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望明劳模创新工作室

2021-12-13 17:43
中国工人 2021年12期
关键词:劳模客车成果

黄望明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昌客车车辆段质检员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我是武昌客车车辆段黄望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黄望明。我们工作室自2014年成立以来,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担当,围绕客车安全重点,发挥团队成员技能特长,开展技术革新和质量攻关活动,解决了多项影响客车安全和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培养出一大批岗位技能职工,为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015年被湖北省总工会命名为首批示范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创新理念:技能让人生出彩,安全让旅客放心

攻关方向:组织开展铁路客车技术攻关、成果交流、学习培训等实践活动,促进安全规范管理和服务质量创优

成员组成:工作室现有成员15人,其中“铁路工匠”2人,高级技师6人,技师3人,助理工程师4人

收获荣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黄望明技能大师工作室;湖北省总工会命名示范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我们工作室每年围绕客车安全关键点开展风险研判和技术攻关。先后组织了“改进客车15号车钩钩提杆防跳装置”“完善塞拉门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置流程”等技术攻关76项,有效解决了影响行车安全的重点问题。工作室成员按照各自专业特长分工,编写内容规范、图文并茂、标准统一的《作业指导书》56项,提示职工作业安全事项,正确使用工具设备,规范作业工序流程,明确质量标准目标。

我们积极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制定培训计划,编写授课教材,采取视频教学、案例讲学、交流助学等形式,为职工讲授客车新技术、新知识,解读安全新规章、新标准,答疑职工知识难点、疑点问题。针对现场职工实作技能不足的短板,工作室成员定期到车间班组面对面向职工传授业务技能,手把手帮教职工练就绝活绝技,帮助职工提高实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工作室成员还与青年职工结对子,每年签订《师徒合同》,采取岗位培养、现场指导的方式,尽快提高青年职工独当一面的能力,加速了人才梯队的建立。

我们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建全工作台账,设立专项经费,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和研讨交流,推进创新实践。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激励评价机制,每年确定绩效目标,工作室技術创新获得成果根据不同等级给予奖励。工作室采取“一拖二”模式,在车间成立“汪召坤工匠小屋”和“刘俊伟工匠小屋”,作为工作室创新延伸平台辐射到生产一线和关键岗位,吸纳工人技师和生产骨干组成创新小组。每年组织“五小”成果评审并进行奖励,一大批灵巧、管用、实效的创新成果投入生产应用。

猜你喜欢
劳模客车成果
劳模没来
礼赞劳模精神 致敬最美芳华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为劳模“SPA”
20周岁的女青年是否可以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驾驶证?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排排坐,数劳模