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
摘 要: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当前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者需要进一步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需要更有效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并使之在全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以此为学生音乐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显著提高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问题及其对策,希望能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音乐欣赏课 相关问题 应对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9.018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有效地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在新课改的指引之下,更充分地引入和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内涵能够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得到充分体现,并且让学生对其进行更有效传承和弘扬,这样才能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相对应的条件和支撑。需要指出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体现目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探究问题的根源,然后提出更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此确保两者发挥合力,体现出更大的教育价值。
一、初中音乐欣赏课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了解和认知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在融入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学生往往对于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知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通常不具备自主探究精神,不能自主挖掘和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在价值,往往只是流于表面地学习和听讲,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独立思考,对于传统文化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更不具备应有的文化自信。除此之外,在音乐欣赏课的推进过程中,不少教师也没有足够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入,缺乏应有的渗透力度,在渗透的层面和角度上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效能和价值,导致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进行有效继承和弘扬。
2.学生缺乏有效的音乐实践过程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实践、亲身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让学生融入课堂中,更充分地感知到音乐的无穷魅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有着事半功倍的学习成效。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为全部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音乐实践机会,或者在音乐实践过程中也没有充分体现出所要传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内容,由此导致实际的音乐实践往往索然无味,不能体现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初中音乐欣赏课中,音乐理论知识方面的讲解占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有的音乐作品难度较大,学生可能会被动地听讲,由此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限制,导致课堂变成灌输式教学,不能积极有效地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和融入,学生对两者也不能实现有针对性的思考,由此导致实际的教学完成任务度低,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会造成很大限制。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内容不够全面和深入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包罗万象,是我国古代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对其进行传承和渗透要有针对性,确保各类内容全面细致。音乐课堂与学生艺术社团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的一部分,所以在课堂时间、课程内容上都不够“灵活”。通过实践调研可以看出,在实际的渗透和传承过程中,在有效的课时内相关内容呈现得往往比较浅显,缺乏应有的实效性和可行性,无法完全体现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也不能呈现出良好的渗透效果。
二、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
1.从根本上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中得到更有效的渗透和传承,教师需要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必要的前提。只有确保学生具备应有的兴趣,才能为二者的渗透和融合提供必要的前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中讨论这种继承和弘扬的意义,然后探讨音乐主题背后的传统文化元素,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传统文化的媒介导入,深入体会,让学生更充分感知作品,从而在无形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代代相传的艺术瑰宝》一课中出现的中国鼓乐《云端齐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介绍鼓乐早已被录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古代传统器乐的遗存,充分讲解中国鼓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其文化背景进行理解,感受鼓声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这就是一个继承和弘扬的过程。
2.引导学生加强实践探究,自主学习和收集相关内容
我们都知道“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渗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尽可能从实践着手,让学生更有效地融入两者的传承和渗透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认知进一步有效掌握相关知识,把握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让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和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切实有效地进行预习,并搜集和整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关联的歌曲和音乐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呈现,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两者融合和传承中。这样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文化修养和音乐素养,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也能得到全面提高。
例如,成立学生社团,既可以学习传统文化相關知识能力,又能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很好的互动展示活动,在全体学生中能起到引领的作用。前面提到学习《云端齐鼓》,在此之后可以拓展其他中国鼓的打击乐作品,比如《老虎磨牙》《战鼓》《牛斗虎》等,加强实践探究。
3.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推深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涉及的内容既包括诗歌文化、也包括书法文化、舞蹈文化、戏剧文化等,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深层次地融合各类内容,确保融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相关内容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使融入的层次更加深入,范围更加广泛,进而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例如,舞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更有效渗透多种类型的舞蹈文化,如汉族的秧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等。在学生欣赏民族音乐,可以配和相对应的舞蹈视频,使音乐鉴赏形式更加多样。通过多种类型的民族舞蹈,展现出音乐的内涵,使歌舞有效地融合和统一,也就能更有效地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教师应该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落实相关对策要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两者的渗透更全面、深入,以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更有效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 袁丽《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第2期。
[2] 华威《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北方音乐》2017年第19期。
[3] 魏艳梅《传承音乐之源弘扬民族文化——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艺术评鉴》2018年第7期。
[4] 石秀乾《改进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措施和方法》,《考试周刊》2015年第3期。
[5] 孙榕梅《试论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与实践》,《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