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奋进之路

2021-12-15 02:42申书兴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教学

申书兴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世界高等教育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态势前所未有,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崛起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可以感知,正在发生并加快演进的这场教育变革,已然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课堂技术的革命、教学行为的革命,教学环境在变、教学内容在变、教学手段在变、师生关系在变,高等教育全面进入人才培养提质新时代[1]。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站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出明确要求。回信情真意切、内涵丰富、催人奋进,字里行间充满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高等农林教育的殷切期望。身处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新时代,注定我们的教育使命会更加独特和伟大,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于变局中开新局,是接续走好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教学改革奋进之路,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

一、准确识变,综合研判改革面临的问题

高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吻合国家、吻合时代、吻合社会发展规律,吻合教育、吻合教学、吻合人才成长规律。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力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人才培养上发力,已经成为支撑生产动能转换、发展方式升级的重要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而事实上,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实现路径、模式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需要给出新的解决方案。

宏观看。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我们对经济、科技、教育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变化认识还不够深刻,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感知还不够敏锐,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还不够丰富,推进现代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步子还不够大,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水平还有待提高。站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前,我们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举措还不够有力,围绕“四新”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力度还不够强,全力推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机制还有待完善,固有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质量管理等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支撑还不够有力,等等。

具体看。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加速演进,科学领域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真正培养能够解决复杂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学生,关键在于突破学科边界限制。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学科交叉融合,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学科交叉融合,农业教育要发展、农业院校要生存同样需要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特征,无论是升级改造传统农科专业,还是设置交叉学科专业,还是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必须要把建设重点放在“学科交叉、跨界融合”上,体现“一二三产融合”理念和新科技革命内涵。如果以此为新农科建设的逻辑起点,自然需要对传统知识结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比如,土地管理系列课程与农学、林学、园艺、园林类人才培养紧密相关,但在我们调研的很多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强调跨学科课程的深度交叉融合,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学科专业的力量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缺乏有效协同联动,农学类专业与管理类专业之间的壁垒导致跨专业育人模式受到阻碍。

概言之。推进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是农林高校的使命所在,推进乡村振兴由梦想照进现实农林高校同样不可缺席。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农林高校自身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加快知识更新、拓宽眼界视野、强化实践锻炼,将自身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量,综合研判当前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未来走向,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二、科学应变,精准把握改革推进的方向

从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角度看,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3]。高等农林教育一头承载着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一头关系着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面向未来,不断提高自身对教育强国、农业强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目标实现的贡献度,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紧密对接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全面加快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聚焦粮食安全、生态文明、生命健康等关键领域,构建与未来“三农”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生态体系。突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需求导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丰富学科专业内涵。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全力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

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角度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教育现代化八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即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为我们走好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之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4]。面向未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课程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切实引领学生将学农爱农与强农兴农联系起来,将青春梦与中国梦对接起来,进而促使知识和能力发挥更大效用。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再好的教育教学改革预期,只有真正落实到课堂层面,才算走完“最后一公里”。传统课堂存在的弊端不是今天才发现的,改变课堂教学也不是今天才提上日程的。大家的共识是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要从灌输转向对话,从被动转向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但相关改革实践长期以来却乏善可陈。究其原因,并不是我们的理念先进了,课堂教学就会改变,重要的是还要有践行这些理念的素养和能力。比如,建立对话课堂,需要我们有轻松掌控课堂节奏的能力,要把握好在什么节点提出问题、提出什么问题、问题的可能回应是什么,只有准备充分的师生对话才会给人启发、引人思考;比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我们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课程设计能力,要把握好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比如,适应“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新形势,需要我们积极提升个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丰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创新培养模式、拓展课堂的内涵与外延,以更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比如,运用评价手段提升课堂教学实效,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评教评学方式,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学生对学习挑战的态度、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课外项目学习任务完成等多个维度进行设计和考量等。可以说,这些具体的、微观的环节是真正打通理念到实践的连接点、推动课堂改变的发力点、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需要下真功夫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三、主动求变,深入探索改革攻坚的路径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提出的最新要求。回答好这一重大时代命题,农林高校必须自觉将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守正创新,加压奋进,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一)战略层面做到“两个贯穿”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干好这个“主业”是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学的根本,决定着学校事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方向,决定着办好人民满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底气和底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高度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需求,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深化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1.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内容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教育有机融入课堂、融入实践、融入生活,不断涵养“教师有担当教、学生有使命学”的良好育人生态,不断巩固青年学生为“三农”问题求解、为社会发展献力的使命担当。在方法上,将立德树人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时俱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思政课程体系和课程思政内容,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支农支教、社会实践等实践育人活动,着力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在保障上,积极探索可以有效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求知求学各方面的激励新机制,持续创新包括环境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等在内的工作新模式,加强教育教学全过程质量监控,形成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教育环境和制度安排。

2.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面对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新目标,走好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协同发展之路的新任务,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的新要求,在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建立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五育并举”新机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产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统筹推进、协调推进、系统推进的人才培养新体系,进而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宏观看,创新创业教育是开放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面向全部学科专业、全体老师、所有学生,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是衡量一流学科、专业、课程、师资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具体看,应聚焦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探索校地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创业的合作发展新机制;应聚焦“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等关键问题,系统牵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践育人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应聚焦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需求,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实践新经验。在更高起点上引领改革走向,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

