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於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
王晓霜/江苏省农产品品牌发展中心
近年来,泰州市姜堰区将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心工作和农业招商的重点方向,优化举措千方百计扶优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目前,姜堰区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家,其中省级9家,市级23家,有10家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按类别分,32家龙头企业中从事农业生产类10家、农产品加工类16家、市场流通类4家、休闲农业类2家。据统计,2020年,姜堰区3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12.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4.51亿元,实现净利润1.91亿元,上交税金1.31亿元,创汇11020万美元,科研投入3341万元,带动农户67.46万人次。
制定扶持龙头企业政策。因地制宜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在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三品”认证、订单农业、申报评级等方面给予财政扶持,鼓励龙头企业开展品牌创建、产学研合作、引进人才、发展订单农业、领办产业化联合体,近年来每年财政奖补资金都在200万元以上。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2018年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705万元,省补资金352.5万元。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补强了龙头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短板弱项,进一步延长企业的产业链,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和信心。目前,还在实施的4个2019年农业产业化项目总投资达800多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达600万元。
支持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积极打造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并于2014年1月份正式获批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集中区规划总面积约5000亩,区财政支持3100万元建设标准厂房,目前一、二期标准厂房己建成41710平方米,总投入6569.59万元。农产品加工区标准厂房出全部租出,总投资达1.5亿元。三期标建设标准厂房24000平方米,由区农水投公司支持,主体工程已完成,预计投入3325万元。支持加工集中区龙头企业发展,近两年江苏新又碧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泰州市中艺农业生态园有限公司、泰州市溱湖八鲜食品有限公司等累计获得572万元的项目支持。
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制定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创成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江苏省名牌产品2个,江苏省著名商标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江苏省农产品品牌目录品牌13个。绿色食品44个,有机农产品12个;累计颁布省级农业标准8项,市级26项;建成国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区5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各1个,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比100%。其中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拥有21个绿色食品认证。
加强产业主体利益联结。鼓励龙头企业领办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种养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纳入联合体,形成统一种苗供应、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订单销售的利益共同体,实现相互合作、抱团发展、整体效益最大化。2019年,姜堰区新创成2家农业产业化省级示范联合体:泰州苏鹏优质禽蛋产业化联合体、和盛食品产业化联合体,带动7家农业企业、8家专业合作社、32家家庭农场、210户种养大户;新创成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涉及农业企业12家,带动合作社64家,家庭农场、种养大户120多个。
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少部分行业生产不景气,2019年销售收入、利润、税收等经济指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较前几年相比,增长放缓,一些产业缺乏发展的活力,个别企业发展出现停滞乃至萎缩。
龙头企业整体数量偏少,规模偏小,缺少旗舰级的企业。姜堰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只有9家,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不小,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发挥根本性的作用。
缺少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还是相对较少,特别是在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和面粉加工领域,无法形成产业优势。
企业的总体投入不足,缺乏发展资金。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改投入积极性不高,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减弱,三分之二左右的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
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落实不到位。尽管各级政府部门有很多的扶持政策,但在实践中,部分用地、用电、贷款等扶持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企业经营发展软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加大项目招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针对本地农业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着力发展绿色稻米、优质果蔬、生态菌菇、特色水产四大主导产业,产业产值均过亿元,应加大这四大产业的加工企业的招引力度,把农业企业基数做大,延长产业链条,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引导运行质态良好的农业企业申报创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帮助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申报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激励龙头企业上项目、搞技改,更新落后的生产加工设备,提高企业的产能,鼓励龙头企业挖掘潜力,培植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培训力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力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素质。农业农村、商务等职能部门要组织农业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学习现代管理技能、管理理论和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让他们能够把握农业企业的运作规律,培育有眼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农业企业家。强化品牌运作。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创建知名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并给予适当奖励。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等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开展集成创新。发挥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承担相应创新和推广项目。
增强政策支持,凝聚企业发展合力。农业农村部门要制定扶持奖补政策,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商务部门要积极改善企业投资营商环境,优化促进农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助力企业拓展销售市场和渠道;金融监管部门要优化融资平台,积极帮助企业联结金融机构解决融资困难问题;税务部门要用好用实对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自然资源部门要积极落实有关企业发展建设用地保障政策;供电供水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农业企业的用电用水优惠政策。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扶持农村,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思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