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思路探索

2021-12-15 21:27吕德生
关键词:高中历史传统历史

摘 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学生群体接触到的信息开始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接触过外来文化后,不自觉忽略本国传统文化。各高校和教师应意识到这种情况,并重视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历史学科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利于历史课程的开展,也有助于学生接受、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改变授课理念。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 传统文化 教育模式构建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1.09.011

我国传统文化经历悠久历史才沉淀积累下来,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校和学生都应认识到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课程更是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课程结合,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高中历史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目的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历史教育教学,首先加强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汲取其中的道理和知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效路径。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喜爱传统文化,自觉发扬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给世人带来的精神文明的影响。历史教师将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让学生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高中学生群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崇尚“过洋节”,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鼓励学生自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提高学生精神文明素养。如今学生的各种考试中也加入了对传统知识的考察,可以看出教师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在考察中,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各种民俗文化特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知传统文化,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发扬。

二、高中历史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有效路径

1.对教材内容深入分析

高中历史教师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是将传统文化加入历史教学课堂的前提。只有历史教师对教材有足够了解和挖掘,才能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课堂中最重要的道具,是连接历史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载体。为了高效教学,历史教师要正确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性,但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中内容,要做出适当的拓展和补充,对于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入,要做到所授的传统内容完美依靠历史教材,否则当传统文化教学脱离历史教材后,学生很难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的理解和认知,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还影响了历史课程教育进展。

例如,在统编版教材中,《诸侯纷争和变法运动》一课,为学生展示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起源,教师讲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出当时最著名的历史事件“百家争鸣”,并为学生介绍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比如儒家代表孟子和荀子,再依据孟子和荀子各自的著作,探究两者的思想有何不同,从著作中找出人物的思想特点,体会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各大教育家、思想家的高尚品德。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在历史背景下各大流派的思想主义、百家争鸣中各家的代表人物,还能在这些代表人物的著作中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通过历史教师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将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促进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的进步。

2.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通过以往傳统的教学方式来看,在历史教师授课过程中,多由教师单一口述。而历史学科又是一门纯粹的文科课程,在历史课堂中不免出现教学过程过于乏味的问题,导致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时不能对相关内容有较为清晰的认知,思维混乱,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对历史丧失学习兴趣,整体学习效率不高。教师教学模式、思维模式单一,久而久之让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厌烦心理。以上种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而将多媒体设备运用在日常教学中,能很好地帮助历史教师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充分、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对教学的开展也有较大帮助。中华优秀文化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更是有着珍贵的精神文明,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分不开的。在历史课程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的精神文明,有利于学生自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例如,讲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这一单元内容,可以结合今年建党100周年的实际情况。为了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事件有明确和清晰的认知,可以为学生搜集记录当时年代的图片或者相关影视资料。通过这样直观的方式,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的理解。或者为学生制作动态地图的视频,从地理位置上帮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地理位置和活动轨迹,教师还可以从军事角度,为学生解读中国共产党如何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在此过程中,从不同于传统历史授课角度,为学生讲解,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通过历史事件、各大战役中英勇人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伟大人物的精神思想、高尚品格,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之一。

3.重视课堂氛围

历史学科因其自身文科特点,相比较于其他学科并不受到学生的喜爱。历史教师要想转变学生的态度和看法,首先要着重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环境,增强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学科的热爱。想要建立高效的教学方式,首要工作就是研究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高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很重,时间对于高中生来说很紧迫,因此不再有大量的时间做课前准备和课外知识的拓展。历史教师应深知这一情况,不能为学生布置阅读大量历史材料的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历史教师应将这件事视为自己的工作,在大量的历史阅读材料中,将相关部分截取出来,有重点的引导学生学习,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高效汲取。而对于传统文化,教师应该有效结合教材,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角色扮演、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模式,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演绎历史人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所说所做。学生身临其境的演绎,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这样角色扮演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帮助教师活跃历史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参与,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理解。

4.增加课外拓展实践活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我国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不再单纯重视书面教学,而是着重强调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在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能帮助教师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历史教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培养不能限制于课堂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组织调查活动或者博物馆参观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自身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在紧张的课业压力下放松身心,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和自身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在课堂中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历史教师利用深入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学习状况、丰富教学方式等方法,将传统教育有效融入历史学科,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继承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郑承辉《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模式探究》,《亚太教育》2019年第8期。

[2] 冯可明《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探析》,《中华少年》2019年第12期。

[3] 夏西《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浅析》,《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年第8期。

(吕德生,1983年生,男,汉汉族,安徽霍山县人,大学本科,任职于安徽省霍山中学,研究方向: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传统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少年力斗传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