(二)战术层面把握“四个关键”

专业调整是鉴别高校“真改革”还是“假改革”的试金石,课程建设水平最能反映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没有教师的参与只能是空谈,持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立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一现实目标,必须在专业、课程、师资、质量保障“四个关键”上持续发力,确保改革始终与时代需求同向同行。

1.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专业调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农业生产经营、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业农村科技等人才培养,加强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建设一批新兴涉农专业,引导综合性高校拓宽农业传统学科专业边界,增设涉农学科专业。进一步为农林高校全面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5]。要突出社会需求导向、国家标准导向和特色发展导向,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新任务,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深刻理解“一二三产融合”和新科技革命对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服务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目标,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运用为重点,积极探索作物、畜牧、农业环境、农业工程、农业经济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传统专业改造新路径。围绕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挑战和“三农”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新态势,瞄准智慧农业、智能装备、休闲农业、共享农业、互联网农业以及农业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主动布局新兴专业,积极引领面向未来的农林院校专业布局战略性调整。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着力推动新农科建设,加快形成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在培养方案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学生在审视自身的过程中提升个人品行,在发展志趣的过程中自主树立远大理想,在体察世界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切实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和支撑度。

2.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全面加强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化时代课程最大的使命是调动情绪、激发兴趣,能不能调动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其主要观点认为,教学应为学生提供有挑战度的内容,并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教育部提出“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我认为,一门好的课程应该是知识丰富,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应该是内涵丰富,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也应该是形式丰富,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体现高阶性,要在课程建设的认识层面增加课程的深度,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由记忆、理解、应用转向分析、评价、创造;强调创新性,要在课程建设的设计层面增加课程的创新力,以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和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加挑战度,要在课程建设的实践层面提高课程的学习目标,引领学生跳出书本和课程本身,努力尝试解决开放、跨界、复杂的问题。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课程团队建设,进而建设一批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一流课程,整体促进课程体系优化与质量提升。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着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标准答案考试强调的是模仿能力,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记忆、复制、执行能力强,善于处理有既定任务或方向的问题。而非标准答案考试强调的是创造能力,这种模式下培养的人,统筹、分析、思辨能力强,善于处理没有既定任务或方向的问题。通俗讲,前面有人领跑,你可以跟跑,这没有问题;可当你实现并跑且有机会超越时,问题出现了,因为你不善于独立选择往哪儿跑。从现实角度看,非标准答案考试模式下培养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在处于并跑阶段时实现领跑,而这对加快创新型国家来讲至关重要,影响深远,必须在教学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

3.聚焦教师角色重塑,提升综合能力素养

“从昨天走来的教师,培养今天的学生,面对明天的世界——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挑战。”这是2019年的6月28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的《为了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一年来改革综述》开篇第一句话。短短36个字,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客观揭示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既反映了客观规律,也折射了现实需求。当今社会,人类已步入知识随处可取的阶段,作为教师必须清楚不一定要把知识都装进学生的头脑,要准确做好角色定位,要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核心是变知识传授为思维方式引导和技术引导。要突出教材编撰、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创新实践等核心能力培养,在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沟通、教学技术应用等方面全面提升。要具备跨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的教学掌控能力,善于在多学科间开展合作,努力引领青年学生感知和把握未来。切实培养学生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学术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伴随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触发教师角色的快速转型。可预见,未来的教学场景中,技术将可以承担更多知识传授方面的工作,教师的重心将更多地转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素养培育、心理干预、人格塑造等方面。教师的能力标准将被重新定义,教师的职业要求将全面更新。应主动适应未来教学场景新变化,加快从单纯的知识讲授者向健全人格塑造者、学习资源提供者、学习环境设计者、学习动力促进者、有效知识和学习方法传授者、学习效果的评估者转变。以期在不断追求卓越的路上始终与未来人才需求和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同向、理念同频、行动同步。

4.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质量保障水平

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党和国家对涉农人才的期待越高,也意味着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全面对接新时代教育评价、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从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过程质量监控、健全质量评价机制等多个维度,加快完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质量保障水平。要有效运用评估评价这个抓手,积极对标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科评估、学位点评估、专业认证等核心指标,积极发挥质量报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多主体评价作用,推动形成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切实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切实将质量要求、质量管理、质量文化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不断激发质量提升的内驱动力。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加强教学管理是提升质量保障水平的重要方面,要在大力推进改革的同时,着力抓好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如果把教育教学改革比喻成快速行进的一列“动车组”,那这支队伍就是保障这列车加速行进的动力元、稳定器、硬连接则至关重要。因为这个动力元的存在,各节车厢才会同向同频;因为这个稳定器的存在,各节车厢才会协调互动;因为这个硬连接的存在,车头才会有效牵动整车驱动、和谐统一。要积极创造学习机会,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水平高、懂教育、熟教学、善管理的队伍。同时作为管理人员自身也应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狠抓落实本领,不断提高“互联网+教育”条件下的管理服务水平和效率。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中国经济、中国教育、中国农业等这些与高等农林教育休戚相关的世事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提出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境界,并形象地比拟“奋进之笔”不是坐着就能完成的,而是要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和苹果。于我们而言,身处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时代大潮,走好新时代农林教育教学改革奋进之路,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农林高校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