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恺然杨翠霞
(1.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2.大连市城市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34)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对文化遗产事业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优秀历史文化遗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首次将文化产业设置在第一级标题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化认识[1]。
同时,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在新经济需求下进行了盲目拆旧建新,这种行为使城市的规划以及设计风格都趋于雷同,导致那些有历史文化的城市被单一的新建筑群所淹没,丢失了本土的特色[2]。因此,城市更新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将更注重城市风貌、品质和文脉的提升。
我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晚于国外,从CNKI文库检索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1994—2021年间相关论文有6649余篇,见图1。数据中显示,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文献数量来看,1994—2003年为萌芽时期,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较少。2003—2010年为初步发展时期,在全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学者们在此时期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数量明显增多。2011—2018年为深入发展,随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浪潮,学者们开始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不断深入,视角不断拓展,在此时期相关文献数量缓步上涨。2019—2021年为高质量发展时期,随着各地区陆续出台关于城市更新的相关政策,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备受社会关注,在此阶段改造质量大过于改造数量。从图2可知,1994—2021年关于历史文化街区共涉及20个主题,占最大比重的是历史文化街区,可以看出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离不开保护、更新、传承、文脉等方向。
图1 1994—2021年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文献数量
图2 1994—2021年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研究主题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思潮在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下,经历了4个不同的阶段。20世纪初期,国家对遗产的保护停留在文物古迹表层保护阶段[3]。20世纪60年代左右,国家对遗产的保护扩大到城市层面[4]。20世纪末期,形成“历史文化保护区”概念,明确了历史文化保护区在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地位[5]。21世纪初期,形成“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等概念,关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法、保护机制、保护措施等方面[6]。
目前,我国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通过查阅文献搜集各类资料发现,学者们将一些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中,以此来激发街区的新活力。具体研究内容见表1。
表1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是在国家公布的区域范围内,具有历史文物和文化的沉淀。其作为城市记忆的载体,本身包含众多历史信息,从传统建筑到特色美食,都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历史文化街区划分为商业类历史文化街区、居住类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类历史文化街区和商住混合类历史文化街区[18]。每一种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有巨大的社会、文化、科学、历史等价值,每一处价值都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与更新是当下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大体分为对建筑保护和对历史街巷的保护。对建筑保护则是利用修缮和改善的方式保留建筑特色,通过建筑的样式、高度来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对街巷的保护则是通过自然要素、人工要素、社会要素整合来保护街巷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保护是更新的基础,而更新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平衡历史建筑格局与现代化体验,文化传承与时尚活力是城市更新要思考的问题。
景观更新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法,对区域内已不适合的景观进行选择性的改变、保存或拆除,对街区内的所有景观进行可持续性更新。更新中可加入新的内容、新的理念或者新科技等,进而改善街区现有不完善的模式,增加文化脉络的延续性,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地位。而在历史街区的景观更新中,应着重重视街区文脉的延续、基础设施建设、场地的空间性及人的感受性等重点。
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教授提出了“城市有机更新”的概念,认为有机更新并不是大拆大建全部拆掉重来,而是保留一部分、改造一部分、重建一部分,城市中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19]。所以,城市的建设要在顺应其内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质量。城市发展不能只重视经济而忽视文化,正是这些承载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场景,成就了一座城市的品质。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历史的主要承载体,由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构成。其将历史文化街区内部各个要素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从而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起到推进作用。
3.1.1 街巷格局
街巷格局是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街巷格局不仅能延续城市肌理,也像一具骨架贯穿至整个街区,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在文脉传承、挖掘历史文化、营造场所精神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3.1.2 自然景观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有形自然景观包括山、水体、地貌、植物,是无法复制的,每一个个体的背后都有特殊的历史文化,其存在使得历史文化街区有天人合一的景象。不同的地貌可以衍变出不同形态的历史文化街区,水体可以增添街区内的流动性,而植物是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灵魂。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植物随着时间推移可以作为一处景观节点来供人们观赏,同时作为四季景观,也为街区增添了美感和活力。
3.1.3 街道界面
街道界面分为底界面、侧界面和顶界面。底界面包含铺装、障碍通道、台阶等设施,其中,因铺装占据面积较大,因此铺装为底界面重点。铺装的颜色、样式、材质不同所呈现出的效果不同。侧界面包含围墙、墙体机理、阳台、窗台,这些元素增加街道的丰富性。顶界面取决于传统建筑和古树的高度,在街区空间中起到围合作用,同时也直观体现街区文脉和传统特色,通过建筑和植物的高低起伏使得街道具有韵律感。
3.1.4 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是一个吸引视线的地方,是街区发展的亮点之一,由牌坊、古井、古桥、古树、小品等元素构成。是历史的载物,同时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吸引游客的亮点。
3.1.5 基础设施
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基础设施是街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包含灯具、座椅、标示牌、垃圾桶、管线、排水等,这些因素不仅要遵循保护原则,同时也要遵循现代发展的原则。
人文要素是历史文化街区的“魂”,人们对城市过往的记忆、日常的生活以及基于历史与现实之上的精神价值理念构成城市发展的人文要素,包括当地的表达方式、民间故事、艺术创作、对城市的记忆等。这些方式是对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虽然无形,却以活态方式展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中。
历史文化街区中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单单是过去盲目的推翻重建,而在空间完整度、景观生态性和发展上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坚持外故内新的原则,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修缮、改善老化线路等,对屋内进行现代化设计。既可以保持原有街道的历史韵味,又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带动历史文化街区经济发展。
在历史文化街区景观设计改造中,应运用因地制宜原则,选择合理的绿化、注重情景融合、挖掘历史文化、注重节能环保等,切勿直接照搬其它历史文化街区的设计。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公众参与者的行为偏好,满足游客休闲观光活动需求,也为公民的社会生活提供可利用的公共空间,增加与物质空间的互动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
文化传承是历史文化街区的灵魂。城市建设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同时也要融入现代化元素,通过文化的传承和融合来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政策、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历程以及景观构成要素和更新原则方面的研究,发现当下历史文化街区景观保护与更新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注重其价值化的挖掘与重塑以及景观功能配置上的改变,由此可见,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的逻辑和理念在发生质的改变。但是与此同时,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文化理念与场地不符、公众参与性不强、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均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