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C大调《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技法分析

2021-12-14 04:10罗晓雷
黄河之声 2021年18期
关键词:大调小调奏鸣曲

罗晓雷

一、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维也纳三杰之一,他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同时,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一生创作了众多的音乐作品,主要体裁有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声乐作品等。他将“戏剧化”的手法运用到器乐创作中,赋予交响曲、奏鸣曲更大的对比性、冲突性和动力性,同时将短小、简洁的主题动机发展成矛盾冲突复杂化、尖锐化的宏大音乐作品,体现了贝多芬独特的构思与高超的创作手法,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贝多芬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贝多芬的创作可分为:早期(1700—1801):主要创作了1796年题名献给海顿的f小调、C大调、A大调三首奏鸣曲,《第八(悲怆)奏鸣曲》(1799)和《第十四(月光)奏鸣曲》等10首钢琴奏鸣曲。中期(1802—1815):创作了第三到第八交响曲,其中《第三(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进入到成熟期,另外,还创作了《第十七(暴风雨)奏鸣曲》(1802)、《第二十一(黎明)奏鸣曲》(1804)、《第二十三(热情)奏鸣曲》(1806),小提琴协奏曲《春天》(1801),歌剧《费德里奥》(1805)等。晚期(1816—1827):主要创作了声乐套曲《遥寄远方的爱人》(1816),《D大调庄严弥撒》(1818—1823),《第九(合唱)交响曲》(1824)等。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受到以下影响:首先,在列夫托尔斯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贝多芬一直致力于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其次,在法国大革命和狂飙运动的影响下,带给贝多芬的不是对政治表象的关注,而是透过宏观社会环境与人类命脉之间的动态关系,思索人类自身的宏大命题。还有,早年父亲的施暴教育、与安东妮无果的爱情、长期的耳疾折磨,贝多芬心理上、生理上遭受到了的空前创伤。在如此社会背景下,以及坎坷的命运摧残下,贝多芬不断挣扎,一步步地从惶恐、沮丧、焦虑中挣脱出来,用音乐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黎明奏鸣曲》创作于1804,是题献给费迪南德·冯·瓦尔德斯坦伯爵的,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转入成熟时期的标志,与《第三(英雄)交响曲》、以及随后的《第二十三(热情)奏鸣曲》,几乎处于同一创作期,但是“黎明”不同“英雄”或“热情”那样注重“英雄化”形象的塑造与尖锐的矛盾冲突对比,则更注重用“田园式”的语言向灵魂深处告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对自然的认识,也体现了贝多芬在体会了“命运敲门声”之后,精神上的至高感悟。

二、曲式结构分析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采用典型的奏鸣曲式结构,主要调性为:C大调,基本速度为:快板(Allegro),曲式结构图示见下页。

呈示部

主部:C大调,为4+9两个乐句构成的平行乐段结构,第一乐句在柱式和弦的衬托下,引出主部主题单核动机,第二乐句则是第一乐句下行大二度(bB)的离调模仿,并蓄势扩展3小节后,停在属和弦上,形成半终止。

连接部:逐渐转向E大调,利用主部主题材料,以同头方式连接,从23小节起,旋律声部的波浪式进行,低声部属和弦持续的分解和弦进行,形成了主部主题华丽的凤尾式展开。

一级曲式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尾声(Coda)曲式 主部 连接二级部 副部 结束部 导入 展开Ⅰ展开Ⅱ属准备 主部 连接部 副部 结束部乐段结构A(a+a1)乐段结构B(b+b)与主部同头主部材料结束部材料A(a+a1)B+B(b1+b)(b+b)主部发展副部插入主部收尾起止295-302调性 C E c g、f bb、c C a A、C小节 1-13 14-34 35-50 51-89 90-95 96-111 112-135 136-155 156-174 175-195 196-211 212-249 250-283 284-294

副部主题:E大调,为4+4两个乐句构成的平行乐段结构,旋律形成了“U”型迂回式线条,用柱式和弦的圣咏式旋律进行方式,营造了相对柔和、舒缓的一个段落。而后,主题旋律在低声部反复一次,织体变为紧密的三连音,从而顺利的向结束部过渡。

