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冠肺炎疫情对公立高校财务管理之影响

2021-12-15 01:33
中国农业会计 2021年9期
关键词:财务疫情学校

于 钰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公立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核算模式及具体收支业务的影响

新冠疫情推动了核算工作的信息化进程,近几年高校网上报销业务虽已逐渐开展,但是多覆盖于部属院校或省属院校等科研经费规模较大的单位,地方院校使用网上报销业务普及率较低,或即便使用网上报销平台,能使用的范围也比较有限,对于党费和工会经费等代管款项、个人收入申报、学生奖助学金发放等业务还未完全开展。而高校财务处本身又是业务繁忙、人头攒动的部门,这样一个服务部门,每天现场咨询业务和办理报销等事项的师生络绎不绝,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现状下,财务核算部门的工作特性无疑给疫情传播大开方便之门,来往财务部门的人员比较频繁、密集,无形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风险。基于此情况,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财务工作流程,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将风险系数降低,是高校财务部门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高校推迟开学,在未开学期间的退学生住宿费及开学前防疫物资、开学演练等各项开学准备、开学后的应急处理等各项收支核算都是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业务。具体来讲,在收入方面,2021年因疫情影响,财政整体压减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因公出国等经费,财政收回年初基本支出经费拨款,学校接受社会捐赠资金及物资;在支出方面,高校需要按照防疫要求及时购置防疫设备和物资,或聘请专家对学校防疫工作进行指导,更重要的一项支出核算是退学生住宿费的计算及账务处理,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高校推迟开学,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收费管理工作的通知》(鲁教财字〔2020〕2号)的规定,“学校按照实际发生原则收取住宿费。春季学期按5个月计算,对于未住宿的学生,学校按月计退住宿费,多收部分于学期结束后一律退还学生,在校实际住宿时间不足一个月的,由各学校根据本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规定计退。这种规模较大的退费也是前所未有的,退费除了在学生收费系统中操作外,还需要对退费进行账务处理。因此,高校有必要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收入、支出明确来源,分类按照要求核算,确保支出效益,经得起检查和审计,在统计数据上更便于提取分析等后续工作开展。

(二)对预算编制的影响

2020年出现疫情以来,国家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冲击,山东省财政部门也多次发文通知,为落实政府关于“过紧日子”的要求,各高校要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压减“三公经费”,真正把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厉行节约的要求体现到日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公办高校必须转变“等靠要”的固有思想,不应只依赖财政拨款和学费等传统收入来源,而应转变思维,开源节流,增加创收,在政策允许情况下,鼓励学校各部门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优势,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技术转让、社会培训等有偿服务创收,最大限度争取捐赠收入等社会资金。因此,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应全面考虑学校收入资源,确保应收尽收,同时,也要严格落实上级压减政策,对疫情期间的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培训费、因公出国费等受影响较大的经济科目支出进行科学预估,确保预算编制合规合理,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新冠疫情的突发,对已批复的年初预算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收入缺口大,差旅费、因公出国经费支出预算无法完成,防疫物资等支出超预算幅度较大等方面。预算编制人员及主管人员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照学校事业规划及年度重点工作,适度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和支出内容,对收支变动较大的科目做好备案,在预算安排上更能体现维护学校正常运转及防疫需求工作的开展。同时更应注重在有限资金下各预算项目使用效益,进而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预算绩效理念,促进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和谐地向纵深发展,为师生谋求“好日子”。

(三)对财务服务意识的影响

高校财务部门承担着事业费核算报销、学生收费等服务功能,多被划分为后勤保障部门,这也就意味着其工作的前提是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的财务服务,保障财务原则与服务并存。疫情期间,绝大部分高校推迟开学,学校财务工作却并未停滞,常规运转的水电费、防疫物资等各项支出均需要及时支付。这种情况下,更需要财务人员及时转变办公模式,提高政治站位,把非必要办公室业务转为居家办理,将原有的面对面交流模式拓展为线上办理,这就对网上沟通的及时性、有效性、全面性以及财务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提出较高的要求,更对财务人员线上答疑解惑的专业性和完整性有所要求,每笔报销业务有其特殊性,如何在未见到相关票据的前提下,给予专业的业务办理流程指导,从而减少教职工因不熟悉报销流程来回往返的情况,逐步提升财务服务水平。

(四)对经费使用审批流程的影响

高校内设机构较多,涵盖教学单位、教辅单位、科研机构、行政部门,同时也就意味着学校经费管理审批部门繁多,大额资金支付需要财务处审批,专项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及入账需要资产处或实验管理中心审批,科研经费、教研项目需要科研处、教务处审批,与基本建设相关的业务需要基建处审批。因此,教职工的报销业务可能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签审,虽然目前多数高校已开启智慧校园或OA网上签批流程,但仍无法完全实现无纸化办公,或者签批手续未与财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多出现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状况,更加重了签批手续的繁琐性。因此在新冠疫情状态和“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如何在责任部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减少签批流程所带来的人与人接触增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意义尤为重大。

二、疫情期间公立高校财务应对措施

(一)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出台疫情期间财务报销等业务应急预案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在确保安全、减少人与人接触、保障学校财务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财务部门应及时出台疫情期间财务报销等相关业务应急预案,创新工作方法,优化业务流程,尽量采取居家办公、网上办公的方式,根据上级部门及学校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开通资金支付“绿色通道”,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资金紧急支付,保障财务服务应急响应。

