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菡
(湖北恩施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2020年7月,教育部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切实有效的劳动教育活动。湖北恩施学院素有劳动周(劳动实践课)的传统,自2004年建校以来,学校就开设有劳动周。每一位同学,在大学都会经历一次完整的劳动周,劳动周期间,同学们会成为一名校园保洁员,校园内部分区域的室内或室外卫生,完全由大学生完成保洁。在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笔者通过总结开展劳动周成效与问题,进行了积极的特色劳动教育改革探索与研究。
在探索劳动教育改革之初,笔者首先对什么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深度思考与反思。劳动周在改革前,我校劳动教育以“劳动”为核心,劳动周作为一门必修课,全程以后勤部门安排为主,教学部门配合为辅,其中并没有完整的教学环节设计。这一点也导致,我校之前的劳动课被部分同学所诟病;他们认为我校劳动周“只有劳动,没有教育”,“学校为了省钱,所以安排劳动周”等对劳动教育的片面甚至是负面理解,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笔者认为,劳动教育需要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优秀的劳动教育应当能够将劳动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劳动是教育的载体,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是劳动教育的目标;教育是引导正确劳动价值观形成的方法与途径。劳动中的教育正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交流合作过程中促使个人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中,通过劳动的实践与体验,从而达到理解他人、理解自然,理解个人在社会的责任与作用。因此,劳动教育的实践应当与劳动教育理论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相配套为重点改革方向。
在明确劳动教育的内核之后,应进一步思考,如何唤起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如何体现我校劳动教育的特色?
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打破了我们平静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思考如何“克服工业文明时代因资本逻辑及其异化劳动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确立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中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而我校的劳动周实践内容,一直以来以“垃圾”为主要“清理”对象,垃圾议题也正是近年来,我国热点的生态环境议题。在垃圾分类的大背景下,大家已经就垃圾管理的终极目标达成一致:垃圾管理,或者说垃圾分类的根本目标就是垃圾减量。
前文探讨了改革前劳动周的“教育”内容缺失与成效的不足。那么,在此背景下“劳动”成效又如何呢?每一轮参与劳动周的同学都在感叹垃圾太多,呼吁同学们减少垃圾的产生。但根据近几年校园垃圾量的统计与分析,我校每日产生的人均垃圾量还是在不断增长。也就是说,每一轮参加了劳动周的学生在感叹垃圾何其之多、呼吁同学们垃圾减量之后,并没有把劳动实践的成果反馈回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践行垃圾减量行动。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呼应了前文所提出的“教育”成效的不足。而“教育”内容的缺失与成效不足,又导致了“劳动”成效之垃圾减量的失效。这不得不说,是改革前劳动教育的遗憾,一个良性的以卫生为主题的劳动教育,应当是通过劳动教育与实践,让同学们感受到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人人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因此,基于垃圾分类、生态文明、碳中和等时下环境热点,以及湖北恩施学院所处恩施地区,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特色地域优势,结合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重新梳理确定生态文明建设为湖北恩施学院特色劳动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和特色主题。
这样的特色主题,使劳动不仅具有广阔的社会性功能,而且具有更为根本的内在生命意义。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是一体的,生态劳动倡导劳动主客体之间的平等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
对于具体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其实教育部已经给出了比较完整的指导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本文将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劳动教育四大途径进行探讨与研究。
首先应当指出,劳动教育的新路径,并不是一门或几门独立的课程建设,而是一个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完整教育体系。同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劳动教育体系,也不应当局限于理论教学,在劳动实践环节更应落到实处,走入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劳动教育体系还必须与实际的垃圾管理、环境保护活动相结合,需要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与高校后勤(保洁、食堂)、绿化(园林绿化垃圾)、经营(小卖部、商超)等各高校分管部门和城市环卫等部门相互协调与配合。甚至,这种协商与配合的过程也可以作为特色劳动教育的项目式教学环节,让同学们有机会全过程地参与到学校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也是一种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方式。