结束部:篇幅较大,材料也较零散,承上启下,首先利用副部主题后半部分三连音音型,而后则出现了主部主题中的和弦式织体,并加入新材料元素,形成主题单核动机的扩展。

展开部

导入:调性由C大调转向同名的c小调,与主部开始的乐句同头。

展开Ⅰ:在导入的惯性连接下,将主部主题动机时值缩减,逐渐形成主部主题动机的密集展开,并利用五度、二度关系频繁转调:g小调——c小调——f小调——bb小调——bA大调——bG大调——f小调。

展开Ⅱ:利用副部主题的三连音节奏动机进行展开,依然利用五度、二度、以及同名大小调关系,频繁转调。

属准备:开始时,持续展开部的形式,随后,缓降在主调的属音上,并持续进行,等待再现部的进入。

再现部

主部:C大调,平行乐段结构,第一乐句原样再现,第二乐句在原本扩充的基础上,利用bⅥ级和弦、bⅡ级那不勒斯和弦、以及bⅢ级和弦的色彩性和弦形成二次扩充。

连接部:调性由C大调逐渐转入a小调,材料与呈示部连接部大致相似。

副部:调性由A大调转向C大调,比较少见的是出现了转调,第一次是在其它调上再现的,第二次才回归至主调再现。

结束部:回到呈示部相类似的结束再现。

尾声(Coda):材料为主部的动机发展,但插入了副部的主题材料,形成了交叉进行,并用展开部的方式,形成第二展开的尾声结构。

三、调性与和声布局

(一)调性

奏鸣曲式为西方音乐结构金字塔的最高典范,典型的奏鸣曲式呈示部主部与副部通常按照:主部大调,副部属调;主部小调,副部平行大调的模式展开。而《黎明奏鸣曲》中贝多芬打破了这种传统,主部采用C大调,在低音持续声部的衬托下,表现出黎明微露,小鸟鸣叫的灵动性形象。副部采用上方大三度的E大调,用圣咏式的旋律,表现出从容不迫的形象,恰似初升的太阳,用温暖的双手抚摸着大地,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展开部的调性并非随心所欲,而是随着精心设计,且具有明确意图的。第96——111小节,展开部Ⅰ中,调性布局上采用下行五度、二度联合的方式进行:g小调——c小调——f小调——bb小调——bA大调——bG大调——f小调,同样在展开Ⅱ中,也利用下行五度关系开始转调,同时,还利用同主音大小调关系进行转调:f小调——F大调——bB大调,这种转调容易过渡,也可以使得较远的关系得到解决。

(二)和声

1.功能和声

在呈示部主部主题中,第一乐句和声为:C大调主到属的链接,第二乐句为bB大调主到属的链接,这种强调稳定了局部结构的听觉模式,同样,奠定了某种音乐基调,看似简单的处理方式,却给音乐的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2.色彩性和声

《黎明》再现部对主部主题进行了二次扩充,加入变换交替的和声色彩:连续的bⅥ级和弦、bⅡ级那不勒斯和弦、以及bⅢ级和弦。

3.属持续和声

主部主题——连接部——副部主题之间的连接,都是利用属到主的进行,而且自23小节连接部凤尾式的展开起,和声一直停留在属和弦上,直到与副部主题顺利对接,这样,也形成了旋律与和声一静一动的斜向进行。再者,第136小节—155小节的属准备,承上启下,将展开部不稳定和声逐步消退,迎接真正的“主人”到来。

4.线性和声与离调和弦

“线性进行”主要是指近现代音乐创作中强调各声部横向的线性观念,旋律线条的发展不依赖纵向和声逻辑发展的一种复调写作技法。第31—34小节,低声部与高声部分别以:B-#C-#D-E-#F-#G-A,八分音符错位进行,由强到弱形成缓冲地带,为连接柔和的副部主题作铺垫。另外,作品中不乏使用一些重属和弦和副属和弦,这些和弦多在出现在展开部,有些和弦还充当了转调的中介和弦。

