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银 黄林杰 黎镇鹏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075)
2001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健康或幸福的状态,个体可以完成自我实现、能够正常应对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部分压力,有能力对所在的社会作出贡献[1]。心理健康不仅是大学生心智发展的基础,更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极其重要。体育类专业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学生群体,其学习、生活特点与文化类大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为更好地做好体育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应了解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寻求改善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这有利于在体育学院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科学干预提供依据,从而培养新一代综合素质更全面的体育人。
以广州体育学院二级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武术学院、足球学院、休闲体育与管理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体育传媒学院、体育艺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研究对象。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每个学院发放100份调查问卷,8个学院共计800份,回收问卷781份,合格问卷737份,合格率为94.44%,其中男生496 人,女生241 人。该研究问卷包括基本情况问卷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2个部分。学生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健康状况自评和参加锻炼的次数、时间与锻炼强度等;两周后采用重测法对学生进行问卷的重新发放。采用Cronbach's α 系数检验信度,系数大于0.8,问卷信度很高;对量表效度检验,采用KMO 与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法,各症状效度范围为0.77~0.99,具有良好的效度。
1.2.2 心理健康评价标准和方法
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共有90 题,分为躯体化(S)、强迫症状(O)、人际关系敏感(I)、抑郁(D)、焦虑(A)、敌对(H)、恐怖(Ph)、偏执(Pa)、精神病性(Ps)9个因子;Scl-90的每一个评分项目均采用五级评分制,依次为无、轻度、中度、严重、相当严重5 个程度。
2.1.1 广州体院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
以各因子均分和全国青年Scl-90 常模(中国青少年Scl-90量表心理健康标准均分)作对比,并进行因子分析。如表1 所示,在回收合格的737 份问卷中,各因子症状检测程度相差较大,均值在1.26~1.87之间,9个因子中3项症状的检出率较高,因子分超过了常模,并有显著性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强迫症状、恐怖和偏执;而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5 项因子分上均低于青年常模;精神病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总均分上低于全国青年常模,表明广州体育学院大学生各症状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水平。
表1 各因子均分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
2.1.2 广州体院不同专业各个因子分比较
将各二级学院分类进行专业统计,体育教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武术学院与足球学院为体育专业项,其他二级学院为非体育专业项,结果如表2所示。
研究结果显示,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焦虑、恐怖与敌对性等4项因子分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低,而在躯体化、偏执、强迫症状、抑郁与精神病性5 项因子分上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总均分上有显著性差异,体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的Scl-90 自测量表成绩优于体育专业学生。相关研究普遍认为,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然而该结果并未得出相似结论,因为体育专业大学生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相关研究普遍认为,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3]。广州体育学院的学生可分为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两大类学生,且二者在日常课程学习、专项练习、课余活动中均会较多地与体育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而体育专业大学生一般通过体育高考或者术科单招考试被学校录取,均具有一定的运动训练经历,其一般保持了长期且较专业的课堂体育专项练习、课余运动训练与体育锻炼习惯。同时,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由于必修课程的设置、教师的体育作业布置、周边热爱体育的学生的影响带动也会有高于非体育院校学生的较积极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行动现象出现,在体育学院的运动情景氛围下都有经常性的锻炼,尤其是运动与健康学院的学生。从该学院的专业本质上分析,该学院本质是为运动员服务,有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与运动康复等专业,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实践运动感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深入学习知识,为日后就业做准备,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该学院的学生在非日常课程训练要求下,自发锻炼的频率是最高的;因此,全校学生在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围下有着经常性的锻炼,如表1结果总均分所示一致,体育学院大学生因子均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良好状态。
如表2 所示,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焦虑、恐怖与敌对性等因子分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低,可能因为经常进行运动锻炼使人乐观开朗,乐观开朗的学生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不良情绪的宣泄,减少心理负担;同时乐观开朗使其自信提升,应对挫折不气馁,减少焦虑。
大量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分散人们对负面事件的注意力、调节内分泌水平、调节情绪、释放精神压力等方面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体育锻炼常常作为心理疾病处方的一部分出现。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对有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症状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4]。然而也有研究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即使经常进行运动锻炼,也未对心理状况产生良好的调节作用[5]。由于该专业的特殊性,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容易因个人小事而产生负面情绪[6]。长期的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对心身疾病具有预防作用,但这种促进和预防作用不是自动产生的,应当说科学的身体锻炼才能起到上述作用[7]。由表2结果可以看到,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躯体化、偏执、强迫症状、抑郁与精神病性5项因子分上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从体育专业本身分析,可能因为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训练有别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锻炼,普通学生的锻炼是一种自发的、不需要付出巨大精力的体育运动,以提高日常学习生活效率为目的,学生在养成运动习惯后,可提高身体机能,加强身体素质,增强自信,促进自我效能感提高,因此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表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因子均分比较
然而,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训练是从高中就开始的,更早的学生从初中就开始进行训练,其从准备体育高考过程中,须要完成的高考测试项目而进行专项化训练;到了大学后又选择各自的专项,也有更多大学生进入院队训练,在运动密度上已经大大地超出了大众体育运动负荷;同时,由于每天长时间重复专项训练,且有些训练手段比较单调枯燥,易引起疲劳,造成身心的疲惫,心理与躯体不适应,逐渐开始对其专项产生懈怠与厌倦。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迎难而上的精神,有着竞争意识,但是第一名只有一个,失利才是主旋律,如果在胜利之前学生没有学会如何接受失利,加上其自身文化学习积累不足,那么体育专业学生很容易陷入死胡同,推卸责任,继而诱发各自心理问题,情绪波动大,产生极端心理,更有甚者自我放弃。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类型、运动的负荷量、每周的运动频率等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同的影响[8]。广州体育学院的体育专业众多,其专项涉及多种项群,因此各专业的学生日常所进行的体育运动也是不尽相同的,此次研究中体育专业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是否与学生所修专业、专项、运动负荷量等指标有关,还需要在接下来的调查中继续研究。
心理健康问题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9]。体院大学生如果在平常中存在某些心理征兆,发觉后却不因此警戒,容易使其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产生严重性心理疾病,类似严重抑郁症或强迫症等。及时研究和了解体育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帮助教师早期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帮助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恢复和重塑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我,进行内心的深层次交流。
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体育学院全体学生在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围下有着经常性的锻炼,体育学院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青年常模。
体育专业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普遍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经常性的运动训练能够使其乐观开朗,发泄不良情绪,同时使其自信提升,应对挫折不气馁,减少焦虑。
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往往是长时间重复的专项运动训练,有别于普通大学生的运动锻炼,长此以往,易造成身心疲惫,逐渐开始对其专项产生懈怠与厌倦,继而诱发心理问题。
维持及改善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围。在提升自身专项水平的基础上,不同专业学生交叉参与不同运动项目,形成“一专多能”,有助于心理健康,也能为就业做足准备。
加强体育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鼓励体育专业学生积极发挥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强等优势,制订当下学习计划、未来就业计划,拓展生涯宽度,让学生能够尽量多地掌握如计算机、外语、心理学等其他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日常专项训练中,高校教师、教练员要根据其学习情况与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体育专项课程的练习密度,缓解疲劳,加快其恢复再生过程,注重训练内容的趣味性,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训练课后,在保证自身专项训练的负荷、时间和频率的同时,鼓励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其他运动项目,达到一个良好的运动密度,降低对其专项的懈怠与厌倦,形成运动项目的多元化,有利于其专项水平提高,也有利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