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12-15 07:54陈柏轩文昌市翁田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南文昌571328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年10期
关键词:飞虱分蘖喷雾

●陈柏轩(文昌市翁田镇农业服务中心 海南 文昌 571328)

水稻患病虫害后,生长状态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中需精准识别水稻病虫害,提高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水平,以达到高质高产的目标。

1 稻瘟病

稻瘟病易导致水稻大幅度减产,影响水稻的品质。水稻在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均易患该病。在防治工作中,需要考虑品种特性、栽培方法、药剂防治等。

1.1 种子品质的控制

选择优质的抗病品种,使其在种植区域内可高效生长。为保证种子的品质,可以用10% 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经过48 h后直接催芽[1]。

1.2 田间管理

1.2.1 及时清理病原菌稻瘟病的病原菌多来源于种子及田间稻草, 所以要及时清理田间稻草来减少越冬菌源。

1.2.2 适时早栽在本地区水稻播种的适宜时间内尽量早栽,一般在清明节前后,缩短叶瘟危害的时间,降低水稻生育后期可能受到的低温、阴雨的不利影响。

1.2.3 合理施肥每667 m2可施150~200 kg有机肥,确保足量且不过量。合理追施氮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1.3 药剂防治

水稻患病后,根据实际病症特点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1.3.1 叶瘟在病叶率约为3%时采取喷药防治,水稻叶瘟常见典型症状为“三部一线”,即病斑一般梭型,外层黄色晕圈为中毒部,内圈褐色坏死为坏死部,中间灰白色为崩溃部,病斑两端叶脉变为褐色条状为坏死线;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会有灰白色霉层。每667 m2可用32.5%苯甲嘧菌酯40 g或富士一号80~90 g兑水30~45 kg混匀,喷施2~3次,每7 d喷1次。

1.3.2 穗瘟在抽穗期采取喷药防治,喷药次数根据水稻植株的生长状态、天气条件而定。选择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 g/hm2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等,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初期(抽穗5%)喷施第1次,齐穗期喷施第2次,每667 m2喷药液 60~70 kg[2]。

2 纹枯病

水稻从苗期到穗期均有可能患纹枯病,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的患病概率更高,危害部位主要集中在叶鞘。在氮含量偏高、种植密度偏大、田间水分过多时,水稻植株易患纹枯病。宜采取农业防治为主、药剂为辅的方法。

2.1 栽培期加强肥水管理

稳施氮、磷肥,增施钾、锌肥。灌水时,应充分考虑到水稻各生长阶段的需水量,苗期到分蘖期要保证干湿交替,在灌水过程中要勤灌、少灌。分蘖后期做好控水晒田工作,做到浅灌、多次灌。此外,必须确保干燥时间,以满足适宜的水肥条件,确保土壤渗透性,促进根系发育、幼苗生长。

2.2 药剂防治

施药时间不宜过早,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要目标。药剂可选类型较多,如5%井冈霉素水剂2250 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 g/hm2,使用时兑水750~1050 kg/hm2,予以喷雾防治,喷雾部位以植株的中下部为宜,用药2次,一般在拔节孕穗期用药1次,隔7 d再用药1次。防治工作应有侧重点,需将孕穗至齐穗期作为重点防治阶段,其他阶段适度防治[3]。

3 条纹叶枯病

灰飞虱是条纹叶枯病的重要传播者。水稻植株患条纹叶枯病后,可见其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短条斑,大部分颜色为黄绿色和黄白色,后续该短条斑范围逐步扩大、融合。植株早期患病时,有枯死的可能;后期患病时,抽穗不良,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3.1 防治措施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采取多重措施。在栽培前,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做到源头防控。利用多种途径切断病毒的传播:第一,消灭传播者,即灰飞虱;第二,合理规划种植区域,应当远离虫源田(麦田、蔬菜园等);第三,日常管理中及时清理大田周边的杂草,尽可能避免灰飞虱大范围的寄生。不施分蘖肥,重施穗肥,合理施加锌、硼、锰等微肥,给水稻植株的生长提供肥力支持,使其具有足够的抗病能力。

3.2 药剂防治

首先,从源头上预防,即利用药剂做浸种处理,此环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浸种或5%锐劲特种衣剂拌种。其次,在秧苗移栽前,适当施加“送稼药”,如10%吡虫啉300 g/hm2+36%三氯异氰尿酸375~ 450 g/hm2,每667 m2用250 mL兑水30 kg喷雾1次, 间隔7 d再喷雾1次,能够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4 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虫害会使植株出现白穗,其防治可采用15%雷钻乳油1350 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 mL/hm2喷雾的方法。需重点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

4.1 二化螟

在低龄幼虫高峰期予以防治,以施药的方法为宜。

4.2 三化螟

首次防治时间可选在水稻大肚期,7 d后再次防治。

4.3 稻纵卷叶螟

在新的小虫苞出现时,要及时防治,施药时应确保喷雾均匀、药剂足量。

5 稻飞虱

稻飞虱主要有2种,即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前者好发于水稻的生长前期,后者好发于水稻的生长后期。具体而言,白背飞虱常见于水稻分蘖至拔节期,可见受害田块的稻叶变黄,分蘖进程放缓、数量不足,严重时出现大范围的枯死现象,危害较大。褐飞虱常见于水稻孕穗至成熟期,可见稻丛基部颜色发生变化(以黑褐色为主),植株逐步枯死,严重时全田枯黄。当田间每百丛虫量超50头时,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1 喷雾防治

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每667 m2兑水25~30 kg 施喷2次,间隔7 d,防治效果较好。

5.2 泼浇防治

可选用10%吡虫啉或40%久效磷乳油 750 mL/hm2大水泼浇,按照6000 kg/hm2的用量,泼浇2次,间隔3 d。

6 总结

合理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提高水稻栽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病害、虫害在发病机制、危害特点等方面均有所差异,需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技术。

猜你喜欢
飞虱分蘖喷雾
50%吡蚜酮WG对水稻褐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Bph36介导的抗性机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还原喷雾
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怎样正确使用喷雾式化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