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各地都在供应农资以备春耕之需。然而某地却创建“五无”活动,即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猛一看,政府决心之大,口号之响,似乎要让生态绿色发展之路落地生根。
今天咱们从农业的角度,看看这样做是否科学,客观。从创建口号看,似乎达到前面四个无的前提下,全域生产的农产品就可以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但是从公害农产品的定义看,没有直接关系。如果全域推广的有机肥不合格的话,反倒让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从另一个角度看,难道现在生产的农产品就是有公害的吗?
可是从相关部门检查的结果看,主要是针对域内化肥和禁用农药的查处。真不知道管理部门怎么得出结论化肥就成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敌人。近几年从国务院,到农业农村部,从植物专家到农业院士,都在呼吁客观看待化肥。社会有很多不科学、不严谨的言论,在诋毁化肥。好像农业生产和化肥联系上,就变成了污染,就变成了食之无味的根源。
如今,某市级范围内,公然抵御化肥使用,要求使用生物有机肥。不得不担心,这地方的农业生产真的能平稳过渡吗?如果他们使用的有机肥、生物肥不合格,或者有害成分污染农田环境怎么办?化肥这种技术成熟的工业品就真的成了农业的罪人了?有机肥,生物肥这些产品怎么鉴别好坏真伪?这一决定是否召开相关论证会公开论证了呢?水肥一体化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难道有机肥可以代替吗?
一年之计在于春。目前总理都在想着春耕,想着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问题。为什么化肥这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到了某地就成了“毒品”了呢?
如果全国县市都为了生产所谓的“无公害”农产品,抵制化肥使用推广有机肥,那么影响化肥行业发展是小,耽误农业生产是大呀。如果推广的有机肥、生物肥,不但没有解决农业生产用肥问题,还导致土壤污染的累计,甚至污染超标,别说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了?农业生产能力都有可能丧失。
化肥不但没有毒,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明显。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不是抵制化肥施用的借口,打造全域农产品品牌不仅仅是完全排除化肥这么简单。品牌建设、推广、市场培养、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是个系统工程。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创建活动的效果就会体现。那时候你求着化肥来帮忙,恐怕它都不愿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