四、动机发展与织体形态

(一)单核动机

如谱例所示:两小节的单核动机中,包含着两个相似相离的元素,因此,称之为异质单核动机更为贴切,这类动机个性鲜明,结构单一,可以清晰纯朴地塑造音乐形象。“单核”在贝多芬的妙笔下,也可以变成以小见大的音乐风格,并成为传世名篇。纵观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三度下行写作手法,随处可见,也应用的如火如荼。谱例中也直观的呈现了:B-A-G的下行三度写作手法。

1.重复动机

通过动机的多次重复,形成主题结构,强调主题形象,使主题动机迅速地在人脑产生记忆,并建立准确的听觉效应。《黎明奏鸣曲》中,几乎每个次级结构都是以主题动机开始,并逐步发展,而且在展开部、以及相当于第二展开部的尾声结构中,用大量的篇幅对主题动机进行变化重复。

2.动机分裂

由于两个异质元素的存在,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会被分裂成一个单一的元素进行。谱例为尾声旋律片段,第256小节中,两个异质动机元素同时存在,可是,自第257小节开始,主部主题分裂缩减为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组合形式,进行了长达数十小节的第一部分尾声结构。

(二)织体形态

1.圣咏式织体

如谱例所示:副部主题在横向的发展中,运用了主部主题:D-G的下行五度动机,旋律以“U”型线条进行为主:#G-#F-E-#D-#C-#D-E-#F-#G,同时,也可以看出这段旋律以级进为主,加上舒缓的圣咏式节奏织体,以及左手旋律声部与右手旋律声部八度进行,营造出了与主部主题对比明显的柔和、安静之氛围。

2.音型化织体

(1)三连音

副部主题在反复时,采用低音声部写作手法,高音声部形成连续密集且富有流动性的三连音节奏型,不断推动旋律向前发展,第51小节起,逐渐转化为两个声部反向三连音进行,以极富动力的发展手法,向展开部推进。另外,第二展开部,继续沿用副部主题三连音节奏动机。贝多芬此处巧妙的构思、与缜密的设计,让人赞叹不已。首先,三连音节奏动机在副部主题出现后,直到第二展开部才再次出现,这样的间断性节奏模式进行,不会产生听觉疲劳,反而,会加深听者对副部主题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再者,这样的写法让奏鸣曲在结构上更加有机统一。另外,三连音的动力性特点,更适合放在再现部的前面。

(2)切分节奏

第50—51小节出现了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构成的连续切分节奏,同样,在第111小节、第115小节和第120小节,以及尾声部分,也出现了切分节奏,如果单纯的从切分节奏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从旋律的横向发展上可以看出些许端倪:第一,出现切分节奏的地方为两个部分的连接,例如,第50小节为副部主题结束部的开始,显然在这里切分节奏充当了连接的作用;第二,为两种不同节奏之间的连接,构成缓冲的阶梯模式逐步推进。

(3)“固定节奏”动机

第62—65小节,低音柱式和弦声部形成了典型的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符组合的“固定节奏”动机,并持续进行,这里的写法有点类似于巴洛克时期的固定低音。

(4)跨小节节奏

3.复调织体

第66—69小节,高声部奏出了:B-B-#G-E、E-E-B-#G的旋律短句,在随后的低声部简化模仿该旋律短句,形成了模仿式的回声效果。另外,在属准备,第142小节处,高音、低音两个声部交替出现了,“你繁我简”、“一音对多音”的对比式复调旋律片段。

结 语

《黎明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转型期的一个重要作品,既体现一般奏鸣曲的原则,又不拘泥于传统,内涵极为丰富,值得每一位音乐研究者与音乐演奏者细细品味。本文笔者主要从作曲技法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此外,这首作品结构庞大、包罗万象,从哲学、社会学、艺术学等角度都有极大的探索空间,值得我们继续深度研究,从中汲取贝多芬音乐中的“灵魂”,提高学术能力与创作能力,同时,以贝多芬为榜样,学习他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不屈不挠的强大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
大调小调奏鸣曲
手机上的奏鸣曲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G大调随想曲
Colorful you
愿你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饥饿奏鸣曲
呼噜奏鸣曲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
小调[六首]
祭献奏鸣曲(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