充分利用信息化软件及平台,及时在学校网站及财务处公众号上推送各项业务办理流程,例如可以绘制差旅费、培训费、办公费等各项具体业务办理流程图,或整理相关类型业务报销操作视频,能较为直观地解决报销过程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拓展网上报销业务的范围,及时购置自助投递机,开启无接触自助报销业务,减少疫情期间教职工往来财务处办理业务次数,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对原始凭证及时消毒,降低传播风险;提高沟通效率,指导师生提前熟悉报销制度及流程,及时制作业务流程图及实例展示,提升线上服务质量,安排专人在财务联络群值班,保证教职工日常报销问题能及时得以解决。

加强对疫情突发及后期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应急支付制度建章立制,例如,放宽疫情防疫物资购买支付方式,防疫物资可根据实际需求及性价比进行购置,不受政府采购及公务卡支付或对公转账等形式的限制。财务工作应以实效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优化财务签批手续,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

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电子签批手续平台,在保证财务数据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接财务报销系统与电子签批平台端口,报销人员通过将原始报销凭证图片上传电子签批平台,然后设置相关负责人签字的流程,系统将自动按照签批顺序,将签批材料推送至责任人处,负责人根据上级部门、学校等相关规定,同意该业务实施的,在系统中进行电子签批后,所有的报销单据及签批流程记录数据将统一传至财务系统中,报销人员只需要将原始纸质单据投到自助投递机中,同时要与电子签批的单据进行系统挂接,财务系统自动生成报销单据时,项目负责人审签结果便可直接打印到报销单据上,报销人员投递完成后等待报销结果就可以了。该流程的顺利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教职工因为签批手续往返各办公室的次数,既减少了因为签批手续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风险,又提升了学校整体财务信息化水平,推动网上财务管理模式运用进程,把人与人之间的见面沟通方式转换到线上办理。通过财务信息化机制不断完善建设,缩短了每笔业务办理周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师生“跑断腿”现象。

该业务的开展,同时对各业务数据接口对接标准及信息化数据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今后将是各高校及财务部门的重点研究方向,财务部门需加强和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各类管理软件运行情况以及教职工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将财务信息化发展方向反馈给财务软件公司,做好对接等相关工作。

(三)坚持开源节流、预算绩效理念,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疫情之际以及后疫情时代,财政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更应该认识到“过紧日子”的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高校治理效能的集中展现。在疫情对国家经济不利影响的现实背景下,公立高校更应该主动发扬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越是艰难,越要绝处逢生,找准问题,主动出击,破解难题。

当前,高校综合改革已踏入了“深水区”,在“放管服”背景下,需要探索出更具特色、更有活力、赋予教职工自由的同时,又更具效率和效益的管理方式及运行机制。所以,高校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逐项将“过紧日子”的政策融合到学校有限的经费中,坚持零基预算,打破支出结构固化格局,缩减“五项经费”支出和无效公用支出。同时更要按照“权责清晰、协同高效、运行规范”的预算要求,全面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不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全覆盖,开展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自评的常规化流程工作,构建预算编制时有目标、预算执行中有监控、预算完成后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结果应用有问责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模式。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竭力在关键发展领域寻创新,找突破,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支出有效益,用出高水平。疫情发生后,按照预算压减实际及疫情防控需求,对学校的重点工作计划和经费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并做好预算调整记录,逐步提升学校预算管理水平及治理效能,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全校同舟共济,创造条件使高校在“过紧日子”的同时,更要过上“好日子”。

(四)重视财务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随着财务信息化发展,会计已逐步由核算监督职能向管理会计职能演变,这对财务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具备财务专业知识,也需要其对高校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业务流程、资金管理办法等综合情况熟知。因此,高校需更加重视财务人员精细化管理,培养打造一支专业对口、业务过硬、能力强、素养高的“财务专家”队伍,能承担起管理专家、业务专家、信息化专家等多重角色,可以对高校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合理预判,及时规避财务运行风险,同时重点培养一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分析能力较强的实战能手。

高校财务部门要针对以上能力需求,制定政策引导,强化培训学习,鼓励财务人员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想学”意识,与时俱进,参加等级职称晋升考试,提升自身业务水平。财务工作者要时刻保持“教育在先”的财务意识,通过业务研讨、内部交流、兄弟院校学习等多种方式,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此外,高校需完善财务人员考核机制及评价体系,力争做到权责一致,奖罚分明,去莠存良,对于优秀工作人员提供合理的绩效奖励或晋升机会,对于暂未达标的人员重点进行培训。

总之,财务部门应始终坚持“科学高效、专业热情”的服务理念,以工作实效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全面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师生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学校管理和生活水平提供财务保障。

三、结语

2020年对全国人民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对于担负教书育人职责的公立高等学校更是如此。但是,高等学校更应该在危机中寻找转机,转变固有的“等靠要”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大胆主动开拓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创收、争取社会资金,解决经费不足问题。财务部门更要站好学校资金管理的“门岗”,在管好用好校内资金的同时,启用更多财务信息化路径,逐步建设“智慧财务”、“智能财务”,从而节约人力,方便师生,缩短业务处理周期。此外,还应提高财务服务意识,落实为师生提供便捷业务的宗旨,提高业务办理准确性,优化工作效率,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发挥高等教育职能,做好坚实的财务保障。

猜你喜欢
财务疫情学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战疫情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学校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