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建设思考

2021-12-16 03:57:19杜晶晶
山西农经 2021年2期
关键词:林业监督单位

□杜晶晶

(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 山西 太原 030012)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林业环境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日趋完善与强化,林业单位现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对象。对于林业单位来说,规范、严格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建设与本单位的长远发展有直接关系。因此林业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予以了高度关注,同时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林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我国林业保护、林业工作范畴以及林业发展活动中的所有经费进行把控与监督。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单位职能履行水平的良好与否。如何提升林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全面建设财务体系,是行业内广泛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

1 林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经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虽然政府给予了林业单位很多扶持项目,但是要想立足于社会并长久发展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企业若想实现经营目标,仅靠企业个别部门的努力与配合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企业从上至下全面协调与合作。由此看来,内部控制制度对林业单位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促进林业单位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还可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实现分工到人、责任到人。这样既能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又能提高林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为加快林业与绿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企业的风险逐渐加大,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满足企业的抗风险要求,先进技术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林业单位来说,应对风险最好的措施是建立先进、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依据制度有效开展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等分析工作,从而加强对自身薄弱环节的有效控制,提高综合竞争力、抗风险能力,保障管理和经济效益目标顺利实现。同时,单位内部控制作为衡量企业管理制度的准则,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变性,是否能够胜任社会环境的新挑战,都必须以政策法规为基础。只有在合法合规的现代内部控制制度下实施合理透明的监督管理方式,才能保证财政拨款资金落到实处,发挥合理的资源配置作用,真正体现生态、和谐、绿色、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理念。

2 林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财务问题对企业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从目前的工作现状来看,林业单位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在管控、制度、人员等内部控制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仍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部分问题。

2.1 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足

内部环境的良好与否决定着林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调,也是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在相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内部环境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效果[1]。

现阶段,很多林业单位已经落实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普遍对内部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其对林业单位今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有些林业单位的领导片面地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简单的资金管理和做账,将其与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同等对待,严重缺乏对内部控制的深度了解及认识,导致未能将内部控制纳入林业单位发展战略,给企业良好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

由此可见,林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单位领导层对其的重视与支持程度。单位领导越重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越能得到有效执行,还能减少特定控制被忽视或规避的可能。

2.2 内部控制信息交互不通畅

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是一个孤立、单一的管理制度,需要整个林业单位进行全面的信息交互与有效传递。否则,单位内部会丧失应有的良性运作及协调配合力,成为一盘散沙,影响内部控制传达与执行的有效性[2]。在林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持续开展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影响了信息共享的及时性。下级人员的意见缺少上达的沟通渠道,上级人员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情况,指导意见未能准确无误地下达至各个部门。因此,信息交互传达的有效性不足是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问题。

2.3 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控制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人的活动,从根本上说,内部控制是对人的控制。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工作人员不仅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也是落实具体责任的实施者。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目前,林业单位人员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工作人员学历较低,专业理论知识匮乏,实操经验较少,制约了林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序开展。虽然一些领导者的能力较强,但未能根据时代发展及时更新知识储备,致使内部控制管理方法保守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

因此,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增强人员内部控制意识,是现阶段林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中之重。有了综合素质优秀、专业能力顶尖的人才,才能促进林业单位飞速发展。

2.4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林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关键岗位未实行轮岗制度,导致一些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例如“表哥”“白条抵库”等事件。另外,长期从事同一岗位易产生岗位疲劳,导致人员自由散漫、态度不佳,出现得过且过甚至违法乱纪等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奖励业绩突出、爱岗敬业、有重大贡献的工作人员,能大大降低这类现象发生的概率[3]。

3 林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策略

3.1 完善单位内部人员和制度建设

要想强化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应当从单位内部人员和制度着手,发现问题,改善内部环境。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取决于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因此,选择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时,应当考虑其业务素质、道德水平以及对内部控制这项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甚至可以将工作的责任和态度融入单位制度及职业道德规范中。要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人力资源政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塑造良好的单位文化。出台相关规章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职责范围,进一步健全岗位责任制度。细化奖励和惩罚制度,逐渐形成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和谐文明的单位文化氛围。鼓励工作人员树立砥砺前行、牢记使命的价值观念,全面提升单位内部控制的效率。

3.2 提高内部控制信息交互机制的透明度

针对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信息传达机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工作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程度。单位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大众披露经济收支状况,同时接受社会大众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此外,林业单位要进一步规范信息对外公开的时间、方式、范围等。要打造多种信息交互渠道,提高单位内部的沟通效率,以便及时共享信息。建立职工意见反馈机制,详细分配工作任务,明确每个部门和具体岗位的职责和目标,实现信息及时交互。结合“互联网+”和相关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网络媒介传递内部控制的方法、程序、价值观念等。通过发挥内部控制信息化的作用,最大程度提高内部控制和信息交互的效率和效果。

3.3 强化内部控制监督

强化内部控制监督,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针对性地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与资产管理、内部监督等部门协调工作,为内部控制建设有效性提供保障。二是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和监察部门的作用。单位内部审计和监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内部监督有利于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建设和落实过程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三是可以借助外部监管力量,加大监督力度,使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管互相融合,共同提高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力度。例如财务部门作为单位财政预算与资金的监管者,对单位公共资金使用情况负有监管责任,因此财务部门应当对林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以此提高对林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效率;审计部门对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查,以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互补的审计机制,通过外部审计对单位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对公共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惩罚,杜绝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腐败问题[4]。

4 结束语

构建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现代化、系统化、有效健全的内控制度体系是林业单位顺利开展工作的关键要素。在发展过程中,林业单位通过开展内部控制活动,以多样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对资金进行合理调配,确保林业单位经营活动取得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成效。另外,对林业单位领导以及相关领域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关键作用,为我国林业单位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林业监督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 07:33:46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填单位 要推敲
land produces
看错单位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6
协办单位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夯实监督之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