笔者在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后,尝试在劳动周中穿插一次以垃圾为主题的劳动周公开课,课程为尝试性的临时添加。每周,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时间和教室,已经坚持了一年。由于在尝试阶段,该课程并不属于人才培养方案内的课程,也就没有在教学计划中进行安排。在教室、教师和学生的都不稳定的状态下,每次仅能保证20-50分钟的上课时间。有时不得不占用同学们的休息时间,导致每次的课堂效果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虽然上课的各方面情况无法保证,但是大多数公开课下课时,都能听见同学们的掌声。许多同学因为一次课,加入了校园垃圾减量行动中来或者因为一次公开课选择加入校园环保社团。从实践的角度也证明了,劳动教育理论设置课程的必要性。2021年学校编写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将劳动教育理论课写入大一新生必修通识课,同时依然保持劳动周的传统,作为劳动教育的实践课程。为劳动教育中理论课程的开展和“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实施层面的保障,强调了教育中教师教学的核心地位,有利于劳动教育中“教育”育人作用的展开。
根据学科特色,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也是各行各业付出劳动的过程,不是只与环境、生态等有关专业相关,各个学科的就业与劳动,都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息息相关。学校层面应当鼓励各学科教师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发掘各专业课程与生态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将生态劳动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这样不仅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同时也有利于特色课外活动氛围和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
笔者在多门专业课程中也融入了生态劳动教育内容。例如,城乡规划原理课程中,通过生态城乡建设原理的讲解与生态社区、社区生态花园营造案例的介绍,激发了该课程班级组建校园营造社团的想法,并在社团成立后开始了校园闲置地的生态建设实践。在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开展乡土建筑材料应用与实操,该课程实践由学生设计竹篱笆的搭建样式,并由学生亲手处理竹子并搭建。在搭建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设计与施工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沟通能力,也深化了绿色建筑的理念。
这些课程的开展,另一方面也积极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让同学们认识到专业实践,也是离不开社会分工协作和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创造性的生态劳动理念下,社会分工与社会管理也可以创新创业。同学们,在学科专业中劳动教育的有机渗透之下,迸发了创新创业灵感,组队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也屡获佳绩。这为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和促进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打下了良好基础。
课外活动应当与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积极结合。扩展校园劳动教育,出课堂、入生活、进城乡。通过结合学生思政教育与学生工作创新管理,将特色劳动教育理念通过学生志愿活动的展开,如暑期社会实践、社团志愿活动、三下乡等方式,让特色劳动教育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的同时,为参与活动的青年大学生赋能,积极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参与与转变。
笔者指导的“肥堆堆”团队是以垃圾减量、废弃物利用为创新点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在2020年获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湖北赛区省级选拔赛二等奖。“肥堆堆”团队在获奖后,并没有停下创新实践的脚步,开始在校园进行就地堆肥实验,将校园的厨余垃圾运至校园闲置地进行就地堆肥处理。通过近一年的努力,“肥堆堆”团队的主要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在2020年9月-2021年8月期间,共计减量8.9吨厨余垃圾(水果皮、菜叶、落叶等),并成功入选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二期3。作为湖北恩施学院社区厨余堆肥试点项目二期的学生堆肥管理与维护团队,“肥堆堆”团队主要成员正在向校团委申请成立“校园酵母”公益社团,为全校学生进一步开展课外劳动实践活动提供了参与平台。
通过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专业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和安排课外劳动实践的多路径推进下,进一步创新日常学生管理和激发学生自组织活动。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之中。各二级学院、各班级可以通过制定垃圾管理公约、每日劳动常规等方式,采取生态劳动教育与团学、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世界环境日、志愿者日、世界地球日等,开展多样化的生态劳动主题教育活动,构建以劳动为荣的生态绿色校园文化。
劳动教育的校内实践场所,即绿色校园建设基地,在劳动实践中,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参与式营建,也是校园特色生态劳动文化形成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是特色生态劳动赋予了动态、向上、合作的特色营建过程,不同于一般校园建设往往游离于师生的参与之外,师生劳动成果的呈献,进一步促进同学们参与绿色校园建设,也是特色校园劳动文化的强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