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
“2021清华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优秀毕业作品展”汇聚了全球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南伊利诺伊大学设计学院、东京艺术大学等53所顶级艺术设计院校,近两年来827位优秀毕业生的2000余件精彩毕业创作和毕业设计,于10月29日在线上和线下同步展出。
展览围绕“向多样的世界提问”的主题,覆盖艺术与设计领域各个细分专业,在物质与精神、时间与空间、过去与未来、虚拟与现实、传统与时尚的交汇中,凝练出年轻一代艺术家与设计师共同关注的“物·品:向何方演进?”“格·式:如何看见未见?”“物·质:缘何触动内心?”“风·格:与谁产生共鸣?”等10个“问题”,并通过精彩丰富的毕业作品从多元的视角作答,折射出当今世界的多样!
作者:德鲁·斯利克迈尔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
作品有序地呈现了一系列具有单独编号、已做过涂漆与填充处理的小木盒。
作者:南伊利诺伊大学 爱迪生·德·莱尔
作品中空心形纯银哨子的灵感来源于船长的管子:15至20世纪船舶上所使用的通信工具。
作者:户川纯佳 多摩美术大学
作者旨在创造一个可触发交流的玩具。
作者:曾思勤 東京艺术大学
作者运用日本传统染色技术——友禅染,收集了200名参与者的个性数据来绘制花朵。每一朵花都表现出各自的个性特征。
作者:王旭 湖北美术学院
将青铜器语言以及金沙遗址玉文化中各元素表现在陶艺作品中。用折纸、纸泥折叠的方式,以简洁的线条概括青铜器烦琐的形体变化。
作者:玛德琳·赖尔·史密斯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
这是一团玻璃编织物。数以千计的纤细的玻璃丝紧紧缠绕在茧中,构成发光的形态。
作者:于秀佳 肖一心 李宜萱 中国美术学院
Inner从时间、环境、生命三个维度进行思。在有产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日常生活中下意识的动作或者反应,引发使用者重新审视生活中被忽略的事和物,达到在使用的同时反思的意义。
作者:关口有纪 东京艺术大学
该作品使用了干漆技术。2020年,受疫情影响,作者更常待在家里,有更多的时间面对自己。作品灵感来自现已去世的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怀尔德·格雷夫斯·彭菲尔德的异变者。
作者:任爽 东京艺术大学
作者的设计灵感来自大果桉,这种花的结构与盒子非常相似。打开盒子,观众会发现花期过后不一样的美。
作者:户田埃米尔 东京艺术大学
作者一直讨厌别人的眼光,因为觉得自己的心被看穿了。作者试图拒绝第三方的目光和接触,但正是第三方修复了破碎的自我。
作者:刘璐 天津美术学院
试图用梦幻的色彩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国度。
作者:袁方舟 东京艺术大学
作品灵感来源于作者儿时有关飞机云的记忆。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曾将建筑工地上的白色塑料管想象成从天而降的飞机。人们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认知。
作者:梅格·霍顿 南伊利诺伊大学
这是一件小型抽象的多媒体雕塑作品。作者来自南伊利诺伊大学陶瓷艺术专业。
作者:渡部真子 多摩美术大学
作品为四盏细长的落地灯。每个灯火通明的房间里都流淌着悠闲的时光,你可以在灯火通明的房间里休息一下。
作者:肖东坤 淑明女子大学
《冬花》是一朵花,展示了人们单独拥有却容易忘记的时间的存在。每朵花都有自己的开花时间。冬天开花的花不会嫉妒或担心春天开花的花,他们只是为合适的时间开花而做准备。
作者:巴寶特·莱奥·保罗 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
我创造了一组想象中的建筑,通过几颗钉子把微型陶瓷栖息地固定在墙上,这可以为人类尺度空间提供参考。
作者:小西麻衣 东京艺术大学
作者使用景泰蓝技术制作了11个胸针。作品源自日本传统成语中出现的虫子。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