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劳动教育

2021-12-16 05:25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藉口镇藉口中心小学郑文花
家长 2021年15期
关键词:劳动课文教材

□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藉口镇藉口中心小学 郑文花

对低年级小学生劳动教育是培养小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课堂也是对这些小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课堂,但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却并未发挥对低年级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现状

(一)劳动教育被忽视

虽然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关于劳动教育的,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重点依然是生字、词语和课文内容,甚少有教师通过课文教育让学生明白劳动教育的真谛和精髓,可能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渗透一些关于“劳动”的教育,但是印在这些低年级小学生脑海里的“劳动”只是观念上的劳动,“劳动”究竟为何物,他们缺乏正确的认知。

(二)劳动教育的方式较传统

很多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会通过教材内的课文,为低年级的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但是教学的方法都是比较传统的以讲授法或通过多媒体展示为主,部分语文教师希望通过简单的讲解,加深小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意义、目的和重要性的理解。这样的说教式的教育方法没有为这些小学生带来必要的劳动体验,不利于他们“劳动最美丽”观念的形成。

二、语文教学中劳动教育的渗透

劳动教育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现状,探究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正确方法。现行的统编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劳动教育题材和内容,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发掘教材中的劳动教育素材,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为低学段的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

(一)转变劳动教育观念

劳动教育得从小抓起,让学生明白劳动之苦、劳动之美,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而是通过父母或者其他人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很多语文教师忽视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根源就在于他们本身缺乏劳动教育观念。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在教学中为这些低年级的小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

(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劳动,还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让他们了解劳动不分年龄大小。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劳动热情,鼓励小学生积极投身劳动实践,在实践中获得劳动的乐趣,树立“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对小学师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应避免只采用说教等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挖掘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行为,让他们能够真正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对劳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课文里面蕴含的深刻的劳动教育思想,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针对课文中的疑难点,让学生了解劳动包含的范围。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情景的再现,让他们明白在实际的生活中,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地开展劳动。

比如,在教学寓言故事《揠苗助长》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课文理解的难点进行详细说明:主人公积极地实施了劳动行为,为什么禾苗还是枯死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意,语文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说明禾苗的成长规律,其次后续对文章的讲解,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明白主人公实施的劳动行为看似对禾苗的成长有好处,最终却导致了禾苗枯死。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1.主人公实施了怎样的劳动行为?2.所有的劳动行为都是好的吗?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设置和灵活适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课文内容的讲解和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明白正确、合理开展劳动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作为小学生应该去做正确的、对他人有益的、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劳动。

在深化了学生对劳动行为的认知后,语文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去实践。可以让小学生去参加班级大扫除活动,实施正确的劳动行为。比如积极地参加扫地、拖地、倒垃圾等活动;也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劳动行为,比如搀扶老人过马路、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在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座等,让低年级的小学生认识到劳动行为多样化的同时,促使他们去实施正确的劳动行为,在实施劳动行为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光荣和乐趣,引导他们坚持劳动,从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优良的劳动精神。

(三)传授劳动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劳动方法是对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现在大多数的低年级小学生是家中的“宝贝”,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基本上不参加劳动,也未曾掌握正确的劳动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学习一些劳动方法,保证劳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引导学生尊重劳动成果

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社会中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从而让学生明白劳动者是光荣的。而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可能他们对这方面的认知还比较匮乏,所以教师就应该从课本出发,继续挖掘课本中有关劳动成果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去感知。

(五)习作结合劳动

统编教材中在注重传授小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同样也注重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方面来加强低年级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比如说通过引导学生看图写话,对图中人物的劳动行为、方法和成果进行描写,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记日记,鼓励小学生在家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劳动,并把相关的劳动细节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里。通过写作这样的方式强化劳动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虽然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过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对统编新教材内容的挖掘,语文教师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低年级小学生劳动行为、习惯、方法和劳动精神的教育,来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此外,在语文低年级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加深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不断发掘和创新劳动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劳动技能,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课文教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教材精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背课文的小偷
热爱劳动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