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实施乡村管理的策略研究

2021-12-15 02:44潘兴业
山西农经 2021年11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战略区域

□潘兴业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建设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受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影响,乡村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干扰,与城市经济的两极化矛盾日益凸显,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公共问题,逐渐成为政府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乡村经济建设发展除了要注重农业生产外,还需要通过开展高效的乡村管理工作,为区域经济建创造条件。

1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一,有效促进了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在科学技术手段的驱动和指导下,新农业经济形式得到了创新优化,同时使“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对于提升区域经济水平有显著作用。第二,增加了农民收入。乡村经济建设和管理的重点工作是不断提升农民收入,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这样经济水平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收入渠道得到拓宽,加之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有效改善了乡村经济状况,同时提升了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第三,有效促进了乡村教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重视义务教育工作。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能够助推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经济建设和发展[1]。

2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经济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乡村管理重视程度不高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强对乡村各项工作的管理十分重要,对于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实际来看,很多乡村存在忽视管理工作的情况。有关人员没有认识到管理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即便开展管理工作,也无法发挥实质性效果,导致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除此之外,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管理工作需要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忽略了乡村建设和管理,将发展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中,导致乡村管理工作难以正常有序开展,最终制约了经济水平的提升。

2.2 乡村管理工作脱离群众

现阶段,很多乡村管理工作存在脱离群众的情况。有关人员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管理,没有考虑到群众的现实需求,使很多群众不服从管理或难以积极配合,导致管理质量不高。

乡村振兴战略下实施乡村管理,要求基层干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在乡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相关事项中,应组织群众参与,考虑群众的想法和意见,鼓励群众积极配合乡村管理工作,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2]。

2.3 缺乏地方特色

当前一些乡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成效显著,根本原因在于建设过程中善于结合地方特色,利用这一优势开展建设工作,能够达到提升经济水平的目的。部分乡村建设和管理没有彰显地方特色及优势,缺乏地域特色、民风民俗等,一方面造成经济发展和建设受阻,另一方面使地方性文化传承受到影响。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实施乡村管理的策略

对于乡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在充分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同时,为进一步改善乡村地区经济状况提供有力保障。

3.1 创新乡村管理理念

乡村振兴战略下,要想推动乡村经济和建设进一步发展,必须创新乡村管理理念,具体如下。第一,乡村基层干部队伍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乡村管理的重视程度,为提升乡村管理水平创造条件。第二,乡村管理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将其应用到管理工作中,让管理工作科学化和合理化。第三,要结合乡村实际情况,积极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分配区域资源,结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第四,结合乡村整体风貌,考虑当地群众的需求和建议,建立一套符合乡村实际建设和发展情况的管理体系,指导乡村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在提升经济水平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3-4]。

3.2 完善乡村管理内容和形式

乡村管理工作应具有实质性的引导效果,为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条件。完善乡村管理内容和形式,结合乡村整体情况编制发展和管理方案,同时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满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同时,加快区域经济建设。

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需要将经济、文化、生态以及资源等进行整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及影响,创新乡村管理内容和形式,最终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

3.3 了解群众现实需求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紧密联系群众,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乡村管理也不例外。乡村管理一旦脱离群众,必然导致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效果。因此,在实际开展工作中,要多了解群众的需求,明确他们的真实意愿,引导群众参与到乡村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并积极配合和响应政府号召,使乡村管理真正发挥作用,进而起到推动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目的。此外,地方政府在编制区域经济建设规划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听取群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整合,提升规划方案的合理性[5]。

3.4 重视产业发展规划

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乡村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地方优势和特色。一旦缺乏地方特色,会导致建设和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致使发展和管理受阻。在实际开展乡村管理时,要将地方特色、文化优势与产业发展规划相结合,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建设完善的产业链,为乡村居民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为乡村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动力。例如对某乡村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后发现,该区域适合种植茶叶,发展茶产业所获得的收入是该乡村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由于茶叶销售渠道单一,导致经济建设和发展缓慢。对该地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充分地方特色,建立一套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即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运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加强网络宣传和推广,拓宽茶叶销售渠道,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该地区的茶文化。

3.5 健全经济管理制度体系

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乡村管理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健全区域经济管理制度意义重大,是落实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的重要体现。

在开展乡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些区域存在经济管理程度较低等问题。由于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经济管理工作极度混乱,给经济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影响。为了健全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相关的乡村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使经济管理制度符合区域发展需求。政府应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吸引大型企业入驻,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

此外,在健全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乡村经济账目,通过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账目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优化和改善,提升乡村经济管理质量。

3.6 多元化发展农村新经济

乡村振兴战略下开展经济管理工作,还需要通过对农业生产结构和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不断提升乡村农业和地区经济水平。我国乡村遍布大江南北,各地经济特色、地理条件不尽相同。在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确保地区农业发展符合现实需求。

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服务于特色经济建设,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产业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了加强农村多元化经济建设和发展,政府需要从政策、人才以及资金等方面加强扶持,鼓励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到乡村建设和开发中,显著提升乡村经济水平。

4 结束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乡村经济水平的动力来源。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开展乡村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只有提升管理水平,才能有序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乡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重视程度不足、脱离群众以及没有彰显地方特色等问题。要结合乡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快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指导。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战略区域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分割区域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区域发展篇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