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新
摘要:笔者单位在传统的煤矿矿用卡车保养体系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体系更加完备,针对性更强的“十字”保养法。此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卡车保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对于其他矿用设备的保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煤矿;矿用卡车;“十字”保养法
中图分类号:TD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01-0137-02
0 引言
露天煤矿矿用卡车是煤矿野外作业的重要生产工具,卡车的出动率和完好率,对于煤矿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尽可能的提升矿用卡车保养和维护工作质量,提升矿车的使用效率,是工矿企业汽车维护、保养的主要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为保障汽车的高效出动,对相关设施和设备进行保养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依据十字保养法(承包,清洁,紧固,润滑和预防),探讨了露天煤矿矿用卡车在持续运行和零部件老化双重因素影响下,如何保障出动率的主要措施。
1 落实承包责任
1.1 设备承包
为降低相关设备和矿用卡车的故障率,提升车间的工作效率,提升相应维护保养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要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设置专人对相关设备负责,充分落实设备承包制。在设备承包人的确定中,车间班组应依据工作人员的技能情况和设备状况,制定科学的承包责任关系。与此同时,承包责任人应定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等进行记录,车间班组应定期对记录情况和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提升承包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车辆保养项目承包
调研中发现,多数单位在设备保养承包工作的探索中,提出了举升、制动、转向、悬挂等9项主要的卡车保养内容。结合露天煤矿矿用卡车的实际情况,传统的设备保养需要5人组成的钳工班组,笔者单位通过更加细致的责任分工,实现班组人员减员一人,并将9项保养工作进行重新分配,班组负责人负责其中的三项,其余人员每人负责两项。通过这一改革措施,一方面降低了用工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保养项目责任分配的细化,有效提升了保养项目的针对性,使保养工作更加高效。
车间对矿用卡车保养项目的划分:①专项系统;②制动系统;③悬挂系统;④举升系统;⑤连接螺检;⑥结构件开裂检查;⑦设备防火(排烟管防火布包扎、车载灭火系统、油管等)检查;⑧润滑系统;⑨相关周期油品更换。
1.3 包机人及班组长的设备验收的承包
对于保养完成的设备,车间要求各班组分2级进行设备保养项目完成情况的验收工作:①是包机责任人对设备的验收;②是班组长的保养验收。在保养验收过程中,要求班组负责人和包机人仔细对照保养单中的工作要求,逐项进行检查,对于不合规、不符合要求的内容,应按照相应的管理办法进行考核扣分。有条件的单位应实行日分配,月考核方式,并每个季度汇总不符合项目,开展相应的工作探讨。实践表明,通过落实设备承包及考核机制,有效提升了班组成员的工作责任心,在保證工作分配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强化了隐患排查和设备保养的工作质量。
2 落实设备清洁6S管理
做好矿用卡车的清洁工作,一方面能降低矿用卡车的故障率,同时也能提升设备安全运行质量。
2.1 卡车发动机清洁
发动机是煤矿矿用卡车的心脏,在发动机的清洁过程中应格外重视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主要作用是过滤掉空气中的杂质,避免灰尘等进入发动机内部,导致发动机的磨损。由于矿用卡车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如不能及时的对空气滤清器进行清理,灰尘和杂质在滤芯部位堆积堵塞,一方面影响进气量,导致功率下降,油耗上升;另一方面,小颗粒物或杂质如进入发动机内,必然导致气缸内部部件的磨损,突出表现在气缸和活塞等运动部件磨损,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条件下,大颗粒进入发动机内部,可能造成严重的拉缸问题。建议在颗粒物较多的工作环境中,使用矿用卡车,空气滤清器清洁标准可定为,用两次吹一次。
2.2 油品清洁
2.2.1 加强卡车油品源头把控
在对矿用卡车加注油品之前,建议使用源头过滤手段,通过一级滤芯过滤油品中的杂质,完成过滤后将油品注入,防止在抽油过程中,粉尘颗粒等污染油品,保证油品加注时的清洁。
2.2.2 采用动态监测手段
保养车间应对卡车用油实行跟踪和动态监测,依据各项油品化验检测指标,预判卡车的运行状况,是否存在潜在的故障风险,发挥油品的最大潜能。在动态监测过程中,班组负责人应定期抽查,将责任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相应的质量检测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应采取定期培训和学习等手段,提升责任人的专业技能,规范取样和检测流程。
2.2.3 整车清洁
矿用卡车的整车清洁工作一方面能够保证整车清洁,另一方面也能起到设备防火的作用。通常情况下,露天煤矿矿用卡车,应保持每周两次洗车的频率,重点对隐蔽部位的油脂和煤尘等进行清洁。与此同时,还应对电气柜内部、后桥内部、电动轮罩内进行清洁和除尘,消除设备着火源,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3 紧固工作注意事项
