好奇。
童趣(芙蓉石)
相伴(月尾石)
岁月静好(芙蓉石)
在与她的交谈中,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在外人面前十分沉静内敛的女孩。但令人称道的是,她的“静”并不柔弱,反而像一朵悬崖边倔强生长的花,充满着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
心理学上的“三圈理论”,将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在舒适区中,人们面对熟悉的环境,处事游刃有余,容易感到放松、稳定、有安全感;在学习区中,面对不熟悉的变化和挑战时,人们会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掌握新技能;恐慌区是学习潜力最低的区域,人们常常感到忧虑、恐惧,心理压力巨大,以至于不堪重负。
主动进入学习区,去开拓自己的思维、激发潜力,是摆脱恐慌的最好方式,在艺术创作当中也是如此。
为了让自己的雕刻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徐航选择继续学习国画。在杭州学习了两年的她,回来之后说起这段经历,感受颇深。她说:“学习是一艘很好的船。无论是学习雕刻、国画还是其他,保持这样的状态,就能通过它达到自己理想的彼岸。”
从一开始的好奇,到训练薄意作品刮底基本功,到逐渐明白在画什么,再到表达什么思想,徐航投入大量精力去学习。她的线条、构图、布局、运笔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在绘画媒介里找到了对画面的明确表达。
对于徐航而言,学习国画对自己薄意创作的帮助无疑是非常大的,但她的学习之路没有停止。在姐姐徐丹的引荐之下,徐航的画作得到了陈达老师的认可,并且成为了他的学生。
陈达是一个对学生言传身教毫无保留的老师。他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石雕、书画、篆刻、瓷器等,从方方面面提升了徐航的审美水准和对艺术创作的理解。陈达老师还会告诉她,中国传统艺术、传统文化呈现在器物上是怎样的一种美感。
广常无量(芙蓉石)
她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于她而言,学习应该是多维度的,而不是单一的技法复制。手上功夫每个人都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学成,但像老师那般深厚的学养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的。
虽然她是少言寡语的小女生,但她经常拿着自己的作品给老师点评,老师不仅会给出中肯的建议,还会做出示范,让她理解得更透彻,这样的交流对她的构思和创作影响至深。
受老师的影响,徐航开始打开自己的思维广度,尝试着去做更多题材、更有趣的作品,用新的元素渗透到创作当中。她觉得仅仅做薄意题材太局限自己的思维,应多尝试雅玩等雕刻形式去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创作是表现艺术家生命力的过程,而艺术同样需要不断的往前推进。如果放在一个大的语境下,这种进步需要有人去进行思考、实验、创新。
苏格拉底说过:“知识和经验可能是一个囚笼,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徐航认为学习是打破无知的良方。现有的知识结构,或者说以往的一些经验,实际上对今后的艺术创作会形成一种阻碍或者限制,要去学习、实践,才能做出一些突破。
关于创作风格,徐航说:“我的艺术追求会尽量坚持我想表现的东西”。风格本质上是艺术家对审美独特鲜明的表现,有着无限的丰富性。艺术家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坚定的表现形式,它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提取,源于对美的发现和创造。这是一种个人化的表达方式。
雕刻创作就是一个“水落石出”“明心见性”的过程,徐航在临摹、创作、重新积累中,不断发掘传统精髓,尝试学习不同方向的东西,并将它们融会贯通,从实践中找出自己的体会、感受。经过这样的积累,她的艺术发展空间得到了拓展,也有能力去挑战更多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