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

2021-12-16 16:30崔贵江
山西教育·教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科评价过程

崔贵江

地理学科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学好地理学科可以锻炼学生的洞察能力,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地理学科是一门融学科知识与生活常识为一体的课程,重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社会生存技巧。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状况,分析地理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

1.并未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当前,许多学校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依旧以教师为主体,并未考虑学生的学习体验。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孜孜不倦地进行讲解,但学生在学习中收获较少,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提升。地理学科是一门偏向于理科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课本当中的图形信息有效理解和吸收。单纯地进行死记硬背,不仅不能学好地理,反而会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片面认知,甚至对地理学习逐渐失去兴趣,降低学习积极性。

2.高中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

对于大多数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并不太喜欢地理这门学科。因此,许多学生不会自愿地学习这门学科,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是死记硬背。一旦学生拥有了这种心态就会变得越来越懒惰,不会自主参与学习,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退缩,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不愿意主动克服所遇到的困难。渐渐地学生就会放弃地理学习,甚至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会对地理学科产生厌恶心理,最终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3.并未重视教材中的地图教学

与自然类学科的实验教学有着相似之处,地图是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关键因素,学生对地图的学习是地理学习的基础,更是地理学科学习的核心要素。由于地理这门学科所涵盖的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地理学科当中包含了地形、地区、气候、区域文化、政治制度等相关内容。因此,许多时候教师会忽略地图教学,更加注重其他部分知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似了解了很多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实际上却忽略了最为核心的教学因素。学生在遇到地图时完全无法理解,也不能分析其主要内容。学生的地理学习就会出现众多的阻碍,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无法完全掌握。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引导策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积极思考,不能让学生过于被动。要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明白何为自主学习,要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现状,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例如,学生在学习“世界时间”时,教师可以先将时区等概念适当讲解,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思考,世界时间应如何去换算。在此过程中,学生应独自查看课本内容,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内容。这一策略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从而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2.注重课内课外知识有效结合

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把握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比例关系,避免将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放置在课堂教学上面。最为有效的做法就是鼓励学生积极走出课堂,并有效开展课外探究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将课堂理论知识有效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例如,在学习“地质地貌”相关知识时,可以带学生走进地质博物馆,观察不同的地质地貌特征,并让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学生在学习工业区位因素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去参观工厂,让学生知道影响工业区位选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3.科学定位师生角色,完善教学过程

首先,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科学地把控教学时间,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杜绝知识的机械灌输。这种做法不仅能让整个教学结构清晰,也能确保教学任务有效完成,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重视的是,教师需要合理地设置预习任务,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负担,消除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其次,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摆脱教学误区。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教材主要以教学标准为依据,但不同的教材具有不一样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地进行教学扩展,有效联系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度开发,合理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材内容。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新价值取向,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最后,地理教学应去模式化。教师要做到真正解放课堂,明确师生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照抄其他教学经验,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高中地理学科,每个章节内容都有所不同,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联系教材内容,合理地选择教学策略。例如,对于一些原理性、定律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采用语言讲解,并辅以直观感知等教学策略,避免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枯燥。在讲解具有探究性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则应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情感体验等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率。通过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独立自主性。

4.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生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及兴趣爱好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并不意味着学困生就无法提高,学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并非一成不变。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范围之内,教师要兼顾学生的整体发展,积极关注学困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习潜能。教师可以将全体学生根据学习状况进行分层教学,并且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学习小组当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学习,为学困生地理成绩的提升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课堂提问环节教师也要做到公平公正,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避免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分散。

5.完善课堂评价体系,实现评价多元化

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应注重学生的智力发育、推理能力、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应改善现阶段的单一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联系实际教学状况,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比如,可以根据课堂表现、作业状况、测试结果、努力程度、学习强度、课外实践能力等给学生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将所有的评价方法有效结合,实现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能夠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学会独立思考,还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有效运用,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地理知识,喜欢地理学科学习。要科学引导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科评价过程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