紧固工作主要针对卡车螺栓,螺栓是卡车重要的连接部件,是保障卡车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紧固工作中,力矩偏小或者偏大,都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1 螺纹紧固力矩不足
相关数据显示220吨矿用卡车,约有400多条固定螺栓,螺栓维护不到位,极易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松动或者断裂。在紧固力矩不足的情况下,螺栓松动的概率较大,以卡车前悬挂螺栓为例,紧固力矩不足可能导致悬挂整体断裂或者脱落,在车辆下坡过程中,可能发生严重的翻车事故,威胁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3.2 螺纹紧固力矩过大
相比于螺栓紧固力不足的情况,如紧固力矩过大,可能这造成螺栓的塑性变形,降低螺栓的机械强度,加速螺栓老化,导致在卡车运行中螺栓断裂。
3.3 螺栓紧固注意事项
螺栓紧固工作是卡车保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依据本单位卡车螺栓维护保养经验,认为在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标记。在卡车总成件的关键部位使用的螺栓,工作人员应使用记号笔做好反松标记,后续的保养人员只需通过简单的观察或者专用小锤,就可确定该处螺栓是否松动。②明确标准。车间负责人员应在维护保养过程中明确关键部位固定螺栓紧固扭矩大小,节省现场人员在工作中查阅相关标准的时间,避免查阅过程中出现的偏差。现场工作人员可使用报表或者气动风枪,按照保养单中标明的紧固力矩,开展相应的紧固工作。③做好安全防護。卡车在举升缸、大箱销子固定螺检等关键部位,车间发现在这些关键部位没有螺检反松防护的缺陷,对举升缸上下部固定螺检及大箱销子固定螺检处分别改造增加反松卡片、档板等多项举措,做到防护的双保险,避免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生恶性的机械事故。
4 润滑工作注意事项
在矿用卡车保养过程中进行润滑,主要是延缓和防止零部件之间的磨损或者其他形式的失效。做好保养过程中的润滑工作需建立在科学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上,保持设备的完整性,充分发挥卡车的效能,减少或者降低设备故障。露天煤矿使用的卡车同时具备重载、连续运行、超大型等特性,润滑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相关研究人员统计数据显示,在露天煤矿矿用卡车轴承损坏原因统计中,润滑不良导致的故障占比在70%以上。为此,相应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润滑工作,可通过以下措施提升润滑工作质量:
①定期跟踪并及时更换换季油脂。在气温冷暖交替过程中,应使用不同润滑油,低温适用的润滑油随着气温升高会变得稀薄,使用过程中出现油脂脱落或喷洒埋下着火隐患。在此种情况下,一方面应严格落实除油脂工作,另一方面也应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及时更换润滑油型号。
②及时检查承轴部位润滑情况。在实际工作中,为保证露天煤矿矿用卡车轴承部位的润滑,往往在轴承部位适当多加润滑油,这就造成在润滑部位堆积一些过多的油脂。如不对堆积的油脂进行及时清理,可能由于油脂堆积导致无法发现内部油道问题。为此要求保养人员,定期对润滑点的堆积油脂进行清理,保证了润滑点油道通畅。
5 计划检修与科学预防
在设备和车辆未发生故障时,进行针对性的有计划的预防工作,称之为预防性维护。数据表明,采取科学的预防性维护,能够明显的降低故障发生率和由此导致的经济及人员损失,同时也能降低维护保养的工作量。部分学者指出,预防性维护是在综合考量零部件使用寿命、维修经验和设备状态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方式。
①矿用卡车检测及维护周期。按照传统的保养经验,露天煤矿矿用卡车大修周期应按照发动机、电动轮等总成件的检修周期确定,其他检修时间间隔应依据轴承、螺栓等的使用状况确定,表1列举了常用的检修保养项目及对应的周期。
②专项检测与维护。露天煤矿矿用卡车的专项维护与保养,应结合使用工况、主要故障概率统计数据和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因素确定。在专项检测中,应结合月度分布情况落实专项检查表,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及保养工作。通常情况下,春季应重点开展主发动机轴探伤,电瓶检查,紧固螺栓检查,轴承检查等;夏季应开展润滑系统检查,除尘清洁检查,润滑系统检查及连接部件检查等;秋季检查应重点针对排烟系统,驾驶室,液压管路,启动马达等;冬季检查的重点包括转向系统,暖风系统,制动系统等,并开展防火专项检查。
6 结语
作为一种大型、复杂的煤矿生产设备,露天煤矿矿用卡车的保养质量和维护质量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是煤矿等工矿企业进行设备管理的重点领域。调研中发现,传统的矿用卡车保养方法与体系存在针对性不足,体系不完善等缺陷,本文的研究依据十字保养法(承包,清洁,紧固,润滑和预防),深入探讨了矿用卡车保养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指导运输卡车的维护实践具有积极意义。结合笔者公司的应用实际情况,该方法提升了基础维护和保养工作的针对性,对于保障卡车的正常使用作出了积极贡献,实际卡车出动率在90%以上。
参考文献:
[1]郭天中.基于SA-GA算法的露天矿用卡车调度方法的研究[D].2015.
[2]缪梦曦.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露天矿用卡车受损因素研究[J]. 煤炭工程,2012(S2):102-104.
[3]韦海良,郭安斌,董文斌,等.矿用卡车毫米波雷达防碰撞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15,46(S1):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