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天兵, 崔铁花, 邹建军, 吕梦燕, 姚旭东, 吴 林
(1.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33; 2.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8)
蓝莓又名越橘,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Spp.)植物,小浆果类果树[1],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各地区竞相培育适合本地区栽培的品种,蓝莓栽培管理是当今的研究热点。
蓝莓抗寒性较弱,属于浅根性植物,我国北方地区以矮丛、半高丛和高丛等种类为主,其抗寒性相对较强。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干旱,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露天栽培会发生冻害、抽条,严重时甚至出现绝产现象。本文针对蓝莓不同品种不同树龄1年生基生枝在未做任何防寒处理的条件下,调查其受冻情况,旨在为蓝莓在我国东北地区越冬提供借鉴。
试验地点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属东北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具冷凉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短、光照适中的特点。春季温度变化较大,冷暖干湿无规律,多为偏西大风;夏季比较短暂,同时以温凉、潮湿为主,局地暴雨较多;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受寒潮威胁比较严重;冬季寒冷。土壤以暗棕色森林土壤为主。年降水量约760 mm,无霜期104 d左右,海拔800 mm。2014年由于某种原因,试验区内蓝莓未做任何防寒保护措施露天越冬。
2015年5月,笔者对试验区内5年生和6年生蓝莓植株生长状态进行调查,包括其冻害情况。调查对象为2013年定植的3年生和4年生蓝莓品种树苗。高丛蓝莓品种7个:瑞卡(Reka)、蓝乐(Bluejay)、埃利奥特(Elliott)、北卫(Patriot)、达柔(Darrow)、布鲁吉塔(Brigitta)、日升(Sunrise);半高丛蓝莓品种2个:北陆(Northland)、蓝金(Bluegold);矮丛蓝莓品种2个:北村(Northcountry)、美登(Blomidon)。栽培方式为高床栽培,床高30 cm,株行距为2 m×2 m。
抽样调查不同树龄蓝莓各个品种的基生枝数量、受冻数量、长度和受冻长度,每处理30个样本,3次重复。计算受冻数量百分率和受冻长度百分率。
调查数据采用Excel 2016统计分析。
6年生蓝莓不同类型品种越冬1年生基生枝冻害情况见表1,高丛和矮丛蓝莓品种1年生基生枝越冬后发生冻害状态无差别,虽然品种间枝条数量差异较大,但受冻害的情况相同,受冻百分率均为100 %;不论枝条长短如何,枝条受冻长度百分率均为100 %。说明2种类型蓝莓品种在冬季未做任何防护措施越冬后,1年生基生枝全部被冻死。
表1 6年生蓝莓不同类型品种越冬1年生基生枝冻害情况
5年生3个不同类型蓝莓品种1年生基生枝冻害情况见表2,高丛、半高丛、矮丛蓝莓品种1年生基生枝受冻百分率和受冻长度百分率均为100 %。说明所调查品种1年生基生枝露天越冬不做任何保护措施,枝条全部被冻死。
表2 5年生蓝莓不同类型品种越冬1年生基生枝冻害情况
不同树龄越冬1年生基生枝冻害情况见表3,调查发现,相同品种不同树龄的1年生基生枝数量不同,长度也不相同,即使是6年生蓝莓品种的1年生基生枝在未做防寒措施露天越冬后仍然100 %被冻死。
表3 相同品种不同树龄越冬1年生基生枝冻害情况
所调查露天越冬不做任何保护措施的高丛、半高丛、矮丛蓝莓品种1年生基生枝受冻百分率和受冻长度百分率均为100 %,且全部被冻死。Eck P.的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基生枝的抗寒力要低于多年生老枝的抗寒力[2]。冻害情况一般分为抽条冻害、花芽冻害、枝条枯死、地上部分死亡,很少发生全株死亡,其中最普遍的是抽条。通过对蓝莓品种抗寒性的多年田间观察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在北方地区种植蓝莓时,冬季必需进行防寒保护才能安全越冬。抗寒机理的研究是鉴定植物抗寒性强弱的生理基础,也是研究植物抗寒性的理论基础[3]。而蓝莓抗寒机理、越冬防寒措施等的研究对于北方地区蓝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