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蓓
摘 要:环境监测属于环保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有关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助于充分地显示出环境质量问题, 明确相关的环境质量影响因素,正确判断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而做出合理的应对。但是在就环境监测工作的时候,环境影响评价环节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对于相关部门来说需要仔细地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应对,确保可以提升环境监测应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环境影响;环境监测;评价
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相关环保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任务,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将环境质量问题充分地显示出来,这样也有利于找出影响环境质量的相关因素,对于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变化趋势也能够予以科学判断,以便于相关部门对环境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不过,环境监测这一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合理的方式提高环境监测应用的有效性。
1 环境监测的作用
进行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准确地,准时的和全面地描述环境变化和相应地趋势走向,并为环境工程的管理工作,环境的污染源控制工作和环境工程的规划提供相应地科学依据。整体的可以总结情况如下:按照国家环境质量要求标准展开环境质量勘察评估;根据环境污染的分布来跟踪和确定污染源,为监测和控制环境污染提供一定的基础;收集环境的初始数据和长期监测数据并提供数据用来研究环境潜力,全面控制和有针对性的管理以及环境质量的预测和预报;保护人民的健康,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协助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环境工程的规范,环保的标准, 环境的法规等[1]。
2 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问题
2.1 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比较低
当前,大多数环境监测部门都具备相对比较成熟的环境监测工作机制,其中也包括考核机制,其中很多监测工作内容以及相关规范制度都得到了有效地落实,但是由于部分环境监测部门缺少完善的监察系统,就导致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一些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行为也缺乏规范性,这就会影响到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不过,部分环境监测部门在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时,缺少规范性及秩序性,工作态度也比较随意,而且不少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责任意识,这就造成环境监测数据处理质量低下,从而影响到整个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效性[2]。
2.2 环境监测数据不准确
环境监测数据直接影响着环境影响评价,如果数据不准确则不能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参考。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减轻考核的压力,实现环境质量所谓的“达标目的”,某些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环境监测站编造、篡改监测数据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严重损害了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公信力,也对环境监测系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真实性。
2.3 监测方位不明确
根据有关要求,环境监测影响评价部门制定环境监测计划时,应事先设立人员,并就现场监测点达成一致。但是,实际上,某些境影响评价单位通常不在当地组织人员,从而没有做到节省时间和金钱,只需根据地图在地图上指向和放置。通常,监视点的位置会随着时间发生显著变化,但是仍然遵守“地图”。不知道该区域在原始地图上没有原始断面,控制区域或河流,并且无缘无故添加了观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等。
2.4 不够重视环境监测
因为不够重视环境监测工作,这项工作无论是在技术资金方面,还是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多数的仪器设备配置和监测工作需要的条件都不符合要求,在内部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设备也存在仪器老旧的情况。如今社会发展速度持续增快,环境监测工作问题的产生概率也在不断提升。因为一部分地区位置相对偏僻,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监测单位在进行监测工作的时候,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没有认真地落实监测方案,监测时期也没有根据相关的需求进行采样,得到的样品也没有正确的保存。
3 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价时期使用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
相关单位若想提高环境监测的工作效果,将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二者所具备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首先就要转变自身传统的工作思想理念,对环境监测的工作内容及作用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要意识到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积极作用,以此提高相关单位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用措施,将环境监测工作有效应用到环境影响评价之中。另外,相关单位进行项目的开发建设时,不仅要重视前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还要注重动态化的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借此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应用与开展予以科学指导,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此外,有关部门也要提高自身的环境监测意识, 并加大对环境监测的宣传力度,开展讲座等活动,让相关工作人员在参加讲座的过程中,提升环保意识,使其能够积极开展环境监测工作[3]。
3.2 加强完善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首先各地区政府部门要针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建立相关的严惩制度,加大对违规、违法人员的打击惩治力度,有效防止环境监测数据的随意篡改、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有关部门要针对环境监测的质量进行定期检查,防止相关操作人员的行为不规范,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结合实际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可根据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设立相应岗位,将责任落实到人,充分发挥出监管作用。除此以外还要制定相关的规范制度,用来约束相关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工作人员态度随意,工作中出现不合理的行为。
3.3 重视环境监测设备的优化和完善
在环境监测工作时期,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直接影响到了整体的环境监测质量,为了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落实,相关的部门需要严格地管理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按时进行检查,防止环境监测设备仪器产生故障情况,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避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到较大的影響。不仅如此,有关的单位需要及时地更新和替换陈旧的监测仪器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工作设备,确保可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效率,增强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如此也可以更好地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效果和价值[4]。
3.4 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的改革创新
想要环境监测数据更加真实准确,就必须要从监测技术入手,逐渐改变传统的监测方式,更新设备仪器,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比如GIS、RS等技术,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保障,使得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体的工作过程, 各个工作环节都需要以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来进行落实。能够看出,环境监测可以给环境评价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而且可以充分地发挥监督功能,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这个环节,保障整体的监测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顾卫东.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相关问题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 2020,28(3):69+66.
[2] 李福坚,秦熙露.基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监测问题与应对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9,9(11):14-15.
[3] 赵晓光.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8+30.
[4] 窦艳. 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