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对2021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综合分析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预计2021年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全国发生面积14.28亿亩次,同比增加17.5%。
草地贪夜蛾,全国见虫面积4000 万亩次,发生区域涉及我国黄淮海及以南玉米种植区,长江以南发生面积占比80%。其中,西南、华南发生次数多、程度重,江南、长江中下游可达中等发生,江淮、黄淮、西北、华北偏轻及以下程度发生,东北南部可能零星发生。
飞蝗和其他迁移性蝗虫,全国发生面积3300 万亩次。其中,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发生面积1500 万亩次,北方农牧交错区土蝗发生面积1800 万亩次,发生区域涉及黄河滩区、环渤海湾、华北湖库区、新疆中哈边境地区、黑龙江和吉林局部苇塘湿地、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地带以及青海通天河流域,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高密度蝗情。黄脊竹蝗在云南边境有入侵风险,沙漠蝗有再次入侵我国西藏边境的可能。
草地螟,全国发生面积3000万亩次,其中,越冬代成虫和一代幼虫发生面积2000 万亩,一代成虫和二代幼虫发生面积1000 万亩。内蒙古大部以及毗邻的黑龙江中西部、吉林和辽宁西部、河北和山西北部等地重发可能性大,其中,内蒙古发生面积占比60%以上。
粘虫,全国发生面积7500 万亩次,玉米粘虫占比80%以上。其中,一代粘虫发生面积1000 万亩,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区偏轻发生;二、三代粘虫发生面积分别为4000 万亩、2500万亩,主要在黄淮、华北和东北玉米产区中等发生,局部地区杂草多、湿度大田块偏重发生,西北和西南地区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水稻、谷子等作物可能受到波及。
稻飞虱,全国发生面积3.5 亿亩次。在南方稻区总体偏重发生,江南中东部稻区大发生。其中,白背飞虱在华南西部、西南东部、长江中游和江南稻区偏重发生,华南东部、西南西部、长江下游和江淮稻区中等发生;褐飞虱在华南大部、西南东部、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偏重发生,江南中东部稻区大发生。
稻纵卷叶螟,全国发生面积2.4 亿亩次。西南东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偏重发生,西南西部稻区中等发生。
二化螟,全国发生面积2.1 亿亩次。南方中东部稻区总体中等发生,江南、西南北部和长江中游稻区偏重发生,湖南中南部、江西北部、浙江东部沿海大发生。
小麦蚜虫,全国发生面积2 亿亩次。河南中北部、山东西南部和中部、河北大部大发生,其他大部麦区偏重发生。
马铃薯甲虫,全国发生面积10 万亩次。新疆北疆局部区域发生,部分点片发生较重,黑龙江、吉林等毗邻俄罗斯边境地区存在境外虫源迁入可能。
苹果蠹蛾,全国发生面积60万亩次。新疆大部、甘肃中西部、黑龙江中南部、吉林中部和东部、辽宁西南部、河北东北部、天津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中北部的部分苹果园点片发生,存在向未发生区扩散的风险。
小麦条锈病,全国发生面积6000 万亩。重发区域主要在湖北和陕西大部、河南中南部、甘肃南部、四川沿江沿河流域和新疆伊犁河谷等麦区,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安徽沿江沿淮、河南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中等发生。
小麦赤霉病,全国发生面积9000 万亩,需防面积2.5 亿亩次。湖北江汉平原、安徽南部、江苏中南部、河南南部麦区偏重及以上程度流行,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中东部、山东南部等地中等流行。
稻瘟病,全国发生面积6500 万亩次。西南江南丘陵山区、沿江沿淮、东北主产区等常发区偏重发生风险高,其他稻区中等发生。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全国发生面积300 万亩次。华南北部、西南东部和江南中部局部稻区中等发生,其他南方大部稻区偏轻发生。
马铃薯晚疫病,全国发生面积2800 万亩。西南大部、西北东部、东北北部和华北北部偏重流行风险高,其他地区中等发生。
柑橘黄龙病,全国发生面积220 万亩。在华南大部、江南南部柑橘产区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存在偏重发生可能,在云南大部、四川和贵州南部的部分柑橘园点片发生,存在向湖南西部、江西中部、四川东南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梨火疫病,全国发生面积75 万亩。在新疆大部梨、苹果产区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存在偏重发生风险,在甘肃河西走廊的部分果园点片发生,存在向黄土高原优势产区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在浙江西北部、安徽东部、重庆东北部的部分果园零星发生,存在向周边区域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针对2021 年一类农作物病虫害重发态势,各级植保机构要切实承担属地责任,抓紧抓实监测预报工作,着力推进预防控制措施,大力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全力服务“虫口夺粮”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