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茂君
2020年以来,四川省遂宁市针对土地撂荒问题,推行经营主体联农“代耕”、村集体牵头组织“寄耕”、农户邻里“帮耕”等模式,全域推进了撂荒地复耕。2020年,全市整治复耕撂荒地13.9万亩,占撂荒地的64.9%,复种粮油作物11.3万亩。
1.经营主体联农“代耕”。对于常年撂荒地较集中的村,引进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连片复垦“代耕”。一是摸清底数,建立项目库。全市开展撂荒地大排查,摸清耕地撂荒底数,分析撂荒原因,建立撂荒地招商项目库,集中向意向经营主体推介,解决了想种地的经营主体找不到土地、不想种地的农户找不到租地主体的问题。全市共招引农业经营主体350余家,复耕连片撂荒地6.1万亩。二是规范管理,引导流转。鼓励引导撂荒农户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合作社。全市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241家,集中连片统一流转农户承包地26万亩。三是整合投入,降低成本。实施撂荒地综合整治、农田灌排渠系、机耕道路和耕地质量提升等工程,倡导土地流转租金或土地入股分红“三免两减半”,有效缓解撂荒地复垦成本高、种地效益低的问题。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全市整合财政项目资金0.6亿元,注入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1.72亿元,发放农业产业发展贷款6.51亿元。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发农业天气指数保险等特色农业保险,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
2.村集体牵头组织“寄耕”。对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又无力耕种、土地撂荒的农户,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寄耕”。一是突出集体引领,开展统一经营。推行村党支部书记“一肩挑”,将治理撂荒地工作纳入村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完善利益联结,村集体经济负责人、村集体、村民按照一定比例收益分成。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复耕撂荒地3.4万亩,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360万元,农户亩均增收250元。二是回引优秀人才,开展合作经营。两年来回引各类人才1000余名参与村集体经济管理,鼓励建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加强与农事服务组织的合作,吸纳“土专家”“田秀才”开展农技服务。三是强化集体组织,开展租赁经营。对于缺乏统一生产经营条件的村,村集体引导农户以分散的撂荒地入股,利用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对撂荒地进行连片治理,再出租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农户,村集体收取租金,村民参与分红。全市各级财政投入0.8亿元,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组织复耕的以奖代补。
3.农户邻里“帮耕”。对于零星分散撂荒的土地,鼓励农户自主复耕、邻里“帮耕”。一是引导农户自主复耕。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强化耕地地力保护意识;与撂荒地农户签订《承包耕地不撂荒承诺书》15万余份,明确撂荒2年以上的取消耕地地力保护等补贴。二是发展家庭农场扩耕。鼓励有劳力农户多复耕土地,鼓励种养大户领种更多撂荒地兴办家庭农场,引导撂荒户向有耕种能力的邻里免租金流转撂荒地。三是做优农事服务助耕。全市发展农事服务组织158个,组织无力耕种的农户购买农资代购、农机代耕、田间代管等农事服务。针对无劳力困难群众,帮扶代购农事服务,免费提供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和农机作业服务,协调金融部门提供小额贷款,帮助恢复生产,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