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婧婧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时期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当下的教学需求,亟须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认识世界,并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开始,导入环节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学生课前收心的艺术,也是师生情感共鸣的音符。如果课前导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新知识,那么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就会更高效。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善于将课堂的导入环节变得更丰富。可以借助不同的教辅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的解读,带领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课本内容,强化他们的认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自身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一个有启发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解开教学内容的“面纱”,让学生在导入环节就能产生对这节课的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既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通过图片对比引出教学内容。教师可先播放两组图片,一组为“排队打饭”,一组为“不排队,人群混乱拥挤抢着打饭”。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抛出问题:“同学们,我们来观察这两组图片,如果你想去窗口打饭,你会选择图中哪个窗口?”不容置疑,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第一个。”教师追问:“第一组图片和第二组图片的区别在哪里?”学生答出:“第一个遵守了排队秩序,第二个没有遵守。”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出知识点进行教学,在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情境教学,强化认知
隐性教育将德育的教学目标隐藏在生活之中,把教学的过程融合于情境之中。为了提高情境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生活化。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运用一些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这些案例一般都是有启发意义的小故事,教师可以把这些案例作情境化的改编,在课堂上以舞台剧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情境还原的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地感受,这样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学会沟通与交流》一课时,教师可以编排一个小短剧,以学生之间日常发生的矛盾为切入点,重现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因为太冲动而犯错的场景,让他们作为第三者去观察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看短剧时,教师可以加上旁白:“当我们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处理。我们需要先冷静下来,慢慢地沟通,这样就能减少不必要的冲突。”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再用另一种形式去演绎情境剧中的矛盾双方,让双方在冷静中沟通,在和平中解决危机,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不同形式的解决方法带来的不同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其实都会有情感的参与,积极主动的情感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联系生活,优化能力
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能使学生了解与道德相关的基础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在教学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课堂与学生熟知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课堂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生活气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向学生讲述课本中的知识点,从生活的角度去讲解知识,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把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案例带进课堂与教材内的知识点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场景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从生活化的角度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在拉近知识和生活距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拒绝烟酒与毒品》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亲人思考烟酒与毒品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并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反面事例来告诉学生烟酒与毒品会对人们身体带来危害,如果成瘾后将对人的精神造成极大的打击,还会做出一些危险的事。以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明白烟酒与毒品对人的摧残,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拘泥于课堂,教学形式也比较死板。心理学指出,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他们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现象,如果教师的教学形式乏味单一,教学效果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教师要摒弃单一的教学模式,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在设计教学时要贴近实际,在现实的环境中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用幽默的课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从而大幅度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活动,激发热情
实践活动指的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紧密联系的实践训练活动。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手段。优秀的实践活动设计,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设计实践活动时,教师也要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筛选和优化实践活动的内容。
在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活动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筛选活动时,不仅要关注每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要考虑到不同的教学实际条件与不同的环境所限制的因素,从多方面来提升课堂实践活动的操作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选取相应年龄段的学生比較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设计实践性的课堂活动方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和规范,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只有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践,真正参与其中,才能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课堂实践教学要从学生爱玩的天性出发,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从游戏中探索并发现不同的问题,真正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倘若想要对德育教学进行创新,就需要教师改变原本的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创新、改进与拓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通过不同的角度理解与认识所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外部的拓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